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艳娟 作品数:9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CIK分泌的细胞因子对逆转耐顺铂肺腺癌细胞系A549/DDP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分泌的细胞因子在逆转耐顺铂(DDP)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DDP顺铂耐药性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CIK与A549/DDP细胞,收集不同时间点的共培养上清,酶联免疫试剂方法(ELISA)检测IFN-γ、TNF-α、IL-2的分泌情况,四氮甲唑兰比色法(MTT法)检测DDP耐药性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GST-π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分析发现A549/DDP细胞的耐药逆转与IFN-γ的分泌水平显著相关,与TNF-α、IL-2的分泌量无显著相关。给予anti-IFN-γ中和抗体后,共培养20h A549/DDP的DDP耐药性显著上升(P<0.05),GST-π基因水平的表达量较未加中和抗体组也显著增加(P<0.05)。而加入anti-TNF-α、anti-IL-2中和抗体组,A549/DDP细胞的DDP耐药性及GST-π基因水平的表达量较未加入中和抗体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IK通过分泌IFN-γ下调A549/DDP细胞中GST-γ的表达来实现其逆转DDP耐药的作用。 熊艳娟 杜春娟 于津浦 曹水关键词:GST-Π IFN-Γ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8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本研究主要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杜春娟 任秀宝 刘亮 李慧 曹水 熊艳娟 杜伟娇 齐静 张澎 安阳NSCLC中SSTR2和SSTR5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2012年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生长抑素受体(somastostatin receptor,SSTR)亚型SSTR2、SSTR5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新生血管程度的关系及对临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NSCLC组织标本和21例肺癌旁组织标本中SSTR2和SSTR5蛋白表达情况;CD3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MVD。结果:在NSCLC组织中,SSTR2和SSTR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51.9%(28/54)和55.6%(30/54),与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14.3%(3/21)和19.0%(4/2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R2、SSTR5表达与NSCLC的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吸烟与否、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P>0.05)。本研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M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中晚期患者(Ⅲ~Ⅳ期)MVD高于早期患者(Ⅰ~Ⅱ期)(P<0.05);不同年龄、性别、吸烟与否、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肿瘤大小之间MVD无显著性差异(P>0.05)。SSTR2、SSTR5表达阳性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70.4%、66.1%;表达阴性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35.3%、37.3%。SSTR2、SSTR5的表达与MVD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NSCLC中新生血管的程度与其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SSTR2、SSTR5阳性表达者肿瘤新生血管程度较低,预后较好。 熊艳娟 王秀问关键词:生长抑素受体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大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术后CIK治疗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大细胞肺癌(1arge cell lung cancer,LCL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术后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80例L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及术后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80例LCLC患者术后临床分期:Ⅰ期21例,Ⅱ期22例,Ⅲ期28例,Ⅳ期9例。29例患者术后未行任何全身治疗,35例行单纯化疗,5例行IFN-α联合化疗,11例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ell,CIK)联合化疗。80例LCLC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5%、45.6%、31.0%。单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P=0.002)、M分期(P<0.001)、临床分期(P<0.001)、手术方式(P=0.001)、术后不同治疗(P<0.001)与患者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0.001)、手术方式(P=O.034)、术后不同治疗(P=0.001)是L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对不同治疗方式组的生存期进行分析,单纯化疗组、CIK联合化疗组与无治疗组的生存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43例Ⅰ/Ⅱ期LCLC患者进行分析后发现,CIK联合化疗组分别与无治疗组、单纯化疗组之间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44);对37例Ⅲ/Ⅳ期患者的生存期进行分析后发现,单纯化疗组、以CIK联合化疗组、IFN-α联合化疗组患者生存与无治疗组患者生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41、0.011)。结论:影响L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是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术后治疗方式;早晚期LCLC患者接受术后治疗均可获益,且CIK联合化疗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 张静 于津浦 熊艳娟 曹杉 曹水 任秀宝关键词:大细胞肺癌 术后治疗 生物治疗 CIK治疗 肥胖对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肥胖对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593例淋巴结阳性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家族史、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理检查及临床治疗资料。用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分别进行影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卡方检验进行肥胖组与非肥胖组间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比较。结果:肥胖是影响淋巴结阳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P=0.003),是影响绝经前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10),而对绝经后患者不存在这种影响;肥胖与肿瘤大小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肥胖是影响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尤其是绝经前患者;肥胖患者的肿瘤直径较非肥胖患者的大,这可能是肥胖者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艳 曹水 任秀宝 周莉 熊艳娟 杜春娟关键词:乳腺肿瘤 超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87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接受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的87例NSCLC患者作为联合治疗组,接受单纯化疗的87例NSCLC患者作为对照组Ⅰ~ⅢA期为早期,Ⅳ期为晚期。配对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情况、病理类型、KPS评分、临床分期、是否手术、乳酸脱氢酶(1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血小板、血红蛋白、治疗情况等。观察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对于未取得中位OS或PFS组用平均OS或PFS表示。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2年PFS率分别为47%、36%(P<0.05),2年OS率分别为71%、43%(P<0.001)。两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24、12个月(P<0.05),中位OS分别为48、18个月(P=0.001)。早期患者中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2年PFS率、中位PFS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74%vs.58%,P=0.138;57个月vs.45个月,P=0.093),联合治疗组2年OS率及中位OS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92%vs.72%,P<0.05;73个月vs.53个月,P<0.05)。晚期患者中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2年PFS率分别为13%、5%(P<0.001),2年OS率分别为42%、3%(P<0.001),两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13、6个月(P=0.001),中位OS分别为24、10个月(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及CIK治疗周期数是联合治疗组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CIK细胞联合化疗能够延长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并延长晚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改善肺癌患者预后。CIK细胞治疗多于7个周期者疗效更好。 杜春娟 刘亮 曹水 熊艳娟 杜伟娇 齐静 张澎 安阳 任秀宝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SSTR2和SSTR5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中占第一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全部肺癌的80/%。由于目前早期诊断尚有困难,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是... 熊艳娟关键词:生长抑素受体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文献传递 胰腺癌伴多发皮下转移一例 2012年 1病例报告患者女,77岁。主因双下肢疼痛、无力,全身多发皮下结节1个月,于2010年11月29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出现双下肢前侧放射性疼痛,伴四肢无力,右侧较重。同时发现左小腿内侧皮下结节,约2cm×1cm,质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可、无压痛。入院前半个月皮下结节进行性增多。 张静 熊艳娟 曹水 任秀宝关键词:胰腺肿瘤 结节病 皮肤疾病 病例报告 多发转移 病例报告 NSCLC中SSTR2和SSTR5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生长抑素受体(Somastostatin receptor,SSTR)亚型SSTR2、SSTR5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新生血管程... 熊艳娟 张新伟 任宝柱 曹水 韩颖 张维红 杜伟娇 惠珍珍 任秀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