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勤
- 作品数:94 被引量:77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读片窗
- 2011年
- 病史摘要:患者,男,49岁,系“体检发现左侧胸腔内胸壁肿块入院”。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全身骨显像未见明显异常。
- 李小虎刘斌王万勤候唯姝
- 关键词:读片窗全身骨显像胸壁肿块阳性体征胸腔内
- CT单光子成像技术定量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有关CT值与血红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已有相关的文献报道。但此前的研究多是基于混合能量成像的基础上进行的。笔者以GEdiscoveryHDCT设备为平台,探讨能谱CT单光子成像在定量测定血红蛋白含量中的应用价值。
- 吴兴旺刘斌王乐王洁王万勤周勇李小虎张帅陈恳沈云
- 关键词:血红蛋白含量成像技术CT值单光子CT设备
- 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去除对比剂硬化伪影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选择能谱CT最佳单能量(keV)以最小化对比剂所致射束硬化伪影(BHA)。方法 9支含不同浓度碘溶液(浓度分别为100.0、50.0、30.0、20.0、10.0、5.0、2.0、0.7、0.4 mg/ml)的硬塑料试管,置于圆柱形塑料体模内,浓度最高的位于体模中心,其余8支按浓度梯度依次等距环形排列于塑料体模的周边。应用能谱CT(Discovery CT750 HD),采用120 kVp混合能量模式和能谱(GSI)模式扫描,共获得1组120 kVp混合能量和21组单能量图像(40~140 keV,间隔5 keV)。由2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质量行主观评分,测量并比较不同浓度碘溶液试管旁的噪声值及BHA。以混合能量组为参照,评价不同单能量组图像降低噪声和BHA的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数据的差异。结果碘浓度较高时BHA曲线较陡峭,碘浓度较低时,BHA曲线较平坦,其最低点集中在85~90 keV处。85、90 keV组图像主观评分最高,最高碘浓度试管旁85、90 keV时噪声值及BHA最低,与混合能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低碘浓度试管旁噪声值最低的是70、75 keV组,分别较混合能量组降低了约37.66%及24.12%(P<0.01);BHA值70~100keV 7组单能量图像均显著低于混合能量组,7组单能量图像间BH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能谱CT单能量成像可有效去除碘对比剂产生的硬化伪影,提高图像质量。碘对比剂浓度较高时,最佳单能量水平为85~90 keV,对比剂浓度较低时,最佳单能量水平可供选择区间扩大,可根据需要在70~100 keV之间灵活调整。
- 王万勤刘斌周勇吴兴旺汪洁王乐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能谱成像对比剂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放疗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鼻咽癌(NPC)放疗后随访复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3例NPC放疗后复查的患者,将放疗后6个月内分为残留组(4例)和无残留组(33例),6个月以上分为复发组(5例)和无复发组(41例),行鼻咽部常规磁共振和DWI检查,对鼻咽局部残存肿块或鼻咽壁增厚、骨质破坏缺损处及两侧翼外肌进行表观扩散系数(ADC)测量。结果全组NPC患者翼外肌的ADC值(mm2/s)为(1.501±0.069)×10-3,无残留组、残留组、无复发组和复发组的ADC值(mm2/s)分别为(1.843±0.133)×10-3、(1.097±0.183)×10-3、(1.884±0.134)×10-3和(0.787±0.067)×10-3,残留组和复发组的ADC值明显低于翼外肌,无残留组和无复发组的ADC值明显高于翼外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能够提供细胞水平的定性和定量信息,通过对感兴趣区ADC值的测量,可以敏感而准确地鉴别NPC放疗后残留、纤维化斑块和肿瘤复发。
- 徐继飞王凡孔令玲吴黎明王万勤
-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鼻咽癌放射疗法
- 读片窗
- 2011年
- 病史摘要:患者,男,29岁,无特殊临床症状。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李小虎刘斌王万勤余长亮
- 关键词:读片窗临床症状胃镜检查
- FBP、ASiR和VEO三种重建算法对常规剂量胸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滤波反投影(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MBIR,商品名"VEO")三种重建技术对常规剂量胸部薄层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能谱CT对15例成年患者行胸部增强CT扫描,扫描条件:100kVp,自动毫安,噪声指数15,螺距0.984∶1,球管转速0.4秒/圈。分别用FBP、50%ASiR(50%比例ASiR和FBP混合以降低噪声)和VEO三种重建算法对原始数据行0.625mm薄层重建,测量图像噪声及胸主动脉与背部肌肉的对比噪声比(CNR),并对3组图像分别进行质量评分,然后行对比分析。结果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的噪声分别为24.30±3.55、17.11±2.55及11.69±1.74,50%ASiR和VEO组图像噪声分别较FBP组降低29.59%和51.89%(P均<0.01);胸主动脉与背部肌肉的CNR 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分别为10.56±3.05、15.15±3.88及21.69±5.62,50%ASiR和VEO组图像CNR较FBP组分别提高43.47%和105.40%(P均<0.01);图像质量主观评分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分别为4.03±0.72、4.63±0.41及5.75±0.25,50%ASiR和VEO组图像较FBP组分别提高14.89%和42.68%(P均<0.01)。结论与FBP重建算法比较,在相同剂量条件下,50%ASiR和VEO能显著降低胸部CT图像噪声并提高图像质量;其中VEO重建算法降噪及提高图像质量效果更为显著。
- 吴瑶媛王万勤刘斌Isao Tanaka张帅
- 宝石CT不同扫描及重建方式对冠状动脉支架图像质量的影响:体模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扫描及重建方式对冠状动脉支架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支不同类型及直径的冠状动脉支架,分批注入6种不同浓度碘对比剂(在120kVp条件下的CT值:A组,138HU;B组,186HU;C组,205HU;D组,250HU;E组,374HU;F组,414HU),将其置于水箱中,利用GE Discovery CT750HDCT机采用不同方式扫描及重建:单扇区扫描标准重建,单扇区扫描细节重建,高清扫描标准重建,高清扫描高清重建。采用4级评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高清扫描高清重建时,各浓度组支架均显示清晰。两两比较,A~E组高清扫描高清重建方式与其他扫描重建方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组单扇区扫描细节重建方式与高清扫描高清重建方式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清扫描高清重建与其他两种扫描及重建方式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高清模式下各浓度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其他扫描和重建方式比较,高清扫描高清重建对冠状动脉支架的显示较佳。但当管腔内对比剂浓度较高(CT值414HU)时,其与单扇区扫描细节重建方式之间对支架的显示无明显差别。对比剂的CT值在138~414HU之间时对高清模式评估支架无明显影响。
- 周勇刘斌朱晓红汪洁王乐吴兴旺王万勤李小虎沈云张帅
- 关键词:图像质量
- 4脑室海绵状血管瘤1例被引量:3
- 2010年
- 李小虎刘斌钱银锋余永强王万勤王乐
- 颅内多发性胶质瘤的CT与MRI特征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分析颅内多发性胶质瘤(MCG)CT与MRI特征,探讨其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CG15例,其中CT检查4例,MRI检查7例,CT+MRI检查4例。对其临床及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共检出病灶34个,病灶主要分布于额叶、颞叶、顶叶。CT平扫病灶大多呈低密度或等密度,MRT1WI大多表现为低或等信号(96.1%),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100%);瘤周多为轻度或中度水肿及占位效应;增强扫描病灶大多表现为明显不均匀或花环样强化。结论MCG具有一定的CT与MRI特征,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但其在影像学诊断上仍需与转移瘤、多发性硬化、多发性淋巴瘤鉴别。
- 方雷余永强钱银锋柏亚王万勤肖景坤谌业荣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脊髓髓内脊膜瘤1例被引量:2
- 2006年
- 钱银锋王万勤余永强
- 关键词:脊髓肿瘤脊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