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飞 作品数:91 被引量:253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利用SSR标记分析木薯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8 2015年 应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对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195份国内(外)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4对引物共扩增出186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平均扩增出2-8个等位基因,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1.01,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49。195个品种(系)的遗传相似系数(GS)分布在0.57-0.9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0.71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7个类群。 王明 肖鑫辉 安飞飞 万仲卿 应东山 王琴飞 张如莲 李开绵 叶剑秋关键词:木薯 SSR标记 聚类分析 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白藜芦醇衍生物的诱导合成 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直接进样、梯度洗脱的分析方法,对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Vitis viniferva L. cv. Cabernet Sauvignon)果实发育过程中5种主要芪化物的紫外(UV)诱导性合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白藜芦醇(Resveratrol)和白藜芦醇的2种二聚体(ε-viniferin和δ-viniferin)呈上升趋势;经紫外诱导后,白藜芦醇、白藜芦醇糖苷(Piceid)、白藜芦醇二聚体都大量积累,白藜芦醇、白藜芦醇二聚体在葡萄花后50d为积累的最高峰,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白藜芦醇糖苷的含量变化与白藜芦醇、白藜芦醇二聚体均呈现负相关。实验样品中均未检测到紫檀芪(Pterostilbene)。 王琴飞 王蕾 李景明 潘秋红 黄绵佳关键词:白藜芦醇 高效液相色谱 葡萄 一种双切、梯度干燥制备木薯颗粒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切、梯度干燥制备木薯颗粒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挑选;S2、清洗脱皮;S3、纵切去芯;S4、浸泡脱氰;S5、块根切条;S6、一次干燥:干燥后的物料含水量达到15~20%;S7、破碎制粒;S8... 林立铭 张振文 王琴飞 余厚美大叶相思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不同时间的80℃热水和98%浓硫酸预处理,观察大叶相思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叶相思种子硬实率较高,达82%;经80℃热水和98%浓硫酸处理种子,均能极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80℃热水处理种子,各处理之间发芽率与发芽势呈现缓慢上升趋势,80℃热水处理种子10min后,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达到最大值。而98%浓硫酸处理种子,各处理之间发芽势与发芽率呈现先快速升高后缓慢降低的趋势;以98%浓硫酸处理种子13min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最高。综合比较发芽势和发芽率,大叶相思种子以80℃热水处理10min效果最佳。 王明 王琴飞 应东山 李莉萍 张瑜 张如莲关键词:大叶相思 种子 发芽特性 植物源功能活性多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促进开发利用更多植物源功能活性多肽,本文归纳总结了植物源功能活性多肽提取、制备、分离、鉴定和功能验证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分析不同研究方法和应用结果的差异,总结了当前植物源功能活性多肽研究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应在降低提取成本和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为未来植物源功能性多肽研究奠定基础。 张作达 吴若娜 王琴飞 牛晓磊 张振文木薯叶片多肽的制备与抗氧化功能研究 被引量:4 2022年 以木薯叶片为材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对木薯叶片蛋白质进行提取,通过正交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3种蛋白酶酶解条件,并对酶解所得多肽进行抗氧化功能验证。结果表明,木薯叶片蛋白质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60℃、碱溶pH 11.0、提取时间2 h;酸沉pH 4.6,每克叶片鲜样的蛋白质最高得率为11.73%,所得蛋白质的纯度为92.57%。响应曲面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木薯叶片蛋白质,其酶解最佳条件分别为:酶解温度36.74、35.00、36.45℃,pH值8.76、6.31、8.00,反应时间2.44、2.18、3.82 h,其中胰蛋白酶多肽得率最高,为41.89%。酶解所得多肽溶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极低,仅检测到酪氨酸,其质量浓度为9.90μg/mL。抗氧化功能分析发现,中性蛋白酶酶解所得多肽抗氧化活性均较高,在其多肽质量浓度为1.5 mg/m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OH清除率和总还原力分别为91.83%、79.3%、0.558。因此,中性蛋白酶酶解所得多肽抗氧化活性最强,最适合制备木薯叶抗氧化肽。 张作达 王琴飞 吴若娜 牛晓磊 张振文关键词:木薯叶片 酶解 多肽 抗氧化 蛋白质 不同酶解工艺对鲜木薯块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2025年 本研究以木薯块根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方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木薯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分析4种不同酶酶解鲜木薯块根的工艺,比较木薯粗多糖(crude polysaccharide of cassava root, CPCR)得率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酶酶解最优工艺均有所差异,加酶提取CPCR得率显著高于不加酶,4种酶的CPCR得率大小为中温α-淀粉酶>普鲁兰酶>半纤维素酶>低温α-淀粉酶,其中低温α-淀粉酶酶解超声处理时间最长(360 min),但CPCR得率最低为7.02%;中温α-淀粉酶CPCR得率最高(20.25%),其最佳酶解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70℃,加酶量5 KU/g,料液比(g/mL)1∶2.5,超声时间240 min;普鲁兰酶酶解超声处理时间最短(60 min),CPCR得率为13.98%;半纤维素酶酶解条件下CPCR得率为7.99%。进一步对优化条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粗多糖得率和预测值接近,但是在仅加入酶不加木薯样本的条件下也检测到粗多糖含量,扣除酶的影响后中温α-淀粉酶的提取率仍然为最高(17.22%),可见,中温α-淀粉酶酶解木薯块根是一种高效率提取CPCR的方法。本研究有望为鲜木薯粗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基础。 余厚美 林立铭 王琴飞 王琴飞 杜培旭 姚庆群 张振文关键词:木薯 粗多糖 酶解提取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Utilization of Cassava(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Leaf 被引量:5 2017年 Cassava is a multi-purpose crop for food, feed and industrial raw materi- als (starch, modified starch and ethanol fuel). Cassava leaf, an important by-product of cassava industry, is rich in protein, minerals and flavonoid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utilization of cassava leaf in the production of food, animal feed and antioxidants in recent years,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and extraction of an- tioxidative flavonoids on the utilization of cassava leaf,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utilization of cassava leaf,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ba- sic research of cassava leaf. 吴秋妃 徐缓 王琴飞 林立铭 李开绵 张振文利用海南粗榧非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生产紫杉醇及其前体物巴卡亭III的方法 一种利用海南粗榧非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生产紫杉醇及其前体物巴卡亭III的方法,含以下步骤:(1)取海南粗榧外植体,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获得非胚性愈伤组织;(2)将非胚性愈伤组织在愈伤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获得生长... 乔飞 江雪飞 王荣香 王琴飞 丛汉卿 钱丹 赵小青 尹俊梅木薯叶黄酮醇检测方法优化及其含量比较分析 2023年 木薯叶富含丰富的黄酮醇类物质,高效的提取和分析方法可为获取木薯叶黄酮醇提供至关重要的评价技术。本研究旨在优化木薯叶中4种黄酮醇物质(杨梅苷、芦丁、烟花苷和水仙苷)的提取和检测方法,以及分析不同木薯品种、采收期和成熟度对这些黄酮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50%乙醇水溶液,料液比为1∶50(g/mL),超声提取温度50℃,超声提取时间60 min可有效提取木薯叶中的4种黄酮醇;不同的C18色谱柱配备HPLC-DAD能有效分离木薯叶中的4种黄酮醇;方法验证结果显示,4种黄酮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性良好,R^(2)分别达到0.9999、0.9999、0.9999和0.9998;检出限在6.0~10.0 mg/kg之间;定量限在20.0~32.0 mg/kg之间;检测方法系统适应性较好,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变化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样品日内、日间和月内稳定性较好,含量变化RSD在0.44%~3.57%之间,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2.68%~109.14%之间,RSD均小于6.0%。利用建立的提取和分析方法,分析了30个木薯种质中4种黄酮醇含量,芦丁和烟花苷含量占4种黄酮醇总量的93.50%~99.30%,其含量高低由芦丁和烟花苷决定,但品种间决定黄酮醇总含量高低的相关性顺序为芦丁>水仙苷>烟花苷>杨梅苷;木薯种质的不同采收期和不同成熟度叶片中黄酮醇分析表明,在多数木薯种质中,第270天采收的芦丁、烟花苷和水仙苷含量高于第180天,杨梅苷因品种而异;不同木薯种质(除SC09外)幼叶期的杨梅苷、芦丁和烟花苷含量均高于嫩叶期和成熟期;成熟期(除花叶木薯)水仙苷含量均高于幼叶期和嫩叶期。本研究结果可为木薯叶黄酮醇物质的开发利用(原料的选择、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评价技术和依据,也为揭示木薯叶黄酮醇物质积累规律奠定基础。 王琴飞 林立铭 薛茂富 张金泉 余厚美 张振文关键词:木薯叶 黄酮醇 HPLC 采收时期 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