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振红

作品数:37 被引量:163H指数:8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建筑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纳米
  • 8篇氧化钛
  • 8篇污染
  • 8篇纳米二氧化钛
  • 8篇二氧化钛
  • 8篇
  • 5篇大型蚤
  • 5篇砷污染
  • 5篇塌陷塘
  • 4篇优势种
  • 4篇植物
  • 4篇生态环境
  • 4篇水体
  • 4篇铜绿微囊藻
  • 4篇微囊藻
  • 4篇纳米材料
  • 4篇AS
  • 3篇毒性
  • 3篇砷酸盐
  • 3篇水生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院城...
  • 12篇闽南师范大学
  • 11篇漳州师范学院
  • 8篇安徽理工大学
  • 3篇江苏省环境监...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华侨大学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淮南矿业集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厦门嵩湖环境...

作者

  • 37篇王振红
  • 25篇罗专溪
  • 11篇颜昌宙
  • 6篇桂和荣
  • 3篇张晓勇
  • 3篇魏群山
  • 3篇李金丽
  • 3篇李梦婷
  • 2篇黄兵
  • 2篇袁文华
  • 1篇蔡文联
  • 1篇李顺兴
  • 1篇计成富
  • 1篇张成
  • 1篇方良成
  • 1篇赖兰芳
  • 1篇张燕辉
  • 1篇郭鸿旭
  • 1篇方文惠
  • 1篇邱昭政

传媒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2篇第七届全国环...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漳州师范学院...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资源调查与环...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能源环境保护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三峡环境与生...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性污泥法降解EDTA废水的最佳条件被引量:2
2010年
在以EDTA作为单一碳源,以及葡萄糖、磷酸氢二钠、尿素作为营养盐条件下,测试了活性污泥降解EDTA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EDTA为0.001mol/L,污泥沉降比(SV%)为35%的常温常压条件下,pH为6、7、8时,EDTA的降解率分别为64.24%、78.80%、73.24%;在pH=7,20%~50%之间的污泥沉降比对0.001mol/L的EDTA的降解率在58.63%~81.69%之间,以SV%在40%时为最高。在pH为7,SV%为40%时对初始浓度为50~374mg/L的EDTA的降解率在75.64%~85.94%之间,以300mg/L的EDTA为最高。
王银有王振红
关键词:EDTA活性污泥法好氧生物降解
一种透水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透水混凝土材料选用水泥、改性橡胶粉、粗骨料、减水剂、水等作为原料;由于改性橡胶粉是以废旧轮胎粉经过强酸或强碱浸泡改性制成,通过适当改性获得具有良好磷...
王振红罗专溪
采煤塌陷塘浮游生物对矿区生态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8
2005年
通过分析淮南矿区生态环境对塌陷塘水体的影响及不同时序采煤塌陷塘浮游生物的种类变化,探讨了塌陷塘水域浮游生物对矿区生态变化的响应;从中发现塌陷初期硅藻-裸藻占优势,到中期随着营养水平的增加,绿藻-蓝藻成为水体主要藻类,经过很长时间的高营养化水平后,塌陷塘周边环境逐渐稳定,影响因素也趋于单一化,硅藻-裸藻再次成为水体的优势藻类.浮游动物种类则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且优势种也发生变化.这说明塌陷塘的浮游生物演替不同于一般的水库和湖泊.
王振红桂和荣罗专溪袁文华
关键词:塌陷塘浮游生物优势种矿区生态环境
采煤矿区不同塌陷塘水域生态环境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通过对淮南矿区不同塌陷年龄的采煤塌陷塘的水生态环境监测,分析了不同塌陷年龄塌陷塘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和塘内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其生长的限制性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塌陷年龄的塌陷塘中主要限制因子各不相同,但TP在各塘中均占据主要的限制性因子地位,塌陷塘主要为P限制型;浮游植物组成方面绿藻和蓝藻均占据优势地位,但各塌陷塘浮游植物组成与主成分因子间的关系并不一致,其受限因子也有所不同。
王振红桂和荣张晓勇
关键词:塌陷塘浮游植物演替主成分分析
纳米氧化锌对绿豆芽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纳米颗粒对不同植物物种具有的独特效应,可提高有关纳米物质对植物安全与风险的认知水平。为了对纳米物质生物效应的深入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测定了室温(25℃)浸种培养后绿豆芽的叶绿素、过氧化物酶活性、根长、茎长、鲜重、干重、蛋白质等生理指标及其可食部分的锌含量。结果表明,nano-ZnO和Zn2+在较高浓度(50~1000mg.L-1)时均可抑制植物的生长,呈现出一定的植物毒性;相同浓度时,nano-ZnO较Zn2+更有利于绿豆芽的生长和其可食部分锌的富集。最有利于绿豆芽生长和锌富集的nano-ZnO浓度为50mg.L-1,而Zn2+浓度则为20mg.L-1。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0~50mg.L-1),绿豆芽可食部分锌含量均小于国家食品锌标准含量值(20mg.kg-1)。可见,nano-ZnO可尝试应用于绿豆芽的农业生产活动,但在此之前须进一步开展其存在的环境、生态与人体健康风险研究。
王振红罗专溪颜昌宙杨环清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绿豆芽叶绿素
亚砷酸盐提高藻与蚤培养基下纳米二氧化钛的稳定性被引量:2
2017年
进入水环境的纳米二氧化钛(n Ti O2)会影响水体中其他污染物的环境行为,进而影响其生态风险,这种影响机制受其在水环境中分散、团聚及沉降等稳定性的影响。为更好地认识和预测淡水环境中n Ti O2的生态风险,以超纯水和常见的培养基(绿藻培养基BG11、大型水蚤培养基SM7)作为分散介质,分析了亚砷酸盐[As(Ⅲ)]影响下n Ti O2在分散介质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n Ti O2稳定性与其初始浓度、分散介质离子强度显著负相关;As(Ⅲ)能够影响分散介质的pH值、Zeta电位,从而影响n Ti O2的稳定性,n Ti O2稳定性与As(Ⅲ)浓度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水环境中的As(Ⅲ)能增强n Ti O2的稳定性和迁移能力,使绿藻和大型蚤暴露于稳定的n Ti O2-As(Ⅲ)体系,增大两者的生态风险。
李金丽李梦婷黄兵王振红罗专溪
关键词:稳定性
浅析有机废气的治理被引量:12
2007年
工业生产产生的气体统称为工业废气,有机废气在工业废气中属于常见物质,且占了很大的比例,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因此近年来许多国家对有机废气加大了治理力度。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概述了有机废气主要来源(石油和化工行业)、危害性、治理方式(吸收、吸附、热分解、焚烧和催化燃烧等)。
张晓勇王振红
关键词:有机废气
淮南矿区采煤塌陷积水区水生态环境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采煤塌陷积水区是煤矿开采造成的重要地质灾害之一,目前它已成为淮南市地表水 体的一种特殊组成部分。通过对淮南矿区采煤塌陷积水区概况和利用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塌陷 积水区水生生态环境状况和目前的生态状况水体所能支持的功能用途的简单综合评价,发现淮 南矿区采煤塌陷积水区水生态环境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加强对塌陷积水区生态环境的监管 势在必行。
王振红桂和荣罗专溪
关键词:水生态环境优势种
一种含有α和β晶型的氧化铋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α和β晶型的Bi<Sub>2</Sub>O<Sub>3</Sub>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是以铋盐、硝酸以及碳酸钠为原料,经沉淀和煅烧制得所述Bi<Sub>2</Sub>O<Sub>3</Sub...
张燕辉蔡文联郭鸿旭王振红
文献传递
纳米二氧化钛对三价砷在大型蚤体内累积与毒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nTiO_2(纳米二氧化钛)可作为其吸附污染物的运输载体而影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累积与毒性,为明晰nTiO_2吸附As(Ⅲ)(三价砷)后作为As的运输载体对水生物体内As累积与毒性的影响,以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受试生物,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nTiO_2浓度、As(Ⅲ)不同暴露水平相互作用下蚤体中As与Ti的累积含量、毒性及其潜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TiO_2可在30 min内吸附As(Ⅲ)至平衡,其中2、20 mg/L的nTiO_2对75μg/L As(Ⅲ)的吸附率分别可达31.38%、51.84%,蚤体内As的累积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9和3.8倍,表明nTiO_2可作为运输载体提高As(Ⅲ)在大型蚤体内的累积;但不同As暴露水平下蚤体As和Ti含量的相关关系表明,nTiO_2作为载体的运输作用可能会因As暴露水平的增加而减弱.另外,nTiO_2虽然作为运输载体提高了As(Ⅲ)在大型蚤体内的累积,但并未增加As(Ⅲ)对大型蚤的毒性.添加2、20 mg/L的nTiO_2后,As(Ⅲ)对大型蚤的24 h IC_(50)(半抑制浓度)分别从0.93 mg/L增至2.53和2.97 mg/L,表明nTiO_2降低了As(Ⅲ)对大型蚤的毒性.研究显示,nTiO_2虽增加了As(Ⅲ)在大型蚤体内的累积,但却降低了As(Ⅲ)对大型蚤的毒性,这有利于对nTiO_2及其复合重金属污染风险的深入认识.
王振红李金丽严雅萌樊荣建罗专溪
关键词:纳米材料毒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