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柏森

作品数:188 被引量:624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6篇期刊文章
  • 51篇会议论文
  • 16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5篇医药卫生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理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7篇放疗
  • 36篇肿瘤
  • 28篇调强
  • 21篇图像引导
  • 19篇靶区
  • 19篇鼻咽
  • 19篇鼻咽癌
  • 18篇摆位
  • 16篇锥形束CT
  • 16篇摆位误差
  • 15篇剂量学
  • 13篇调强放疗
  • 13篇图像
  • 13篇放疗计划
  • 12篇疗法
  • 12篇CBCT
  • 11篇调强放射
  • 1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1篇腺癌
  • 11篇VMAT

机构

  • 139篇四川大学华西...
  • 33篇四川大学
  • 24篇武汉大学
  • 18篇华西医科大学
  • 12篇四川省肿瘤医...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成都市第一人...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四川联合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青岛医学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成都市第五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87篇柏森
  • 68篇李光俊
  • 56篇钟仁明
  • 31篇徐庆丰
  • 24篇蒋晓芹
  • 24篇许峰
  • 23篇姜庆丰
  • 17篇肖江洪
  • 15篇李涛
  • 14篇章毅
  • 13篇王雪桃
  • 12篇张英杰
  • 11篇何垠波
  • 11篇王强
  • 11篇宋莹
  • 10篇李涛
  • 9篇王强
  • 8篇肖青
  • 7篇陈念永
  • 7篇王瑾

传媒

  • 34篇中华放射肿瘤...
  • 16篇中国医学物理...
  • 15篇华西医学
  • 9篇中华放射医学...
  • 6篇中国医疗器械...
  • 6篇2007第六...
  • 5篇生物医学工程...
  • 4篇中国医疗设备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2015放射...
  • 3篇四川肿瘤防治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华医学会放...
  • 2篇癌症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西部科技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2006年国...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四川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12篇2022
  • 22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20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3篇2010
  • 14篇2009
  • 8篇2008
  • 16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无均整器调强与容积旋转调强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突眼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非均整模式调强放射治疗(flattening filter free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3FIMRT)、非均整模式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flattening filter free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3FVMAT)、均整模式调强放射治疗(flattening filter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均整模式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flattening filter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4种计划应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突眼放射治疗(放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已行放疗的29例甲亢突眼患者的CT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对29例患者以相同处方剂量和目标条件分别重新设计IMRT、VMAT、3FIMRT、3FVMAT 4套放疗计划。评估4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结果 4种治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治疗的要求,在靶区最大剂量、平均剂量、均匀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靶区最小剂量、50%处方剂量包裹体积、适形指数、梯度指数方面4套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920、35.860、11.320、17.790,P<0.05)。IMRT和3FIMRT在适形指数方面优于VMAT和3FVMAT,但IMRT和3FIMRT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在眼晶状体平均剂量和脑组织平均剂量方面4套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054、83.780,P<0.05)。和其他3种计划相比较,3FVMAT可以更好地保护眼晶状体和脑组织。3FVMAT和VMAT之间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无明显差异。3FVMAT相比IMRT、3FIMRT的机器跳数分别减少65.07%、70.22%,治疗时间分别减少48.1%、35.24%。结论 3FVMAT与IMRT、3FIMRT、VMAT相比能为甲亢突眼放疗带来更多的剂量学优势。
赖佳路刘首鹏张琴柏森钟仁明
关键词:调强放射治疗
光学表面成像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实用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估光学表面成像(OSI)系统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纠正摆位误差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病人11例(113例次放射治疗),其中男性8例(89例次有效照射),女性3例(24例次有效照射);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59岁。原发性肺癌6例,转移性肺癌3例,食管癌2例。均采用仰卧位热塑体膜固定,双手抱肘交叉放于前额。病人首次治疗前行锥形束CT(CBCT)扫描纠正摆位误差后,用OSI系统获取体表图像作为参考图像。从第二次治疗开始以参考图像为准用OSI系统进行预摆位,然后行CBCT扫描验证。记录两个系统每次扫描配准得出的误差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CBCT配准的分次间摆位误差平移方向x(左右)、y(头脚)、z(前后)和旋转方向rx(PIT)、ry(ROL)、rz(ROT)的结果分别为(-0.83±3.15)mm、(-1.40±3.89)mm、(0.71±2.08)mm和(0.29±0.76)°、(0.36±0.81)°、(0.10±1.00)°;OSI系统配准的分次间摆位误差分别为(0.01±1.34)mm、(-0.12±1.26)mm、(-0.26±1.19)mm和(-0.14±0.57)°、(0.10±0.60)°、(-0.25±0.69)°。两系统相减得出的平移方向x(左右)、y(头脚)、z(前后)和旋转方向rx(PIT)、ry(ROL)、rz(ROT)的结果分别为(-0.85±3.42)mm、(-1.29±3.80)mm、(0.98±2.38)mm和(0.42±0.98)°、(0.26±1.16)°、(0.36±1.24)°(P<0.05)。x、y、z三个方向上的平移误差相减后的标准差分别为3.42 mm、3.80 mm、2.38 mm。两套系统在旋转上的差异很小,标准差近1°。Catalyst^(TM)系统c-motion检测到的分次内误差,放射治疗过程中平移方向x、y、z方向分别为(-0.17±1.25)mm、(0.47±1.42)mm、(-0.17±1.96)mm,旋转方向rx、ry、rz分别为(-0.04±0.51)°、(0.13±0.42)°、(-0.19±0.76)°,各个方向最大偏离值(DEV)为(2.54±1.10)mm。结论 OSI系统与CBCT系统在探测与纠正胸部肿瘤放疗摆位误差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OSI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放疗分次内误差,由于胸部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受多�
叶程伟苏鲁商强杜斌吴艳龙柏森钟仁明
关键词:胸部肿瘤摆位误差
千伏级锥形束CT在摆位误差对鼻咽癌放疗剂量分布影响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千伏级锥形束CT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的监测及分析鼻咽癌(NPC)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误差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物理剂量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鼻咽癌患者5例。应用医科达Synergy肿瘤治疗系统IGRT-CBCT(Conebeam CT,CBCT),每次照射钱获取X线容积图像(XVI),将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靶中心匹配。获得x(左右)、y(头脚)、z(腹背)方向误差,并通过Pinnacle治疗计划系统研究误差在鼻咽癌放疗中对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在x、y、z方向分别为(-0.55±1.14)mm、(-0.20±2.52)mm、(-0.56±1.18)mm,GTVnd总剂量变化范围0.29~11.34%,GTVnx为-0.27~0.34%,左晶体为-11.95~0.10%,右晶体为-18.27~-0.04%,脊髓为-0.15~8.35%,脑干为-5.50~6.15%。结论:鼻咽癌IMRT具有一定程度的摆位误差。在KV-CBCT系统下进行实时摆位误差纠正,可进一步降低摆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提高摆位精度。并提高靶区及周围器官所受计量的准确性。
姜伟杨蓓蓓柏森钟仁明付培树
关键词:锥形束CT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
靶区及危及器官随放疗时间变化研究
目的:在肿瘤放疗过程中,肿瘤体积的变化、相关危及器官的变化规律不管对下一步的自适应放疗,还是常规IMRT,都十分重要。本研究目的就是分析前列腺肿瘤IMRT放疗中,靶区(精囊和前列腺)、膀胱和直肠随治疗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柏森杨蓓蓓姜伟钟仁明许峰
一种深度学习和电子学噪声模拟的CBCT图像重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学习和电子学噪声模拟的CBCT图像重建方法,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其通过对高分辨率CT图像进行噪声处理后生成模拟的低分辨率CBCT图像,并利用高分辨率CT图像、低分辨率CBCT图像对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训...
宋莹张伟康苏嘉崇王强王雪桃柏森
宫颈癌VMAT计划中危及器官剂量学指数与解剖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宫颈癌VMAT计划中膀胱、直肠和小肠等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学指数与宫颈癌病人的解剖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已用于临床治疗的宫颈癌VMAT计划,并提取每例病人的解剖特征.解剖特征包括膀胱、直肠和小肠...
王强李光俊宋莹柏森
基于混合型γ照相/MDCT影像的功能肺分区研究
张英杰王瑾唐恭顺柏森
miR-506-3p通过靶向MTDH增加前列腺癌细胞的化学敏感性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miR-506-3p对前列腺癌细胞化学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RT-qPCR检测miR-506-3p和MTDH在前列腺癌细胞系和正常前列腺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以紫杉醇为诱导药物构建人前列腺癌耐药细胞株PC-3/PTX,将PC-3/PTX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NC mimic组、miR-506-3p mimic组、LV-MTDH组、mimic+MTDH组,利用Lipofectamine 3000转染试剂盒分别转染对应质粒。检测其存活率、IC50值、克隆细胞数目、凋亡率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构建MTDH野生型(WT)和突变型(MUT),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506-3p与MTDH之间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miR-506-3p mimic处理后PC-3/PTX细胞中MTDH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506-3p在前列腺癌细胞中低表达,而MTDH高表达;miR-506-3p在PC-3/PTX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在前列腺癌细胞PC-3中的表达量;相比于对照组和NC mimic组,miR-506-3p mimic组的PC-3/PTX细胞的存活率、IC50值、克隆细胞数目及Bcl-2表达明显降低,凋亡率及Bax表达明显升高;MTDH野生型较突变型能使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下降;miR-506-3p mimic组PC-3/PTX细胞中MTDH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NC mimic组;相比于对照组,miR-506-3p mimic组中PC-3/PTX细胞克隆数目显著减少,凋亡率升高,而LV-MTDH组与之相反;相比于LV-MTDH组,mimic+MTDH组PC-3/PTX细胞中MTDH的表达量显著下降,细胞克隆数目减少,凋亡率升高。结论miR-506-3p通过靶向抑制MTDH的表达能增强人前列腺癌耐药细胞株PC-3/PTX的化学敏感性。
侯赞王雪桃何朗薛志红曾贵林戴刚毅孟又胜李光俊柏森
关键词:MTDH靶向抑制前列腺癌
用锥形束CT图像测量放疗摆位误差被引量:69
2007年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疗(IGRT)系统的临床摆位误差。方法应用医科达SynergyTM系统治疗51例,其中头颈部肿瘤19例,胸部肿瘤25例,腹、盆部肿瘤7例。每次照射前获取X线容积图像(XVI)即锥形束断层扫描(CBCT),将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及其靶中心匹配,获得靶中心x、y、z方向的误差,分析误差及其分布规律。结果CBCT图像对比度好,临床上能清楚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及其和周围的关系。51例每次治疗开始前的CBCT共955次,分别分析头颈部、胸部及腹、盆部摆位误差,均呈正态分布。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在x、y、z方向分别为头颈部(- 0.3±1.5)、(-0.3±1.6)、(0±1.3)mm,胸部(-0.6±2.9)、(-0.2±5.6)、(0.7±3.2)mm,腹、盆部(-0.8±2.1)、(-0.3±5.9)、(0.1±2.6)mm。结论通过CBCT测量治疗前摆位误差并实时调整摆位误差,可大大提高患者摆位精度,同时为正确设定计划靶体积(PTV)提供了依据。
许峰柏森王瑾张洪钟仁明蒋晓芹
关键词:图像引导放疗计算机摆位误差
用PrecisePLAN系统分析锥形束CT图像体积精度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建立检测SynergyTM锥形束CT图像体积精度的方法。方法分别将QUASARTM模体中心置于SynergyTM系统CBCT的中心及沿加速器头脚方向偏离等中心5、8、10 cm处进行扫描,在三维重建图像中测量不同模体的体积,并与FBCT结果和原标称值进行对比,从而检验CBCT的体积精度,并用Precise PLAN系统进行分析。结果中球在中心处与偏中心5、8 cm处测量的平均值与标称值相差1.5%。小球在中心处与偏中心5、8、10 cm处测量的平均值与标称值相差8.1%。大立方体在中心处与偏中心5、8、10 cm处测量的平均值与标称值相差0.8%。小立方体在中心处与偏中心5、8、10 cm处测量的平均值与标称值相差2.9%。结论在SynergyTM锥形束CT有效扫描重建范围内,重建体积精度满足临床要求,并且与偏离锥形束CT中心的距离无关。
柏森徐庆丰钟仁明蒋晓芹姜庆丰许峰
关键词: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