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华

作品数:202 被引量:1,377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8篇期刊文章
  • 41篇专利
  • 11篇科技成果
  • 6篇学位论文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4篇农业科学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生物学
  • 6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67篇土壤
  • 29篇香草
  • 26篇香草兰
  • 18篇养分
  • 17篇微生物
  • 14篇土壤养分
  • 13篇生态系统
  • 13篇水稻
  • 12篇生态
  • 11篇土壤微生物
  • 10篇栽培
  • 10篇施肥
  • 10篇作物
  • 9篇稻田
  • 9篇农业
  • 8篇植物
  • 7篇有机肥
  • 7篇灾害
  • 7篇土壤质量
  • 7篇槟榔

机构

  • 109篇中国热带农业...
  • 76篇湖南农业大学
  • 19篇中华人民共和...
  • 14篇中国科学院亚...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华南热带农业...
  • 8篇北京林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生...
  • 6篇海南大学
  • 6篇科技厅
  • 5篇中山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海南省农垦科...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海南省地质勘...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邵阳学院

作者

  • 201篇王华
  • 39篇王辉
  • 35篇朱自慧
  • 33篇庄辉发
  • 28篇赵青云
  • 26篇宋应辉
  • 22篇王登峰
  • 16篇赵秋芳
  • 16篇黄宇
  • 14篇赵溪竹
  • 14篇曹启民
  • 13篇邹冬生
  • 13篇杨建峰
  • 13篇赖剑雄
  • 12篇黄璜
  • 11篇王汀忠
  • 10篇徐华勤
  • 10篇李付鹏
  • 10篇谭乐和
  • 9篇冯焕德

传媒

  • 17篇热带农业科学
  • 15篇热带作物学报
  • 12篇湖南农业
  • 7篇生态学报
  • 7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作物研究
  • 4篇土壤通报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热带农业科技
  • 3篇生态环境
  • 2篇林业科学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农村生态环境
  • 2篇湖南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年份

  • 2篇2024
  • 16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18篇2017
  • 13篇2016
  • 11篇2015
  • 12篇2014
  • 9篇2013
  • 11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17篇2008
  • 11篇2007
  • 13篇2006
  • 5篇2005
2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稻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作方法,其包括:1)前茬作物秸秆处理;2)开挖田沟与水分管理;3)防逃设施构建;4)基施底肥;5)早稻播种与田间管理;6)投放鱼、蚯蚓、鸡、鸭、鹅种苗与养殖;7)早稻收割与晚稻播种;8)晚稻田间管理;9...
黄璜廖晓兰梁玉刚黄尧傅志强陈灿刘小燕黄兴国戴振炎余政军龚向胜郑华斌王华李静怡王忍伍佳周晶隆斌庆
文献传递
一种小型农用耕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农用耕地技术领域的一种小型农用耕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轮架,所述滑轮架外部滑动连接有滑轨,所述固定杆上设置...
王华朱勇学王汀忠王登峰
沙冬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被引量:45
2006年
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是亚洲中部荒漠特有种,由于其分布的环境条件特殊,现存植被天然更新困难,人工育苗、造林存在一定问题。为改善种皮透水性,获得整齐一致的发芽,分别用21.5(室温)、40、60、80和90℃的温水浸种5min。结果表明:60℃温水浸种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显著地提高了种子发芽势,并有效地降低硬实率。对比分析了15、20、25、30、35和40℃环境温度下种子萌发的特性,种子发芽最适温度是30℃,而胚根及下胚轴伸长最快的温度为25~30℃。较低温度下种子发芽延续时间较长,并且种子萌发后下胚轴和胚根伸长缓慢,易形成畸形(胚根严重扭曲、缢裂)幼苗。15℃时畸形幼苗占发芽种子数的28.1%,而30~40℃时仅占5.2%~8.6%。温度过高不利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40℃时,吸胀种子绝大部分丧失活力,发芽种子在35℃以上温度下生长2~3d,胚根胚轴组织呈水渍状坏死。另外,催芽后的种子播种在河沙中子叶出土最快,出土率可达63%,显著高于在粘质壤土中出土率(11%)。不同粒径的种子播种后幼苗生长特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粒径5mm以下小粒种子播种后幼苗长势弱,苗期成活率低,生长70d后幼苗成活率仅为35.4%,而粒径5mm以上种子同期幼苗成活率达56.2%。据上述试验结果,结合自然分布区内环境条件的资料,分析了沙冬青濒危原因,并为植被恢复育苗措施提出建议。
丁琼王华贾桂霞郝玉光
关键词:沙冬青浸种发芽率幼苗出土
根际促生菌Bacillus subtilisY-IVI在香草兰上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香草兰为多年生热带经济作物,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植株长势弱,土壤有益微生物减少,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严重制约了香草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根际促生菌,被广泛应用于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本文将枯草芽孢杆菌Y-IVI接种在有机肥上,生产了生物有机肥,并就该生物有机肥对香草兰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调查施用根际促生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Y-IVI及其经固体发酵制得的微生物有机肥料(Y-IVI:3×108cfu/g)后,香草兰植株地上部及根系的生长状况,采用选择性培养基方法研究了Y-IVI在香草兰根际土壤中的定殖能力及对香草兰根茎腐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结果】施用Y-IVI及BIO 4个月后,香草兰根际土壤Y-IVI数量仍可达到106cfu/g土,二者无显著差异,在处理OF和对照中未检测到菌株Y-IVI。施用生物有机肥香草兰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增加了63.1%和59.4%,与不接种Y-IVI的有机肥处理(OF)相比,地上部干重显著提高了43.2%,根系干重提高了18%,差异不显著;施用Y-IVI菌液的处理植株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均高于对照,但无显著性差异;处理BIO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和总体积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41.9%、88.9%和80.4%,均显著高于对照,总根长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处理BIO根系表面积和总体积与有机肥处理OF相比分别显著增加了41.9%和30.8%,根系直径与OF相比增加了10.1%,差异不显著;处理Y-IVI根系直径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了25.5%,但根系表面积和总体积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施用BIO及Y-IVI的处理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分别明显降低了52.2%和41.8%,施用有机肥OF的处理降低了10%,差异不显著。【结论】Y-IVI可稳定定殖于香草兰根际土壤对其生长起有益作用,含促生菌Y-IVI的�
赵青云赵秋芳王辉王华庄辉发朱自慧
关键词:香草兰根际促生菌生物有机肥尖孢镰刀菌
海南水稻土有机质的时空变异被引量:10
2007年
根据2004年采集的300个海南不同地区水稻土耕作层样品分析数据和第二次土壤普查的706个剖面点资料,对全省水稻土有机质时空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水稻土有机质近20多年来下降十分明显,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标准,属于“丰”水平的样点数从31.9%下降到22.4%,“中”水平的样点数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31%左右,而“缺”水平样点数明显增加,从37.3%升高到46.6%,说明改变当前海南农民重化肥、轻有机肥偏向,大力提倡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补充土壤有机质是维持海南水稻田地力的当务之急。
漆智平张黎明桑爱云曹启民王华魏志远唐树梅
关键词:水稻土土壤有机质
农业院校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生态经济学兼跨了自然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由于其产生历史的短暂性、理论研究的交叉性、方法的多元化,相比其他学科而言,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有自身一些特征与要求。从生态经济学课程的背景和特点出发,根据农业院校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诉求,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考核等多方面探索导学研教学模式构建方法,为农业院校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刘欢瑶徐华勤王华李有志葛大兵邹冬生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农业院校
亚热带区域几种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恢复和保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既是人类生存和现代文明的基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研究与探讨杉木人工林区不同林分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可为我国大面积人工林特别是杉木人工林的建设和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
王华
关键词:亚热带区域人工林生态系统
沙冬青根瘤的组织、超微结构及糖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被引量:1
2012年
沙冬青是我国西北荒漠地区仅有的2种常绿阔叶灌木之一,能够与根瘤菌形成根瘤。研究表明,沙冬青成熟根瘤表现出"无限型"根瘤的典型特征,由根瘤顶端到底部依次为:无根瘤菌的分生组织区(Ⅰ区)、细胞开始分化的侵染区(Ⅱ区)、固氮区(Ⅲ区)和老化区(Ⅳ区)。沙冬青根瘤除Ⅰ区分生组织外,由外向内依次为:皮层、内皮层、维管束、薄壁细胞层和侵染组织。沙冬青正常根瘤属于典型的胞内侵染方式,畸形根瘤侵染格局却呈现出胞间侵染的特点。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沙冬青根瘤的Ⅱ-Ⅲ过渡区呈现多样化细胞,表现出丰富的细胞学过程:1)根瘤菌被释放后,寄主细胞启动类菌体周膜的装配过程,内质网将合成的膜物质以小泡的形式向根瘤菌周围运输,形成完整的类菌体周膜,类菌体周膜继而发生融合、扩大,将多个根瘤菌包被在同一个周膜中;2)相比于其他区域,Ⅱ-Ⅲ区的侵染细胞中存在较多的淀粉粒;3)相邻的侵染细胞间存在较为丰富的胞间连丝。糖蛋白细胞定位显示,在沙冬青根瘤薄壁细胞中,糖蛋白层位于细胞内壁表面,结构比较疏松。细胞被侵染后,在侵染细胞间隙或者侵染细胞与非侵染细胞间隙,有大量的糖蛋白颗粒附着在细胞壁外侧,并有少数游离在细胞间隙。
何恒斌王华贾桂霞
关键词:沙冬青根瘤超微结构糖蛋白
不同间作模式香草兰光合作用与产量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2种不同间作方式的香草兰光合作用与产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槟榔行间间作的香草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产量等指标均高于槟榔行上间作的香草兰,除了光合速率两者差异不大外,其他指标都具有较大的差异。
庄辉发王辉王华宋应辉
关键词:香草兰间作光合作用
油菜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管理智能决策系统研制与应用
廖桂平官春云刘忠松王华廖肖依宋志荣李锦卫李爱平谭太龙陈社员
油菜生产长期以来依赖于传统模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质高产油菜生产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模式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和重要内容。该成果就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油菜生产领域的专家在解决生产管理时所具有的技能,对油菜生产全过程...
关键词:
关键词:油菜计算机软件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