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峰
- 作品数:80 被引量:65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2011年5月-12月,将3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体表面积来确定初始剂量,体表面积<1.25 m2者,替吉奥胶囊40 mg/次,2次/d;体表面积1.25~1.50 m2者,替吉奥胶囊50 mg/次,2次/d;体表面积>1.50 m2者,替吉奥胶囊60 mg/次,2次/d。早饭后和晚饭后分别口服1次,第1~4天服用奥沙利铂注射液130 mg/m2,静脉滴注,第1、21天重复,此为1个月周期。连用2周期后,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拟定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级评价标准3.0版本评价不良反应,按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3.3%),部分缓解7例(23.3%),稳定12例(40%),进展10例(33.3%),疾病控制率为66.6%。不良反应主要是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皮肤色素沉着及外周神经毒性;1例Ⅳ度骨髓抑制,3例3度贫血,2例3度腹泻,2例3度皮肤色素沉着,2例3度恶心、呕吐,其余且均在Ⅰ~Ⅱ度骨髓抑制。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获得较高的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可控。
- 龙皆然何建萍朱文彦刘继彦易成罗德云毕锋许峰
- 关键词:奥沙利铂晚期结直肠癌
- 呼吸门控系统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王辛张洪许峰
- 关键词:放射治疗剂量呼吸门控肿瘤周围局部控制率受照射剂量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治疗现状和进展被引量:2
- 2005年
- 周晓娟许峰
- 关键词:局部晚期CELL疾病特征
- 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1例
- 2009年
- 何建萍刘继彦毕锋许峰
- 关键词:肾恶性横纹肌样瘤成人淋巴结清扫术右肾切除腹部胀痛B超检查
- 靶区及危及器官随放疗时间变化研究
- 目的:在肿瘤放疗过程中,肿瘤体积的变化、相关危及器官的变化规律不管对下一步的自适应放疗,还是常规IMRT,都十分重要。本研究目的就是分析前列腺肿瘤IMRT放疗中,靶区(精囊和前列腺)、膀胱和直肠随治疗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 柏森杨蓓蓓姜伟钟仁明许峰
- 用锥形束CT图像测量放疗摆位误差被引量:69
- 2007年
-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疗(IGRT)系统的临床摆位误差。方法应用医科达SynergyTM系统治疗51例,其中头颈部肿瘤19例,胸部肿瘤25例,腹、盆部肿瘤7例。每次照射前获取X线容积图像(XVI)即锥形束断层扫描(CBCT),将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及其靶中心匹配,获得靶中心x、y、z方向的误差,分析误差及其分布规律。结果CBCT图像对比度好,临床上能清楚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及其和周围的关系。51例每次治疗开始前的CBCT共955次,分别分析头颈部、胸部及腹、盆部摆位误差,均呈正态分布。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在x、y、z方向分别为头颈部(- 0.3±1.5)、(-0.3±1.6)、(0±1.3)mm,胸部(-0.6±2.9)、(-0.2±5.6)、(0.7±3.2)mm,腹、盆部(-0.8±2.1)、(-0.3±5.9)、(0.1±2.6)mm。结论通过CBCT测量治疗前摆位误差并实时调整摆位误差,可大大提高患者摆位精度,同时为正确设定计划靶体积(PTV)提供了依据。
- 许峰柏森王瑾张洪钟仁明蒋晓芹
- 关键词:图像引导放疗计算机摆位误差
- 用PrecisePLAN系统分析锥形束CT图像体积精度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建立检测SynergyTM锥形束CT图像体积精度的方法。方法分别将QUASARTM模体中心置于SynergyTM系统CBCT的中心及沿加速器头脚方向偏离等中心5、8、10 cm处进行扫描,在三维重建图像中测量不同模体的体积,并与FBCT结果和原标称值进行对比,从而检验CBCT的体积精度,并用Precise PLAN系统进行分析。结果中球在中心处与偏中心5、8 cm处测量的平均值与标称值相差1.5%。小球在中心处与偏中心5、8、10 cm处测量的平均值与标称值相差8.1%。大立方体在中心处与偏中心5、8、10 cm处测量的平均值与标称值相差0.8%。小立方体在中心处与偏中心5、8、10 cm处测量的平均值与标称值相差2.9%。结论在SynergyTM锥形束CT有效扫描重建范围内,重建体积精度满足临床要求,并且与偏离锥形束CT中心的距离无关。
- 柏森徐庆丰钟仁明蒋晓芹姜庆丰许峰
- 关键词: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尿激酶治疗恶性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05年
-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恶性肿瘤伴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理。方法:对41例在放化疗期间并发DVT的恶性肿瘤患者以尿激酶600IU/(kg.d)静脉泵入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化疗方案等。结果:溶栓治疗总有效率65.8%,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分别为85.4%及9.8%(P<0.05),其中1例患者于治疗开始后第4天发生急性肺栓塞死亡。39例(95.1%)患者接受了化疗,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为DDP(66.7%)、NVB(41.0%)、5-Fu(17.9%)。结论:尿激酶溶栓疗法对恶性肿瘤合并的DVT有一定疗效,急性肺栓塞是值得重视的严重不良反应。化疗药物可能是恶性肿瘤患者DVT形成的可能机制之一。
- 周晓娟张洪许峰李平
-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治疗
- 肾脏癌肉瘤一例
- 2010年
- 1病例介绍患者男,31岁。2010年2月体检发现右肾占位5个月入院。2009年10月体检时发现右肾占位,曾行腹部CT检查诊断为"右肾结核",予抗结核治疗后,无好转。遂于2010年1月7日在上海长海医院全麻下行腹腔镜下经腹右肾切除术。
- 何建萍易成毕锋许峰
- 关键词:肾脏癌肉瘤腹部CT抗结核治疗右肾切除术右肾结核
- 56例腹盆腔肿瘤锥形束CT图像引导放疗在线与离线摆位调整频率比较被引量:5
- 2013年
- 千伏级x线锥形束CT图像引导放疗可通过调整摆位来提高放疗精确性。本研究用其测量腹盆腔肿瘤放疗分次间、分次内摆位误差,回顾比较不同阈值在线调整与无阈值离线调整对放疗精度的影响。
- 钟幸王瑾许峰柏森钟仁明
- 关键词:图像引导放疗锥形束CT腹盆腔肿瘤摆位误差肿瘤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