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乔红

作品数:6 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处创伤
  • 1篇多发伤
  • 1篇胸腹
  • 1篇修复手外伤
  • 1篇炎性因子
  • 1篇炎性因子水平
  • 1篇支皮瓣
  • 1篇植入
  • 1篇植入物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缺损
  • 1篇噬菌体
  • 1篇手术
  • 1篇手外伤
  • 1篇锁定接骨板
  • 1篇皮瓣
  • 1篇前外
  • 1篇缺损
  • 1篇组织缺损
  • 1篇肱骨

机构

  • 4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李乔红
  • 2篇潘学坤
  • 1篇张玉麟
  • 1篇熊文灿
  • 1篇李海燕
  • 1篇张超
  • 1篇季秀玲
  • 1篇刘彬
  • 1篇吴颖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发伤中小肠破裂23例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潘学坤熊文灿张玉麟李乔红刘彬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5
2018年
目的观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以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者50例(对照组),以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者50例(观察组)。手术前后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后1个月评价临床疗效,记录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各指标较术前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优良率88%,高于对照组的50%(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5.63±1.62)d、抗生素应用时间为(6.03±1.52)d,短于对照组的(12.75±2.49)、(10.25±2.19)d(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创面愈合。
李乔红吕云峰张超
关键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噬菌体治疗骨科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随着抗生素药物长期过度地使用及误用,导致了全球抗生素耐药性危机,为临床感染治疗带来了挑战.高度的宿主特异性、高杀菌活性及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使得感染细菌的病毒--—噬菌体成为一种天然的替代抗生素的抗菌剂,噬菌体对抗多重耐药菌的特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感染是骨科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骨科感染导致患者发病率和医疗费用显著增加.通过概述噬菌体治疗的优势、噬菌体治疗在骨科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噬菌体治疗面临的挑战,为骨科感染疾病的辅助新疗法--—噬菌体治疗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季秀玲李乔红吴颖李海燕
关键词:噬菌体植入物骨髓炎
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观察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观察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0例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患者,其中行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术45例(对照组)、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45例(观察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价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VA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VAS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优良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4.44%(P<0.05)。结论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疗效较好,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关节功能。
李乔红吕云峰潘学坤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微创手术关节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