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海迪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大熊猫
  • 3篇圈养
  • 2篇亚成体大熊猫
  • 2篇圈养大熊猫
  • 2篇繁殖
  • 2篇肠道
  • 1篇多样性
  • 1篇野化
  • 1篇野化培训大熊...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人工圈养
  • 1篇种群
  • 1篇小种群
  • 1篇酶联
  • 1篇酶联免疫
  • 1篇免疫
  • 1篇菌群
  • 1篇疾病
  • 1篇假孕
  • 1篇恶露不尽

机构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中国保护大熊...

作者

  • 6篇杨海迪
  • 4篇王承东
  • 3篇李德生
  • 3篇钟志军
  • 3篇吴虹林
  • 3篇李才武
  • 3篇彭广能
  • 2篇张和民
  • 2篇张贵权
  • 2篇夏玉
  • 2篇黄炎
  • 2篇艾生权
  • 2篇汤纯香
  • 2篇林姗姗
  • 2篇魏荣平
  • 2篇刘艳红
  • 2篇谢浩
  • 1篇罗永久
  • 1篇何永果
  • 1篇杨杰

传媒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野生动物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四川动物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圈养大熊猫食性转换前期肠道细菌多样性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探讨大熊猫食性转换前期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对3只处于夏季食性转换前期大熊猫粪便细菌总DNA进行ERIC-PCR分析,并构建16SrDNA克隆文库,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MspⅠ对其进行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及测序分析。研究表明,食性转换前期大熊猫肠道细菌主要由硬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组成。其中7月份样品中以梭菌属和醋杆菌属为主;8月份以八迭球菌属和埃希氏菌属为主;9月份以链球菌属和埃希氏菌属为主。此外在3个月中均发现一定比例的未培养细菌。结果表明:随着食性转换前期的过渡,大熊猫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由硬壁菌门中的梭菌属渐变到以球菌属为主,由变形菌门的醋杆菌属渐变到以肠杆菌为主。
罗永久何廷美钟志军王承东王晓艳吴虹林程安春何永果李才武张和民李德生杨海迪彭广能
关键词:圈养大熊猫肠道菌群
亚成体大熊猫肠道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大熊猫肠道真菌菌群结构,为研究肠道真菌对纤维素的降解和控制肠道真菌病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DA、SDA、高氏3种培养基对8只亚成体大熊猫新鲜粪便进行真菌分离、纯化,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经培养获得的真菌主要由4种霉菌(Galactomyces geotrichum占22.74%、Galactomyces reessii占12.37%、Mucor ramosissimus占18.23%和Mucor circinelloides占6.39%)和2种酵母菌(Trichosporon sp.占19.46%和Candida solani strain占20.81%)组成,各样品中真菌所占比例不等。且3种培养基的分离效果显示PDA>SDA>高氏培养基。结论亚成体大熊猫肠道内存在一定比例的可培养真菌。
艾生权夏玉钟志军王承东刘艳红吴虹林李才武杨海迪林姗姗石锦江彭广能
关键词:大熊猫
野化培训大熊猫在过渡期的采食时间分配及影响因素
2012年
采用聚焦动物取样法对大熊猫"祥祥"在过渡期的采食时间分配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大熊猫"祥祥"在观察期间的总采食时间百分比为25.91%(±8.17%);采食半枯竹和当年生竹叶的时间与采食多年生竹秆、多年生竹叶和短锥玉山竹的时间有极显著的差异(P<0.001);其中,采食半枯竹和当年生竹叶的时间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572,P=0.003);总采食时间百分比与温湿度、夜宿地个数之间没有任何相关关系(P>0.05)。对人工饲养条件的依赖和人为干扰是导致采食时间不规则波动的主要因素。
谢浩杨海迪刘斌杨杰罗瑜张贵权魏荣平黄炎周小平汤纯香李德生王鹏彦张和民
关键词:大熊猫采食时间
免疫分析技术在圈养大熊猫繁殖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免疫分析技术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作用来选择性对待测物中的抗体或抗原进行识别和测定的方法,其中以放射免疫技术和酶联免疫技术运用最多。文章简述了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对圈养大熊猫雌二醇(E)、促黄体生成素(LH)及孕酮(P)水平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尿中的黄体生成素的峰值几乎与雌二醇峰值同时出现,之后随着孕酮浓度迅速上升而下降,认为黄体生成素高峰的出现即代表有成熟的卵排出,从而为圈养大熊猫的繁殖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酶联免疫分析技术通过测定雌性大熊猫发情期尿中雌酮-3-葡萄糖醛酸(EIG)的变化以达到预测排卵的目的,所获得的结果与采用放射免疫法相一致。通过以上论述并结合免疫分析技术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邓涛杨海迪谢浩黄晓宇周应敏黄炎
关键词:放射免疫酶联免疫大熊猫繁殖
亚成体大熊猫肠道纤维素降解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8
2015年
为分离、鉴定亚成体大熊猫肠道中的纤维素降解真菌,并比较其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大小,采用PDA、SDA、GPA这3种培养基对8只亚成体大熊猫新鲜粪便进行真菌的分离培养,经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筛选,得到纤维素降解真菌,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共分离到4株纤维素降解真菌,分别为白地霉、多分枝毛霉菌这2株霉菌和丝孢菌、白色念珠菌这2株酵母菌。根据纤维素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值、菌落直径大小,初步得出其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大小为白地霉>多分枝毛霉菌>白色念珠菌>丝孢菌。结果表明,亚成体大熊猫肠道内存在可降解纤维素的真菌,且2株霉菌的纤维素降解能力比2株酵母菌的强。
刘艳红钟志军艾生权王承东夏玉吴虹林李才武杨海迪林姗姗彭广能
关键词:大熊猫
大熊猫产科疾病被引量:1
2014年
大熊猫的产科疾病是指雌性大熊猫与生殖相关疾病的总称。在现有文献报道中,以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常见,产科疾病占的比例较低,但随着圈养大熊猫种群不断增加及性别结构的变化(雌性个体增多),大熊猫产科疾病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近几年关于产科疾病的报道有所增加)。产科疾病是大熊猫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繁殖障碍又是导致人工圈养小种群衰败的关键因素,所以防治产科疾病尤为重要。
邓林华魏荣平王承东张贵权汤纯香黄治杨海迪李德生
关键词:产科疾病繁殖障碍假孕人工圈养产后恶露不尽小种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