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群

作品数:277 被引量:1,097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6篇期刊文章
  • 87篇专利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0篇农业科学
  • 17篇医药卫生
  • 16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7篇淀粉
  • 36篇小米
  • 34篇食品
  • 19篇脂肪
  • 19篇肠道
  • 17篇活性
  • 16篇胰脂肪酶
  • 16篇超高压
  • 14篇营养
  • 14篇糊化
  • 12篇米粉
  • 12篇多肽
  • 12篇感官
  • 12篇醇溶蛋白
  • 11篇蛋白
  • 11篇高静压
  • 9篇代谢
  • 9篇膳食
  • 9篇挂面
  • 9篇风味

机构

  • 274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国家粮食局科...
  • 6篇北京工商大学
  • 4篇内蒙古工业大...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赤峰市农牧科...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泰安市农业科...
  • 2篇烟台工贸技师...
  • 2篇福建文鑫莲业...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粮油学会
  • 1篇国家食品质量...
  • 1篇四川旅游学院

作者

  • 274篇沈群
  • 25篇王超
  • 21篇沈再春
  • 17篇任欣
  • 12篇胡小松
  • 10篇王群
  • 8篇吴继红
  • 8篇陈燕卉
  • 8篇陈静
  • 7篇胡锦蓉
  • 7篇谭斌
  • 7篇闫淑琴
  • 6篇庞昌乐
  • 6篇范冬雪
  • 6篇郇美丽
  • 6篇孙志健
  • 6篇侯磊
  • 5篇李文浩
  • 5篇邓勇
  • 5篇田晓红

传媒

  • 35篇中国食品学报
  • 27篇食品工业科技
  • 24篇食品科技
  • 8篇食品科学
  • 7篇中国粮油学报
  • 6篇粮油食品科技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农村实用工程...
  • 4篇食品研究与开...
  • 4篇中国校外教育
  • 3篇食品科学技术...
  • 2篇中国食品工业
  • 2篇农牧产品开发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粮食与饲料工...
  • 2篇高压物理学报
  • 2篇中国质量万里...
  • 2篇2001年海...
  • 1篇药物与人
  • 1篇中国农村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42篇2023
  • 30篇2022
  • 15篇2021
  • 18篇2020
  • 3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15篇2016
  • 11篇2015
  • 7篇2014
  • 13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14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10篇2006
  • 6篇2005
2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北产区9个谷子品种淀粉性质的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对河北产区9个不同品种谷子的淀粉含量、表观直链淀粉含量、透明度及糊化特性等进行研究,比较其中的差异。测得这9个品种淀粉含量平均为64.52%,表观直链淀粉平均为14.96%;通过对直链淀粉与透光率的研究表明,淀粉透光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对糊化特性的分析表明:冀谷19具有较高的崩溃值,为2890cP,以及较低的消减值-1234.5cP,同时其直链淀粉含量也较低,为11.97%,说明冀谷19可能具有较好的食味品质。
刘成张佩丽沈群
关键词:小米淀粉
双液相法提取高粱蜡条件优化及其性质研究
2010年
以蜡提取率为指标,采用乙醇-水-正己烷双液相溶剂法回流提取高粱蜡,应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蜡提取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高粱蜡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烷料比(mL:g)7.21:1,醇料比(mL:g)9.92:1,提取时间80min,在此条件下高粱蜡提取率的理论值可达0.3018%。在优化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提取率为0.2975%。提取的高粱蜡的基本理化性质为:色度(L*a*b*)分别为45.01±0.05、9.60±0.12和14.80±2.26,酸值10.98±0.29,碘值18.94±0.29,皂化值77.53±0.47。高粱蜡熔点为66.5-77.6℃,与巴西棕榈蜡接近,高于米糠蜡、蜂蜡和石蜡。高粱蜡中二十八烷醇和三十烷醇含量分别达到21.97%±0.12%和24.73%±0.22%。
刘明谭斌谭洪卓田晓红沈群
关键词:二十八烷醇三十烷醇
两种小米源寡肽及其在治疗代谢综合征中的应用
本申请提供了两种小米源寡肽YWTRPH、YWTARP及其在治疗代谢综合征中的应用。本申请的寡肽具有较强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α‑葡萄糖苷酶、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抑制活性,安全且易于制备;为开发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食品、保健品以...
沈群赵卿宇郝智慧张凡王超薛勇
一种花椰菜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椰菜饼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花椰菜饼干的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成分:全麦粉60份、低筋面粉30~50份、花椰菜粉15~40份、油脂60~100份、全蛋液20~40份、代糖3~5份,泡打粉0.1~2份,盐0~2...
孙雨阁薛勇蒋莹沈群刘丽君
文献传递
大米储藏过程品质变化及其动力学被引量:17
2020年
为了探讨储藏温度对大米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辽星’大米为对象,研究其在不同储藏温度(15℃、室温20~25℃、37℃)下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初步确定各指标所符合的动力学模型,旨在为大米储藏期间品质变化和含量预测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储藏期间温度越高,对大米胚乳表面形态影响越大,37℃储藏300 d时大米已达到劣质水平。储藏期间大米的理化性质、外观特性、质构、蒸煮和糊化特性均发生明显改变,且温度越高,变化越大。综合脂肪酸值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来看,大米在15℃、室温和37℃下的储藏期分别为240、180、120 d,超过这个期限大米品质会受到影响。此外,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表明,储藏温度越高,大米储藏结束时的1-丁醇、二甲基二硫、环己酮浓度越高,故这些物质可能是大米储藏过程中产生不良气味的关键物质,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储藏温度下的大米在气味组分上已具有明显差异。在动力学模型上,采用零级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反映大米储藏过程中的脂肪质量分数、膨胀率、米汤pH值、米汤固形物含量、脂肪酶活力、脂肪酸值和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变化规律,一级动力学模型则可较好地反映巯基质量分数和吸水率的变化规律。
赵卿宇郭辉陈博睿沈群
关键词:大米储藏动力学模型
海藻酸钠凝胶包埋乳酸乳球菌沉淀绿豆淀粉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将乳酸乳球菌固定于海藻酸钙凝胶中沉淀绿豆淀粉,通过实验确定了所用凝胶的最佳浓度、被包埋细胞的最初浓度,结果表明浓度为4%(W/V)的海藻酸钠,起始包埋细胞为108(CFU/ml)时,淀粉得量最大。并且海藻酸钙凝胶可以连续使用10d。同时实验发现凝胶泄露的菌数并不是淀粉沉淀的唯一因素,细胞包埋后产生的其它一些次级代谢物质对淀粉的沉降也有重要的作用。
汪龙飞沈群
关键词:海藻酸钠乳酸乳球菌包埋
我国食用植物油中地沟油检测技术回顾被引量:23
2010年
近年来,把地沟油掺入合格食用油中以获取利益的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根据地沟油的常规理化指标和特征成分,详细介绍了国内目前对地沟油的一些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旨在寻求一种快速可行的方法用于地沟油的检测。
张清沈群
关键词:食用植物油地沟油
不同高静压对小米粉和绿豆粉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通过研究不同高静压下绿豆粉和小米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为高静压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将绿豆粉和小米粉在300,450,600 MPa高压下处理20 min,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比分析绿豆粉和小米粉...
刘振宇张馨予沈群
关键词:高静压绿豆粉挥发性风味物质
文献传递
浸泡和超高压预处理对大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对浸泡和高压处理条件对大米品质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实验表明,用0.8%的柠檬酸溶液浸泡大米有助于提高其糊化度,随着压强的升高,大米淀粉的糊化度逐渐增强,400 MPa压强下糊化度的边缘效应,能够显著降低大米的老化度,提高米饭的品质。
侯磊沈群
关键词:超高压浸泡大米糊化度
一种利用莲子下脚料制成的速溶莲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莲子下脚料制成的速溶莲茶及其制备方法,需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污染,成本高,莲子下脚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将莲叶、莲花、莲芯蒸煮、干燥后制成的莲芯粉,莲梗、莲叶、莲花蒸煮、干燥后制成的莲梗粉经过水浸泡、蒸煮、浓缩...
沈群李再贵帅金高
文献传递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