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芬

作品数:18 被引量:178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6篇肿瘤
  • 5篇化疗
  • 4篇疼痛
  • 4篇癌性
  • 4篇癌性疼痛
  • 3篇生活质量
  • 3篇疲乏
  • 3篇活质量
  • 3篇肺癌
  • 3篇癌因性疲乏
  • 3篇癌症
  • 2篇多瑞吉
  • 2篇治疗癌症
  • 2篇肿瘤科
  • 2篇晚期
  • 2篇细胞
  • 2篇静脉
  • 2篇化疗患者
  • 2篇癌痛

机构

  • 16篇苏州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16篇王芬
  • 4篇田利
  • 3篇李惠玲
  • 3篇王丽华
  • 3篇金美娟
  • 3篇杨益群
  • 3篇张静娟
  • 3篇曹娟妹
  • 2篇卢芳
  • 2篇黄丽艳
  • 2篇周群英
  • 2篇朱卫芬
  • 2篇王琴
  • 1篇顾敏静
  • 1篇马德亮
  • 1篇郝素娟
  • 1篇陈璐
  • 1篇乔美珍
  • 1篇李凤玲
  • 1篇钱红英

传媒

  • 3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现代护理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科护士在《癌因性疲乏护理指南》临床试点应用中的体验
2017年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在《癌因性疲乏护理指南》临床试点应用中的实践体验,反思临床应用过程,探讨指南临床应用的促进及阻碍因素,为类似的临床试点应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质性研究对12名肿瘤科及放疗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类属分析法进行资料的编码、分类、提取主题。结果应用初期,护士对开展指南临床试点应用的态度各异;应用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包括填表的负担、患者的理解力较弱和依从性差;应用过程的促进因素主要包括领导力的介入、患者重视癌因性疲乏的管理等;应用过程的阻碍因素主要包括护士人力资源相对短缺、流动性大,医生与护士沟通不足;整个应用过程中护士最主要的收获是更专业与更自信。结论在护理指南临床应用过程中,应重视护士在整个应用过程中的体验,分析其阻碍和促进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升护士的认同感,以提高临床应用的效果。
季娟杨益群钱科燕田利王芬王丽华李惠玲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护理人员
耳穴贴压干预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被引量:24
2019年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疗法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RF)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NSCLC化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组(简称王不留行籽组,34例)、磁珠耳穴贴压组(简称磁珠组,32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王不留行籽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磁珠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磁珠耳穴贴压,干预3个化疗周期后,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FS)、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量表(EORTCQOL-C30)测量3组患者的疲乏水平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前,三组CFS评分与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王不留行籽组、磁珠组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及疲乏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王不留行籽组躯体疲乏、疲乏总分明显低于磁珠组(P<0.05,P<0.01);王不留行籽组、磁珠组干预后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及疲乏总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王不留行籽组、磁珠组QOL-C30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王不留行籽组与磁珠组QOL-C30总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王不留行籽组、磁珠组干预后QOL-C30评分均高于明显干预前(P<0.05)。结论耳穴贴压疗法可有效减轻NSCLC化疗患者CRF,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效果优于磁珠耳穴贴压,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彦钱红英田利徐佳丽王芬李凤玲
关键词:耳穴贴压疗法肺癌化疗癌因性疲乏
多瑞吉治疗癌症疼痛的护理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多瑞吉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止痛作用、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103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使用多瑞吉,记录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明显缓解56例(54.36%),完全缓解42例(40.78%),总疼痛缓解率95.14%,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便秘、头晕等,但发生率低。结论多瑞吉可以有效控制癌性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卢芳金美娟王芬张静娟
关键词:多瑞吉癌性疼痛生活质量护理
化疗患者静脉通路选择原则的临床体会
2009年
静脉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根据治疗药物、化疗疗程、患者自身的情况、各种静脉通路的适应及禁忌症合理选择静脉通路,对患者顺利完成化疗计划非常重要。
王丽华王芬
关键词:化疗静脉通路
“C”型固定方法在PICC导管维护及应用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9
2012年
目的探讨PICC导管两种固定方法在导管维护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48例PICC置管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与实验组均采用3M中心静脉换药包,按标准流程常规消毒后待干,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使导管呈"?"型固定;实验组顺应导管走势,使导管呈"C"或反"C"型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的PICC裂管、肢体弯曲折管影响输液速度、皮肤受压致破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观察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后的PICC导管固定方法减少了导管的折/裂管及皮肤破损的发生,保证了输液畅通,使患者更舒适。
黄丽艳王芬曹娟妹
关键词:PICC导管维护
肿瘤化疗病人参与护理计划工作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索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肿瘤化疗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 84例肿 瘤化疗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病人参与护理计划工作,对 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入院后1周和3周分别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3周后观察组生活质 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在食欲、睡眠、精神、家庭理解与配合、对癌症的认识、 对治疗的态度、日常生活情况及面部表情方面;而疲乏、疼痛、同事的理解配合及治疗的副作用 上无差异(P>0.05)。结论 护患共同参与护理计划工作对肿瘤化疗病人的康复有益;生活 质量评估表可指导护理工作。
刘小兰金美娟王芬朱卫芬张静娟
关键词:护理计划肿瘤病人参与生活质量
参与式培训在肿瘤患者居家疼痛管理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参与式培训方法在肿瘤患者及其照护者居家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以2012年6~12月来我科化疗的5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间分为两组,前三个月出院患者作为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后三个月出院患者作为观察组(n=25),对观察组患者及其照护者进行参与式培训。两组的培训内容一致,培训1周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参与式培训学习的肿瘤患者及其照护者对癌性疼痛护理措施掌握的熟练度、学习热情、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结论参与式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肿瘤患者及其照护者居家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
田利曹娟妹李惠玲郝素娟沈燕黄丽艳王芬周群英
关键词:癌性疼痛居家参与式培训疼痛管理
水胶体透明贴和微波联合预防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水胶体透明贴和微波治疗预防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肿瘤术后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PICC置管后在置管上方3-6cm处用水胶体透明贴平贴,联合微波治疗。而对照组在置管后无任何处理,只使用常规透明敷料固定。两组病例均连续观察3周,应用无菌性静脉炎INS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结果使用水胶体透明贴和微波治疗的实验组发生静脉炎的机率和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水胶体透明贴和微波治疗联合可大大减少其发生率,同时使其程度减轻。该方法使肿瘤患者能易于接受PICC,并减轻患者的痛苦。
王芬李大鹏陶敏
关键词:PICC机械性静脉炎透明贴微波
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癌痛患者个体化管理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3
2019年
3癌性疼痛(癌痛)是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高达70%~90%[1]。癌痛如无法得到及时缓解,患者易感到极度的不适,可能会引起不安的情绪或加重抑郁、焦虑、失眠、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日常活动、交往能力、自理能力及整体生存质量[2]。控制癌痛已成为癌症治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被WHO列为癌症综合控制规划4项重点之一[3]。因此,及时、有效地缓解癌痛,减轻癌症患者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既往研究显示,仍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的疼痛没有得到充分缓解[4]。因此,本研究旨在建立癌痛个体化管理的多学科团队,探讨癌痛个体化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治疗是否较常规癌痛治疗能更加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同时提高患者对癌痛的认知度及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患者满意度。
王芬桂琦
关键词:癌痛患者团队协作晚期癌症患者缓解疼痛癌性疼痛
PICC维护技术在基层社区医院推广应用的研究被引量:32
2011年
目的推广PICC维护技术进社区。方法采用两阶段抽样方法,对三家基层社区医院护理人员及患者进行PICC维护技术推广前后评估,以了解PICC维护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情况。结果 PICC在基层社区推广具有可行性,两家医院规范开展了PICC置管后的维护,15名护士掌握并开展了该项技术,技术推广服务患者1 401人次。结论建立三级医院与社区医院的有效连接,方便PICC置管病人的静脉通道维护,PICC维护技术在社区的应用前景广阔。
乔美珍杨益群熊威毛莉芬丁蔚陆徇胡秀英王芬沈静慧
关键词:社区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