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利平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洛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图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动过速
  • 2篇心绞痛
  • 2篇溶栓
  • 2篇溶栓治疗
  • 2篇室上性
  • 2篇室上性心动过...
  • 2篇聚体
  • 2篇绞痛
  • 2篇二聚体
  • 2篇D-二聚体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刺激治疗
  • 1篇调搏
  • 1篇动态心电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肌梗死

机构

  • 8篇洛阳市第二人...

作者

  • 8篇田利平
  • 4篇杨回珍
  • 3篇马惠芳
  • 3篇李颖
  • 3篇杨晓明
  • 2篇金军
  • 2篇汪庚辛
  • 1篇范雪华
  • 1篇薛书峰
  • 1篇李佛庭
  • 1篇赵建华

传媒

  • 2篇心功能杂志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第二届全国心...
  • 1篇第四届全国心...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室上性心动过速时的蝉联现象
1996年
室上性心动过速时的蝉联现象田利平汪庚辛聂磊(洛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洛阳471000)关键词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室内传导阻滞病例患者男,54岁。临床诊断:冠心病。附心电图:R1、R2为窦性心律,形态相同,周期为0.64s,P-R0.16s,QRS呈R...
田利平汪庚辛聂磊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上性蝉联现象病理
潘生丁激发试验致心肌梗死1例
1996年
患者男,65岁,诉'发作性胸闷胸痛2天'住院。2天前突然出现胸闷、胸痛,约数分钟,休息后症状好转,8小时后再次发作症状加重伴憋气、出汗、恶心、历时2小时,到卫生所查 ECG 正常,服'速效救心丸'后好转。有高血压病史三年,血压最高20/14KPa,感头痛头晕,服降压药后症状消失。查体:神志清、精神好、体温、呼吸、脉搏正常,血压20/12KPa、两肺清、心界不大。
杨晓明田利平杨回珍
关键词:潘生丁心肌梗塞
不稳定型心绞痛溶栓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探讨血栓形成与不稳定型心绞痛 (UA)不同亚组的关系及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 10 5例 U A分成不同亚组 ,测定血浆 D-二聚体含量。并与 49例稳定型心绞痛 (SA)、2 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除变异型心绞痛外 ,将 UA组非选择性分为溶栓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 ,溶栓治疗组 (5 3例 )应用尿激酶治疗 ,与常规治疗组 (43例 )进行比较。结果 :U A组血浆 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 SA组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后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溶栓组治疗有效率 94.3% ,常规治疗组有效率 6 5 .1% ,两组疗效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U A组中某些亚组与血栓形成有关 ,对这类患者采用溶栓治疗 。
李颖田利平马惠芳金军薛书峰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D-二聚体溶栓疗法
左心室肥厚与心电QRS、ST-T变化的关系被引量:2
1997年
左心室肥厚与心电QRS、ST-T变化的关系汪庚辛田利平杨回珍(洛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1009)关健词心肌病,肥大性超声心动描记术心电描记术心电图及心电向量图对左室肥厚诊断的敏感性较低,心脏超声检查为心室肥厚患者的心肌肥厚程度提供了客观定量指标。作者对...
汪庚辛田利平杨回珍
关键词:心脏病左心室肥厚心电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食管调搏电刺激治疗(附11例报告)
对2例各种药物治疗无效持续发作48~72 h 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和9例在食管调搏过程中发生的 PSVT 进行电刺激超速或亚速抑制治疗。房室结折返型 PSVT 7例,预激症侯群并发 PSVT4例。经1~4次...
杨回珍李佛庭田利平杨晓明
文献传递
80例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为了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以弥补常规心电图检查的不足我们对8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照检查,结果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39例而动态心电图检出了 64例,使心律失常检出率由48.7%提高到71%.而且动态心电图检...
杨回珍田利平刘家娴杨晓明张天凌孔庆荣
文献传递
血脂康治疗高血压对心功能影响的观察
1998年
我科于1996年2月~1997年10月,应用血脂康治疗87例高血压病患者,观察了其服药前后心功能的改变,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于同期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病人共87例,其中男56例、女31例,年龄42~73岁。所有病例均符合WHO高血压病Ⅰ—Ⅱ期诊断标准。
李颖田利平马惠芳潘广杰
关键词:高血压病患者抗高血压药物左室舒张功能降压药物左室收缩功能住院病人
不稳定性心绞痛溶栓治疗观察
1999年
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测定,血栓形成的指标D—二聚体,部分行冠状动脉造影,将5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分成不同亚组,探讨各亚组的发病机制。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连续三天静脉滴注,联合应用抗血小板抗凝血酶治疗,观察不同亚组溶栓治疗的疗效,并与采用常规治疗的43例进行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显示:①稳定性心绞痛(SA)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含量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②UA组与SA组比较,D—二聚体含量有明显差异(P<0.05)。UA组中恶化劳力型、混合型、梗塞后心绞痛与SA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卧位型、变异型心绞痛无显著意义(P>0.05)。③溶栓组治疗有效率94.2%,常规组治疗有效率64.3%。二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对UA中恶化劳力型及混合型心绞痛溶栓治疗有良好疗效,可作为常规治疗的一部分。D—二聚体可作为UA分型及选择溶栓时机的临床指标之一。
李颖田利平赵建华马惠芳金军范雪华
关键词: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溶栓治疗D-二聚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