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飞

作品数:34 被引量:316H指数:11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新生儿
  • 8篇儿童
  • 6篇小儿
  • 5篇动脉
  • 5篇护理
  • 5篇患儿
  • 4篇通气
  • 4篇通气治疗
  • 4篇紫癜
  • 4篇疗效
  • 4篇过敏
  • 4篇过敏性
  • 4篇过敏性紫癜
  • 3篇血管
  • 3篇支气管
  • 3篇治疗新生儿
  • 3篇气管
  • 3篇哮喘
  • 3篇肺动脉
  • 3篇肺动脉高压

机构

  • 34篇宁波大学医学...
  • 2篇宁波大学
  • 1篇宁波市妇女儿...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作者

  • 34篇李志飞
  • 9篇徐军
  • 6篇邹英杰
  • 5篇汤晶晶
  • 4篇陈谦
  • 3篇许素玲
  • 3篇陈爱萍
  • 2篇周琼艳
  • 2篇王骥超
  • 1篇王伯军
  • 1篇李宇阳
  • 1篇吕慧灵
  • 1篇张博雅
  • 1篇杨齐华
  • 1篇张新军
  • 1篇邱燕燕
  • 1篇陈毓
  • 1篇陈爱萍
  • 1篇陈佳音

传媒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3篇中国妇幼健康...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国乡村医药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全科医学临床...
  • 2篇健康研究
  • 2篇华东六省一市...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07
  • 1篇200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母孕晚期不同抗体滴度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预测价值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O型血孕妇孕晚期不同血清Ig G抗体滴度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O型血母孕晚期血清标本(丈夫为非O型)72份,测定Ig G抗A(B)抗体滴度,观察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情况。结果母孕晚期血清Ig G抗A(B)抗体滴度≤1∶32的17例,发生新生儿ABO溶血病4例;≤1∶64的13例,发生新生儿溶血病2例;≤1∶128的9例,发生新生儿ABO溶血病1例;≤1∶256的18例,发生新生儿ABO溶血病7例;≥1∶512的15例,发生新生儿ABO溶血病9例。不同母孕晚期血清Ig G抗体滴度间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g G抗体滴度只能作为新生儿ABO溶血发生的参考指标,不能作为决定严重性的唯一标准。当Ig G抗体滴度过高或者有高危因素时还应结合其他检查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
邹英杰李志飞
关键词:孕晚期新生儿ABO溶血病
儿童抽动症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症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002例儿童抽动症儿童作为病例组,随机抽取门诊体检的120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调查两组资料,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C)、未结合胆红素(UCB)、白蛋白(AL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清S-100蛋白含量。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家族抽动史、生理性黄疸史、病理性黄疸史、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分娩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4.396、5.127、4.973、6.015、4.963,均P<0.05);两组TBC、UCB、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接状态(B/A值)、NSE和S-100方面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6.159、7.894、6.755、2.311、2.325,均P<0.05)。家族抽动史、生理性黄疸史史、病理性黄疸史、反复呼吸道感染史、TBC、UCB、B/A值、NSE和S-100是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3.392、1.842、3.102、3.012、2.012、1.698、2.018、2.013、1.993,均P<0.05)。结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疾病,其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李志飞汤晶晶邹英杰徐军吕慧灵
关键词:抽动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
基于饮食偏差分析的阶梯合理饮食管理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过敏性紫癜是一类基于全身小血管炎病变的常见病种[1],以反复频繁再发、迁延难愈为其主要特点,易致发病者肾功能受损[2],不但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也为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荷与照护压力[3],因此攻克过敏性紫癜的频繁复发问题至关重要[4]。有研究指出,饮食失当系过敏性紫癜频繁复发及肾损伤的高危因子之一[5],但现行相关诊疗指南中关于过敏性紫癜的饮食管理内容仍处于缺失模糊状态[6],因此,本次研究尝试采用基于饮食偏差分析的阶梯合理饮食管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施加干预。现报道如下。
金小娟陈丽君李志飞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常见病种肾功能受损经济负荷饮食管理全身小血管炎
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14年2月至2叭5年2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治疗的60例PPHN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儿均监测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力(SPAP)、体循环血压(SBP)、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吸入氧浓度(Fi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对照组单纯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观察组采用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同时监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3d后动脉血气、肺动脉压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PaO_2、SaO_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对照组t值分别为2.011、2.241,研究组t值分别为2.939、2.839,均P<0.05),而PaCO_2、FiO_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93、2.388,研究组t值分别为2.920、2.93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_2、SaO_2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2.780、2.121,均P<0.05),而PaCO_2、FiO_2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2.430、2.939,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动脉压(SPAP)明显低于对照组(t=2.439,P<0.05),而两组患儿的体循环收缩压无显著性差异(t=0.321,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4.403,P<0.05)。结论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可能是一种更为有效和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爱萍李志飞
关键词: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西地那非高频振荡通气疗效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高频振荡通气组(n=40)和常频机械通气组(n=40)两组,对两组患儿的原发病、血气指标、血压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频振荡通气组患儿的胎粪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比例均显著高于常频机械通气组(P<0.0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湿肺比例均显著低于常频机械通气组(P<0.05),PaO_2显著高于常频机械通气组(P<0.05),FiCO_2、SPAP均显著低于常频机械通气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5.0%(2/40)显著低于常频机械通气组20.0%(8/40)(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效果较常频机械通气好。
吕一枝李志飞徐军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常频机械通气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全蝎蜈蚣对抽动症模型小鼠行为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全蝎蜈蚣对抽动症模型小鼠行为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泰必利组及全蝎蜈蚣组方低、中、高剂量组,用亚氨基二丙腈200 mg/(kg·d)腹腔注射,连续7 d,建立抽动症小鼠模型,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泰必利(25 mg/kg),全蝎蜈蚣组方(3 g,6 g,9 g),连续给药28 d。比较各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点头次数,爬杆时间,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结果:造模第7天后,自主活动,点头实验,爬杆实验模型组皆较正常组增加(P<0.01);泰必利组,全蝎蜈蚣组方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降低(P<0.01);全蝎蜈蚣组方高剂量组较泰必利组降低(P<0.01)。造模第14天及28天后,模型组较正常组增加(P<0.01);泰必利组,全蝎蜈蚣组方低、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全蝎蜈蚣组方高剂量组较泰必利组降低(P<0.01)。模型组与空白比较,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二羟苯乙酸(DOPAC),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增加,全蝎蜈蚣组方低、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全蝎蜈蚣组方高剂量组较泰必利组降低(P<0.01)。结论:全蝎蜈蚣组方能显著改善抽动症小鼠行为,并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邹英杰王骥超李志飞
关键词:抽动症单胺类神经递质
大剂量维生素A预防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A对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预防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 64例低出生体重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治疗(肺表面活性物质,吸氧等),药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大剂量维生素A,比较2组BPD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评估低出生体重儿给予大剂量维生素A的中毒风险。结果药物组BP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14天和第28天,药物组的维生素A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A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且安全性较好。
汤晶晶李志飞邹英杰王骥超徐军吕一枝陈爱萍
关键词:维生素A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辅助舌下免疫疗法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的疗效,为今后临床更有效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前瞻性选取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内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确诊的60例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儿,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舌下免疫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舌下免疫治疗+匹多莫德,观察2组患儿病情改善、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鼻炎和哮喘病情均明显减轻,且治疗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患儿免疫功能(Ig M、Ig G、Ig A、CD3^+、CD4^+、CD4^+/CD8^+),炎症因子水平包括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肺功能包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用力呼气25%流速(25%of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25)、用力呼气50%流速(PEF_(50))、用力呼气75%流速(PEF_(75))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舌下免疫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哮喘可明显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肺功能改善,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治疗期望,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徐军李志飞吕一枝
关键词:匹多莫德小儿变应性鼻炎变应性哮喘舌下免疫治疗
优质护理与情境游戏双联干预模式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儿童支气管肺炎是儿童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以刺激性干咳、发热憋喘、食欲不振、呕吐呛奶、肺部啰音等为主症状,如治疗不到位或治疗迟滞则患儿可因抽搐、心衰、呼吸受阻、脏器代偿功能丧失等而承受生命安全威胁^([1-2])。临床以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过程中患儿需要面临吃药、打针的痛苦,依从性较低。
金小娟陈丽君李志飞
关键词:优质护理情境游戏支气管肺炎
乳铁蛋白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研究乳铁蛋白与三联疗法联合运用对小儿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小儿HP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成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I-19991118)20 mg空腹服用,2次/d,克拉霉素(浙江贝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143)500 mg餐后服用,2次/d,阿莫灵胶囊(澳美制药厂,国药准字C20130015)1 g餐后服用,每天1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乳铁蛋白胶囊4粒(每粒含0.024 g乳铁蛋白,四环生物,国食健字G20060117)顿服,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2周;对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改善、Hp根除率还有半年复发率实行密切观察,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运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1周、2周后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0.0%、94.0%,对照组患儿治疗1周、2周之后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2.0%、78.0%;观察组患儿治疗后Hp根除率为9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0%(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8.0%,较对照组的30.0%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半年后复发率为22.0%,对照组明显较高,为42.0%(P<0.05)。结论乳铁蛋白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相关性胃病患儿临床疗效优于三联疗法,可提高Hp转阴率,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将复发率降至最低,安全性较高。
徐拔群李志飞杨齐华王伯军
关键词:乳铁蛋白三联疗法小儿胃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