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霞
-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β_3肾上腺素受体在心脏活动调节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06年
- 1996年首次发现在人类心室肌组织中存在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drenoceptor,β3AR),可以介导负性变力作用。该受体的结构与功能特性明显不同于β1AR和β2AR,这可能有助于深入了解病理情况下,心脏对儿茶酚胺的异常反应规律。心房中也存在β3AR,其作用尚无定论。心室β3AR主要通过抑制型G蛋白(G i)-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苷(cGMP)-Ca2+通路介导负性变力作用。心衰时,β3AR表达上调,与其偶联的G i也上调,由于该受体不易脱敏并易被高浓度儿茶酚胺激活,因此该受体介导的负性变力作用可能参与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
- 李美霞刘慧荣赵荣瑞
- 关键词:Β肾上腺素受体G蛋白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
- 冠心病患者血清抗G-蛋白偶联受体自身抗体的分布特性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受体自身抗体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31例,正常健康体检者100名,采用链酶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A-ELISA)测定其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β1AR、Μ2R、α1AR自身抗体。结果①冠心病患者血清抗G-蛋白偶联型β1AR、Μ2R、α1AR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0.6%(27/131)、16.8%(22/131)、39.7%(52/13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0%(7/100)、8.0%(8/100)、15.0%(15/100)(P<0.05);②冠心病组抗β1AR、Μ2R、α1AR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平均抗体滴度分别为1:(87.3±3.1)、1:(92.5±2.4)、1:(101.2±2.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14.6±2.7)、1:(21.4±2.2)、1:(26.6±3.8)(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中不仅存在抗G-蛋白偶联型β1AR、Μ2R和α1AR自身抗体,而且抗体阳性率和滴度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这些自身抗体的出现及其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参与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 贺忠梅左琳李美霞刘慧荣汤嘉宁魏书庆
- 关键词:冠心病血清自身抗体病理生理免疫反应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的分布及特性
- 2010年
- 王瑾李美霞刘慧荣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肾上腺素能受体扩心病自身抗体抗体滴度
- 抗β_3/抗β_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 研究目的(1)用人工合成的人类β肾上腺素受体(βAR)细胞外第二环的表位肽段作为抗原,观察心力衰竭病人血清中抗βAR 自身抗体的分布及其在细胞水平对心肌细胞功能活动的影响;(2)选择抗βAR 细胞外第二环自身抗体阴性的大...
- 李美霞
- 关键词:自身抗体生物学功能心力衰竭
- 文献传递
- β_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2005年
- 目的构建并鉴定β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的表达载体。方法应用聚合酶链技术(PCR),从大鼠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pGEX-4T-1重组,采用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DNA测序进行鉴定。结果本实验通过采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了β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的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了鉴定。结论本实验为以后表达该功能肽段和研究相应抗体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 李美霞刘迎旭赵荣瑞刘慧荣王伟
- 关键词: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限制性内切酶基因克隆技术DNA测序致病机制
- 心脏β1受体抗体对大鼠心肌结构和受体功能的影响
- 刘慧荣贺忠梅李美霞王晓樑赵荣瑞
- 该课题在现有关于心肌病与心脏受体自身抗体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人β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功能表位肽段作为抗原对大鼠进行较长期的免疫,观察是否能引发心脏超微结构和受体的功能变化,以阐明该受体自身抗体与心肌病发病的关系。该研究不仅可...
- 关键词:
- 关键词:Β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心肌病
- 心力衰竭大鼠血清抗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探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与抗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细胞外第二环自身抗体产生的关系,并观察该抗体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采用缩窄腹主动脉制备心力衰竭大鼠模型。(2)以人β3AR细胞外第二环的合成肽段作为抗原,采用ELISA检测心力衰竭大鼠血清中抗β3AR自身抗体。(3)提纯该抗体阳性的心力衰竭大鼠血清中的IgG。(4)设立各相应对照组观察该抗体对成年大鼠心肌细胞收缩效应和对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的影响。结果:(1)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在术前抗β3AR自身抗体呈低阳性率21.05%(4/19)、低滴度(平均滴度为1∶19.49);于术后12周该抗体呈高阳性率78.95%(15/19)、高滴度(平均滴度为1∶152.79)(与术前相比,P<0.01)。(2)该抗体可降低成年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和舒张效应,该作用不能被β1AR和β2AR受体拮抗剂(nadolol)阻断,但可被非特异性β受体拮抗剂(bupranolol)或β3抗原阻断。(3)该抗体可降低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同样该作用不能被nadolol阻断,但可被bupranolol或β3抗原阻断。此外,该抗体的负性变时效应在观察时间内(6 h)无衰减。结论:本研究首次证明心力衰竭模型形成过程中可产生较高滴度的抗β3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并具有负性变力和变时效应,提示该抗体可能参与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
- 李美霞张海峰张彦青贺忠梅刘晓军赵荣瑞刘慧荣
- 关键词:心力衰竭肾上腺素能Β自身抗体生物学效应
- 心肌重构与血清抗B1受体自身抗体的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 梁峰刘慧荣宋丽芳魏书庆马文良赵永峰韩晓明支建明刘迎旭李美霞张理华
- 该研究是在国内外现有关于心脏病与受体细胞外第二环的功能表位肽段作为抗原,采用SA-ELLSA技术,采用免疫学、形态学及在体心功能测定等技术,来检测心肌发生重构患者血清中的相应抗体,并观察手术前后不同时期患者血清中该受体自...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肌重构
- 心力衰竭患者抗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的分布及特性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中的抗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自身抗体的生物学效应,为临床治疗心衰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方法(1)以人β3-AR细胞外第二环的合成肽段作为抗原,采用ELISA筛选正常人和心衰患者血清中抗β3-AR自身抗体。(2)提纯该抗体阳性的患者血清中的IgG。(3)设立各组对照观察该抗体对成年大鼠心肌细胞收缩效应的影响。(4)设立各组对照观察该抗体对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的影响。结果(1)正常人抗β3-AR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11.0%,平均滴度为1∶14.59±1.61;心衰患者抗β3-AR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26.7%,平均滴度为1∶43.27±2.71;与正常人相比,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该抗体可降低成年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初长度(3.84%±0.33%)、收缩速率(-0.47μm/s±0.07μm/s)和舒张速率(0.17μm/s±0.02μm/s),P<0.05。该作用不能被纳多洛尔(nadolol,β1-AR和β2-AR受体拮抗剂)阻断,但可被布拉洛尔(bupranolol,非特异性β受体拮抗剂)或β3抗原阻断。(3)与空白对照组(94.3次/min±10.7次/min)相比,该抗体可降低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47.1次/min±8.11次/min),P<0.05。同样该作用不能被纳多洛尔阻断,但可被布拉洛尔或β3抗原阻断。此外,该抗体的负性变时效应在观察时间内(6h)无衰减。结论心衰患者血清中含有较高滴度的抗β3-AR自身抗体并具有负性变力和变时效应,提示该抗体可能参与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
- 李美霞王晓樑汤嘉宁刘晓军田珏闫莉刘慧荣
- 关键词:心力衰竭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心力衰竭患者成年大鼠心肌细胞Β3-ARΒ受体拮抗剂
- 抗β<,3>/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 本研究用人工合成的人类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细胞外第二环的表位肽段作为抗原,观察心力衰竭病人血清中抗β3AR自身抗体的分布及其在细胞水平对心肌细胞功能活动的影响。
根据人类β3AR细胞外第二环第176~202...
- 李美霞
- 关键词: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生物学功能心力衰竭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