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自慧

作品数:75 被引量:20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1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农业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3篇香草
  • 40篇香草兰
  • 15篇土壤
  • 12篇微生物
  • 9篇间作
  • 8篇土壤微生物
  • 7篇花芽
  • 6篇性状
  • 6篇芽分化
  • 6篇栽培
  • 6篇花芽分化
  • 5篇养分
  • 5篇椰子
  • 5篇槟榔
  • 5篇镰刀
  • 5篇镰刀菌
  • 4篇定殖
  • 4篇有机肥
  • 4篇植物
  • 4篇生物有机肥

机构

  • 75篇中国热带农业...
  • 19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海南大学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海南热带海洋...

作者

  • 75篇朱自慧
  • 38篇王辉
  • 36篇庄辉发
  • 35篇王华
  • 32篇赵青云
  • 28篇宋应辉
  • 16篇赖剑雄
  • 15篇李付鹏
  • 14篇赵秋芳
  • 13篇赵溪竹
  • 12篇秦晓威
  • 11篇顾文亮
  • 7篇伍宝朵
  • 7篇谭乐和
  • 6篇梁淑云
  • 5篇赵建平
  • 5篇吴刚
  • 5篇陈娅萍
  • 4篇王庆煌
  • 4篇林丽云

传媒

  • 16篇热带农业科学
  • 14篇热带作物学报
  • 6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热带农业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环境与发...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热带农业工程
  • 1篇热带作物科技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热带作物...
  • 1篇中国热带作物...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9篇2017
  • 9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根际促生菌Bacillus subtilisY-IVI在香草兰上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香草兰为多年生热带经济作物,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植株长势弱,土壤有益微生物减少,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严重制约了香草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根际促生菌,被广泛应用于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本文将枯草芽孢杆菌Y-IVI接种在有机肥上,生产了生物有机肥,并就该生物有机肥对香草兰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调查施用根际促生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Y-IVI及其经固体发酵制得的微生物有机肥料(Y-IVI:3×108cfu/g)后,香草兰植株地上部及根系的生长状况,采用选择性培养基方法研究了Y-IVI在香草兰根际土壤中的定殖能力及对香草兰根茎腐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结果】施用Y-IVI及BIO 4个月后,香草兰根际土壤Y-IVI数量仍可达到106cfu/g土,二者无显著差异,在处理OF和对照中未检测到菌株Y-IVI。施用生物有机肥香草兰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增加了63.1%和59.4%,与不接种Y-IVI的有机肥处理(OF)相比,地上部干重显著提高了43.2%,根系干重提高了18%,差异不显著;施用Y-IVI菌液的处理植株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均高于对照,但无显著性差异;处理BIO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和总体积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41.9%、88.9%和80.4%,均显著高于对照,总根长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处理BIO根系表面积和总体积与有机肥处理OF相比分别显著增加了41.9%和30.8%,根系直径与OF相比增加了10.1%,差异不显著;处理Y-IVI根系直径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了25.5%,但根系表面积和总体积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施用BIO及Y-IVI的处理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分别明显降低了52.2%和41.8%,施用有机肥OF的处理降低了10%,差异不显著。【结论】Y-IVI可稳定定殖于香草兰根际土壤对其生长起有益作用,含促生菌Y-IVI的�
赵青云赵秋芳王辉王华庄辉发朱自慧
关键词:香草兰根际促生菌生物有机肥尖孢镰刀菌
槟榔/香草兰间作促进植株氮养分转化与利用被引量:5
2021年
以槟榔与香草兰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氮素养分利用规律。采用盆栽模拟试验,以‘热引3号’香草兰和‘热研1号’槟榔为试验材料,研究槟榔单作、香草兰单作和槟榔间作香草兰3种种植模式,在纯氮112.5、225、300 kg/hm^(2)和不施氮肥4个氮肥处理条件下,对植株生物量、氮素吸收和利用、土壤全氮含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不同种植模式下各施氮处理的植株鲜和干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间作模式的植株鲜和干生物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61.3%、34.9%、43.1%和47.2%、62.7%、33.8%;间作模式的植株全氮含量比单作植株的高0.43~2.63 mg/g;间作模式显著增加了植株的吸氮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0.44、47.79和53.92 kg/hm^(2);间作模式还显著增加植株的氮吸收效率、氮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但对土壤全氮含量影响不明显。
庄辉发杨交赵青云王辉朱自慧邢诒彰
关键词:间作吸氮量氮素利用率
海南省香草兰种植园土壤养分状况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对海南省香草兰主要种植区的香草兰园0~20cm的土壤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有79.31%的香草兰土壤偏酸,不适宜香草兰生长;有31.03%的植地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速效P、K、N缺乏的植地分别占79.31%、48.28%和27.59%;中量元素Ca、Mg缺乏分别为96.55%和100%;有10.34%的植地缺Cu,分别有100%、96.55%、55.18%、96.55%的植地有效Fe、Mn、Cu、Zn高量,100%的植地缺B。建议增施有机肥,加大对磷、钙、镁肥的施用,合理增施氮肥、钾肥;合理施用微肥,特别是增加硼肥,以满足香草兰对微量元素的需求,由于香草兰对土壤pH敏感,因此各种植园应合理施用石灰以改良土壤酸度。政府和农业科技部门应重视宣传和加大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
王华朱自慧杨建峰王辉程宁宁
关键词:香草兰土壤养分
香草兰单株产量构成性状的通径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墨西哥大叶种香草兰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变化规律,以明确其高产主攻目标。[方法]对墨西哥香草兰单株产量构成因素:花序数、每花序成花数、授粉成功率、保荚率(落荚率)和单荚重(百条豆荚重)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花序数、每花序成花数对产量的影响较大,且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其他因子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该研究为香草兰的稳产栽培提供了参考。
王辉庄辉发王华朱自慧许卫东
关键词:香草兰单株产量性状通径分析
香草兰良种繁育及规范化规模化栽培技术研究
宋应辉王辉朱自慧王华庄辉发吴刚赵青云顾文亮赵秋芳陈娅萍闫治平
该项目针对香草兰生产过程中种苗参差不齐、栽培模式单一、生产盲目性大、植株旺长、连作障碍现象严重及产量不稳定等问题,在集成香草兰连作障碍消除和防落荚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开展母蔓种苗选取、种植密度、施肥技术和林下间作等关键技...
关键词:
关键词:香草兰良种繁育栽培技术
香草兰果荚防落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草兰果荚防落液,配制25L所述香草兰果荚防落液所需原料为:2,4-二氯苯氧乙酸3-12g;氯化锌5-15g;高锰酸钾20-50g;25%水剂1,1-二甲呱啶嗡氯化物10-35ml;复硝酸10-35ml;氮...
王庆煌刘爱芳朱自慧
文献传递
一种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应用
赵青云王辉王华庄辉发赵秋芳宋应辉朱自慧
该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伯克霍尔德氏菌。该发明所述伯克霍尔德氏菌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7980。其菌悬液接种到腐熟后的牛粪中进行固体发酵,得到微生物菌肥...
关键词: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微生物菌肥
一种蜡状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赵青云王辉赵秋芳王华庄辉发宋应辉朱自慧
该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蜡状芽孢杆菌。该发明所述蜡状芽孢杆菌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7979。其菌悬液接种到腐熟后的牛粪中进行固体发酵,得到微生物菌肥。经...
关键词:
关键词:蜡状芽孢杆菌土壤微生物微生物菌肥
大花香草兰在海南兴隆地区试种初报被引量:1
2009年
从墨西哥引进大花香草兰在海南兴隆试种,以海南主栽品种墨西哥香草兰为对照,观察了2个香草兰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大花香草兰在海南能够正常开花结果,与墨西哥香草兰相比,大花香草兰的年均茎蔓生长量较小,茎蔓较粗、节间较短;年长叶数少、最大叶较短宽且较厚、叶面积较大;植后开花结荚时间推迟2年,开花期晚10 d左右,每个花序的花朵数较少,花朵较大;果荚发育期与墨西哥香草兰相同,果荚较短且较粗,单果重较重;加工后,干果荚含微量香兰素(<0.05%),香气、香味特征与墨西哥香草兰不同。
梁淑云吴刚朱自慧杨逢春
关键词:引种农艺性状
6个不同可可品系(品种)比较试验
2021年
可可作为重要的特色热带经济作物,目前国内主栽品种单一,为鉴定筛选出优异的可可品系,以培育我国可可新优品种。本研究以XYS-1、XYS-2、XYS-3、XYS-4、XYS-5、‘热引4号’等6个可可品系(种)为材料,在海南万宁对其植物学、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XYS-5果实成熟周期最长达192 d,XYS-1果实成熟周期最短仅为162 d;XYS-4果实长度最长,平均达到218.27 mm,与其他5个品系(种)差异显著;XYS-2的产量最高,平均单果种子干重为46.48 g,平均单株结果量为59个;XYS-2的产量除与’热引4号’差异不显著外,与XYS-1、XYS-3、XYS-4、XYS-5差异均显著;XYS-5可可脂含量最高,平均值达51.27%,显著高于’热引4号’,XYS-1可可脂含量最低,平均值为43.67%。XYS-2、XYS-4品系植株长势强、产量高、品质稳定,可作为可可新品系(种)在海南进行扩大种植和示范推广。
李付鹏伍宝朵伍宝朵朱自慧吴刚赖剑雄
关键词:品系比较农艺性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