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娟 作品数:13 被引量:44 H指数:4 供职机构: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更多>>
案例教学法联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肿瘤用药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研析案例教学联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肿瘤用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与优势。方法选取2020年6月—9月在本院肿瘤科实习生30名,其中对照组15名:开展传统教育模式;实验组15名: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联合案例教学法。观察不同教学方式对肿瘤科实习生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病历分析、临床操作技能、思维能力、用药教学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实验组实习生的自我学习积极性、 对带教老师教学满意率、课堂学习氛围活跃以及教学 方案值得被推广肯定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实验组实习生认为案例教学联合客 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可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 力、扩宽知识面、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能力、理论知 识与实践充分结合、自主查阅文献资料能力,予以较 高评价。结论 案例教学法联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有 利于提升肿瘤科实习生的综合能力,从而给予患者全 面、系统的用药教育,并开展症状管理,从而预防与降低抗肿瘤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提升用药安 全性与有效性。 韩霞 王小杰 杜春娟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案例教学 传统教学方式 PBL教学法在肿瘤本科教学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PBL教学法用于肿瘤本科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取的90名肿瘤科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给予PBL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病例分析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及总成绩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分析、实践操作、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等方面观察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用于肿瘤学教学效果良好,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不断继续学习的能力,而且能提升学生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得到了学生的支持与喜爱,学生满意度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韩霞 陈英海 杜春娟关键词:PBL 教学法 肿瘤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8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本研究主要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杜春娟 任秀宝 刘亮 李慧 曹水 熊艳娟 杜伟娇 齐静 张澎 安阳肥胖对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肥胖对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593例淋巴结阳性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家族史、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理检查及临床治疗资料。用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分别进行影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卡方检验进行肥胖组与非肥胖组间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比较。结果:肥胖是影响淋巴结阳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P=0.003),是影响绝经前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10),而对绝经后患者不存在这种影响;肥胖与肿瘤大小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肥胖是影响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尤其是绝经前患者;肥胖患者的肿瘤直径较非肥胖患者的大,这可能是肥胖者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艳 曹水 任秀宝 周莉 熊艳娟 杜春娟关键词:乳腺肿瘤 超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逆转耐顺铂肺腺癌细胞系A549/DDP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对耐顺铂(DDP)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DDP的耐药逆转作用及其逆转A549/DDP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A549/DDP与CIK细胞采用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四氮甲唑兰比色法(MTT法)验证A549/DDP的DDP耐药性及检测共培养前后A549/DDP对DDP耐药性的变化。RT-PCR法筛选A549与A549/DDP有差异表达的基因作为检测耐药性变化的观察指标,并检测共培养前后A549/DDP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549及共培养前后A549/DDP中基因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A549/DDP的耐药系数为14.5,具有较强的DDP耐药性。RT-PCR筛选出A549与A549/DDP表达有差异的耐药相关基因为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π)基因、人类铜离子转运蛋白(human copper transporter1,hCTR1)基因,A549/DDP中GST-π表达量明显增加,hCTR1表达量明显降低。与CIK细胞共培养后,A549/DDP对DDP的耐药性明显下降,共培养20h后耐药逆转倍数约为4.93倍,细胞内GST-π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CIK细胞对A549/DDP有逆转DDP耐药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GST-π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有关。 杜春娟 李慧 于津浦 安秀梅 于文文 齐静 任秀宝 曹水关键词:化疗耐药 肺腺癌 GST-Π GM-CSF修饰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前后肺癌患者Treg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GM-CSF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GM-CSF modified tumor cell vaccine,GVAX)治疗前后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比例的变化,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GVAX治疗的85例肺癌患者,其中鳞癌28例、腺癌47例、小细胞癌10例,早期(Ⅰ~ⅢA期)23例、晚期(ⅢB~Ⅳ期)62例。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GVAX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的比例,分析治疗前后Treg比例变化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接受GVAX治疗的85例肺癌患者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9.3%、48.2%,治疗后外周血Treg比例明显下降[(4.86±2.52)%vs(5.52±2.68)%,P<0.05]。患者血清LDH水平正常组治疗后Treg比例明显下降[(4.50±2.23)%vs(5.59±2.76)%,P<0.05],而LDH增高组治疗后Treg比例上升[(6.04±3.07)%vs(5.31±2.48)%,P<0.05];GVAX治疗超过1个疗程者较治疗1个疗程者治疗后Treg比例下降更明显[(-0.39±2.39)%vs(-2.11±1.62)%,P<0.05]。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比例的变化与患者预后相关,治疗后Treg比例下降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明显长于升高组(21个月vs 10个月,P<0.05),晚期肺癌患者中Treg比例下降者的OS延长更明显(18个月vs 8个月,P<0.05)。结论:肺癌患者GVAX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比例变化可能成为评价GVAX疗效及判断患者预后的免疫指标,GVAX治疗后患者Treg比例的下降提示其疗效和预后都较好。 杜春娟 于津浦 李慧 张乃宁 滕艳华 李蓁 安阳 曹水 任秀宝关键词:肺癌 调节性T细胞 乳酸脱氢酶 疗效 疗效评价指标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87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接受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的87例NSCLC患者作为联合治疗组,接受单纯化疗的87例NSCLC患者作为对照组Ⅰ~ⅢA期为早期,Ⅳ期为晚期。配对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情况、病理类型、KPS评分、临床分期、是否手术、乳酸脱氢酶(1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血小板、血红蛋白、治疗情况等。观察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对于未取得中位OS或PFS组用平均OS或PFS表示。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2年PFS率分别为47%、36%(P<0.05),2年OS率分别为71%、43%(P<0.001)。两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24、12个月(P<0.05),中位OS分别为48、18个月(P=0.001)。早期患者中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2年PFS率、中位PFS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74%vs.58%,P=0.138;57个月vs.45个月,P=0.093),联合治疗组2年OS率及中位OS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92%vs.72%,P<0.05;73个月vs.53个月,P<0.05)。晚期患者中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2年PFS率分别为13%、5%(P<0.001),2年OS率分别为42%、3%(P<0.001),两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13、6个月(P=0.001),中位OS分别为24、10个月(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及CIK治疗周期数是联合治疗组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CIK细胞联合化疗能够延长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并延长晚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改善肺癌患者预后。CIK细胞治疗多于7个周期者疗效更好。 杜春娟 刘亮 曹水 熊艳娟 杜伟娇 齐静 张澎 安阳 任秀宝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联合生物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各参数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L(HIF-1α)在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化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59例晚期NSCLC行放化疗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行IVIM检查并通过后处理软件获取参数值,检测治疗前后血清VEGF、HIF-1α水平。治疗结束1~3月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将肿瘤对放化疗的治疗反应评价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变稳定(SD)和病变进展(PD),CR、PR归为疗效敏感组;SD、PD归为疗效不敏感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各参数值的变化,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判断晚期NSCLC放化疗疗效的效能,并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NSCLC患者血清VEGF、HIF-1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IVIM参数值及血清VEGF、HIF-1α水平与年龄、分期及病理类型存在相关性(P<0.05)。治疗前D值、治疗前f值、D变化值、治疗后VEGF、VEGF变化值、治疗后HIF-1α值、HIF-1α变化值在预测近期疗效有一定价值(P<0.05)。D变化值、HIF-1α变化值诊断界值分别取0.29×10^-3 mm^2/s、0.29 ng/mL时,其预测放化疗疗效效能最佳。VEGF、HIF-1α联合IVIM参数能提高预测放化疗疗效的效能。结论VEGF、HIF-1α单独或联合IVIM参数均可作为早期预测NSCLC放化疗疗效的有效指标。 韩霞 陈英海 杜春娟 刘志冰 李绵利 刘长民关键词:肺癌 VEGF HIF-1Α CIK分泌的细胞因子对逆转耐顺铂肺腺癌细胞系A549/DDP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分泌的细胞因子在逆转耐顺铂(DDP)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DDP顺铂耐药性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CIK与A549/DDP细胞,收集不同时间点的共培养上清,酶联免疫试剂方法(ELISA)检测IFN-γ、TNF-α、IL-2的分泌情况,四氮甲唑兰比色法(MTT法)检测DDP耐药性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GST-π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分析发现A549/DDP细胞的耐药逆转与IFN-γ的分泌水平显著相关,与TNF-α、IL-2的分泌量无显著相关。给予anti-IFN-γ中和抗体后,共培养20h A549/DDP的DDP耐药性显著上升(P<0.05),GST-π基因水平的表达量较未加中和抗体组也显著增加(P<0.05)。而加入anti-TNF-α、anti-IL-2中和抗体组,A549/DDP细胞的DDP耐药性及GST-π基因水平的表达量较未加入中和抗体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IK通过分泌IFN-γ下调A549/DDP细胞中GST-γ的表达来实现其逆转DDP耐药的作用。 熊艳娟 杜春娟 于津浦 曹水关键词:GST-Π IFN-Γ 生物治疗逆转肿瘤化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1年 由于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因而化疗在肿瘤治疗中至关重要,但肿瘤化疗耐药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化疗疗效,成为制约化疗临床应用的瓶颈,因此逆转肿瘤化疗耐药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针对不同的化疗耐药机制,已经发现了多种化疗耐药逆转剂。在这些逆转剂中,生物治疗凭借自身的多种优势受到青睐。生物治疗包括过继性免疫治疗、细胞因子、分子靶向药物及基因技术等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均在逆转肿瘤耐药中发挥一定作用,且应用前景广阔,有可能作为低毒、高效的耐药逆转剂应用于临床。 杜春娟 曹水 任秀宝关键词:化疗耐药 生物治疗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