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鹏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念珠
  • 4篇念珠菌
  • 4篇光滑念珠菌
  • 3篇生物膜
  • 2篇毒力
  • 2篇耐药
  • 2篇康唑
  • 2篇蜡螟
  • 2篇氟康唑
  • 1篇毒力因子
  • 1篇血培养
  • 1篇血培养分离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治疗
  • 1篇耶尔森氏菌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治疗
  • 1篇疫菌
  • 1篇幼虫

机构

  • 8篇青海省人民医...
  • 7篇青海大学

作者

  • 8篇程鹏
  • 7篇阿祥仁
  • 3篇牟晓明
  • 1篇李国彤
  • 1篇李艳霞
  • 1篇姜志藠
  • 1篇张亚萍
  • 1篇李金娟
  • 1篇巢世兰
  • 1篇朱沁芳
  • 1篇杨历新
  • 1篇王叶
  • 1篇韩维良
  • 1篇米娜
  • 1篇李子安
  • 1篇孙凤国
  • 1篇何忠
  • 1篇包艳秋
  • 1篇杨清香
  • 1篇徐雯

传媒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016—2022年青海某医院血培养分离大肠杆菌的流行病特点及耐药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血培养分离大肠杆菌(E.coli)的耐药情况,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对E.coli同源性分析能力,并建立与之匹配的蛋白指纹库,辅助临床经验用药,为院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送检血培养E.coli的耐药性及耐药变迁情况;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血培养分离E.coli 1841株;所有菌株均采用MALDI-TOF MS进行鉴定,应用VITEK2.0药敏分析仪对菌株进行药敏分析,并用MALDI-Biotyper软件进行质谱同源性分析及自建蛋白指纹库;利用WHONET5.6软件统计药敏结果,利用SPSS23.0软件分析指纹分型与药敏结果之间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4582份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共检出E.coli 1841株,检出率为40.17%;血培养分离E.coli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左旋氧氟沙星和磺胺甲恶唑略有下降,对其余药物变化不大;经MALDI-Biotyper聚类分析,将血培养分离的1841株E.coli分为两大簇五个亚型,其中Ⅰa1型约占40%、Ⅰa2型约占2.7%、Ⅰb型约占3.8、Ⅱa型约占46%、Ⅱb型约占7.5%。Ⅰa1型E.coli在普外科(50.45%)和急诊外科(50.92%)的检出率较高,Ⅰb型E.coli在急诊内科检出率(10.05%)高于其他科室。不同分型之间的药敏结果相互比较,Ⅰa1型E.coli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21.3%高于其余四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4,P=0.000);Ⅱ型E.coli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60%)整体高于Ⅰ型(<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48,P=0.004);初步建立了E.coli同源性蛋白指纹库并进行验证。将验证集中1288株E.coli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并与训练集的药敏结果进行比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血培养分离E.coli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较大;建立E
杨博杰阿祥仁牟晓明程鹏周健武马继登吕艳锞
关键词:大肠杆菌耐药性同源性分析
基于蜡螟感染模型研究亚抑菌浓度氟康唑对光滑念珠菌毒力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基于蜡螟感染模型探究亚抑菌浓度(sub-MIC)氟康唑(fluconazole,FLU)对光滑念珠菌毒力的影响。方法收集青海省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临床分离非重复的光滑念珠菌作为实验菌株,采用ATB法测定FLU对光滑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蜡螟感染模型检测光滑念珠菌的毒力,并采用病理学和病原学方法评估建模是否成功。穿刺及不同sub-MIC FLU对健康蜡螟的影响: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分为三组,即PBS组(注射10μL PBS)、FLU亚组(分别注射10μL FLU药液,使感染蜡螟体内FLU浓度为0.5 mg/kg、1 mg/kg、2 mg/kg、4 mg/kg、8 mg/kg、16 mg/kg)和穿刺组(微量注射器穿刺但不注射)。不同sub-MIC的FLU对光滑念珠菌感染蜡螟的影响:采用2.50×10^(6)酵母/只剂量感染蜡螟,2 h后,对照组再注射10μL PBS,实验组再注射不同浓度FLU工作液,观测对光滑念珠菌感染的蜡螟的治疗效果。结果FLU对9株临床分离的光滑念珠MIC为8~32 mg/L,光滑念珠菌ATCC2001的MIC为32 mg/L。实验组蜡螟肠组织病理切片中检测到酵母样孢子,肠组织培养出光滑念珠菌,对照组中肠组织病理切片和真菌培养均未发现真菌。穿刺可造成蜡螟损伤,但所致死亡率低于10%。1/2MIC FLU可提高光滑念珠菌感染蜡螟生存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4MIC、1/8MIC、1/16MIC FLU对光滑念珠菌感染蜡螟生存率较PBS无明显的干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MIC FLU对光滑念珠菌感染的蜡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浓度低于1/2MIC对感染蜡螟无明显的保护作用。
程鹏程鹏阿祥仁牟晓明牟晓明田丽娟
关键词:光滑念珠菌蜡螟氟康唑
亚抑菌浓度氟康唑对光滑念珠菌Sap活性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亚抑菌浓度(sub-MIC)氟康唑对光滑念珠菌分泌的天冬氨酰蛋白酶(Sap)活性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青海省人民医院2021年4月-2022年10月临床分离的光滑念珠菌,采用半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法测定氟康唑对光滑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牛血清蛋白琼脂培养基检测sub-MIC氟康唑对光滑念珠菌Sap活性的影响;结晶紫法检测sub-MIC氟康唑对光滑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在不同sub-MIC氟康唑作用下光滑念珠菌Sap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分为对照组(不含氟康唑)、1/2MIC氟康唑组、1/4MIC氟康唑组、1/8MIC氟康唑组和1/16MIC氟康唑组。结果氟康唑对9株临床分离的光滑念珠菌MIC为8~32 mg/L。与对照组相比,1/2MIC氟康唑组光滑念珠菌Sap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17,P<0.05),而1/4MIC、1/8MIC和1/16MIC氟康唑各组Sap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2MIC和1/4MIC氟康唑可明显刺激YPS3、YPS5和YPS8基因转录(F=4.271、7.551、2.945,P均<0.05),1/8MIC和1/16MIC氟康唑对Sap相关基因转录无明显干预作用(P>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sub-MIC氟康唑对光滑念珠菌生物膜形成无明显干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SNF2、SNF6、EFG1、TEC1和YAK1基因转录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1/2MIC氟康唑可下调CST6基因转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02,P<0.05),1/4MIC、1/8MIC和1/16MIC氟康唑组CST6基因转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2MIC氟康唑可能上调YPS3、YPS5和YPS8基因转录水平,从而促进光滑念珠菌分泌Sap。sub-MIC氟康唑对光滑念珠菌生物膜形成无明显作用。
程鹏程鹏徐雯徐雯巢世兰巢世兰阿祥仁
关键词:光滑念珠菌氟康唑生物膜
青海地区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杨历新张亚萍米娜王叶韩维良李金娟孙凤国朱沁芳杨清香包艳秋李艳霞程鹏何忠李国彤姜志藠
该课题将不同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案治疗病人分为4个层次(单纯口服药,单纯胰岛素,口服药加胰岛素,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各相关指标进行中长期(1-3年)的追踪观察研究,研究各种治疗方案能否达到糖尿病治疗的长期目的,降低并发症及心...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降糖药物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
光滑念珠菌致病性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3年
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是一种黏膜表面定植的机会致病菌,可引起侵袭性念珠菌病。光滑念珠菌是仅次于白念珠菌的念珠菌病相关第二大病原体[1]。其高发病率与HIV、肿瘤、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有关,人口老龄化和侵入性治疗也会增加感染风险。光滑念珠菌与致病性相关的毒力因子包括对宿主细胞及医疗器械黏附性、生物膜形成、逃避宿主防御、复制性老化、分泌水解酶(包括蛋白酶、磷脂酶、酯酶和溶血素等)等,在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此外,光滑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具有普遍耐受性,常常导致治疗的失败[3]。由于致病性与耐药性的完美组合,使光滑念珠菌感染呈现出“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耐药率高”的现象,需引起足够重视[4]。本文就光滑念珠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程鹏程鹏
关键词:光滑念珠菌毒力因子生物膜耐药机制
25(OH)D、D-D和FDP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OH)D]、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对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度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01例活动期RA患者作为RA活动组(RAA组),79例缓解期RA患者作为RA缓解组(RAR组),9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OA)患者作为OA组,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HC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空腹外周血25(OH)D、D-D、FDP、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评价D-D、FD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ESR、RF、CRP、28关节活动度评分与25(OH)D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RA活动度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RAA组与RAR组、OA组和HC组25(OH)D、D-D、FD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R组与HC组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组与HC组D-D和FD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与7项指标均呈负相关(P<0.05),但相关性均较弱。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25(OH)D最佳截断值为16.41 U/mL时AUC为0.708,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60.8%;当D-D最佳截断值为1.90 U/mL时AUC为0.670,灵敏度为90.1%,特异度为46.8%;当FDP最佳截断值为6.10 U/mL时AUC为0.665,灵敏度为88.1%,特异度为44.3%;ESR、CRP、D-D、FDP与25(OH)D联合检测的AUC为0.959。结论血清25(OH)D、FDP和D-D对RA疾病活动度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ESR、CRP、D-D、FDP与25(OH)D联合检测时鉴别诊断价值更高。
马继登吕艳锞李子安阿祥仁周健武曹春花周丹程鹏杨博杰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疾病活动度
鼠疫耶尔森氏菌生物膜研究进展
2022年
鼠疫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曾发生过三次世界大流行,因鼠疫死亡人数超过历史上所有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仍不断出现小规模鼠疫流行,且鼠疫菌最适宜作为一种生物战剂,对人类生命安全来说就是一枚“定时炸弹”。本文旨在鼠疫菌生物膜的形成特点、检测方法以及基因调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鼠疫防治提供参考。
程鹏程鹏
关键词:鼠疫菌鼠疫防治鼠疫耶尔森氏菌生物战剂生物膜
光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胞外酶活性与蜡螟幼虫体内致病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基于蜡螟幼虫感染模型探讨光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胞外酶活性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方法,收集青海省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光滑念珠菌71株。采用牛血清蛋白琼脂培养基、卵黄琼脂培养基、羊血琼脂培养基、吐温-80琼脂培养基和三丁酸甘油酯琼脂培养基分别检测光滑念珠菌的天冬氨酰蛋白酶、磷脂酶、溶血素、酯酶和脂肪酶的活性;采用光滑念珠菌ATCC2001不同浓度(1.25×108 CFU/ml、2.50×108 CFU/ml、3.75×108 CFU/ml、5.00×108 CFU/ml)的菌悬液感染蜡螟幼虫并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50);采用蜡螟幼虫组织病理学及病原学分析,确定感染模型构建是否成功;将光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配制成LC50浓度,通过注射感染蜡螟幼虫以检测对蜡螟幼虫致病性;采用Spearman检验或Pearson检验分析光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胞外酶活性与蜡螟幼虫体内致病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71株临床分离的光滑念珠菌,培养2 d后均表现为低溶血活性;培养4 d后均可检测到天冬氨酰蛋白酶,其中有7株(9.86%)、19株(26.76%)、45株(63.38%)分别表现出低、中、高天冬氨酰蛋白酶活性;培养7 d后71株均未检测到磷脂酶、酯酶和脂肪酶活性。光滑念珠菌对蜡螟幼虫LC50= 2.50×108 CFU/ml;实验组蜡螟幼虫,肠道组织病理切片检见真菌孢子,培养后经微生物质谱鉴定为光滑念珠菌,而对照组病理切片及培养均未发现真菌。Spearman检验显示,天冬氨酰蛋白酶活性指数与蜡螟幼虫生存率呈线性正相关(r= 0.7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检验显示,溶血活性指数与蜡螟幼虫生存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r=0.1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光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均有天冬氨酰蛋白酶活性和低溶血活性,无磷脂酶、酯酶和脂肪酶活性。光滑念珠菌天冬氨酰蛋白酶活性与蜡螟幼虫体内致
程鹏程鹏阿祥仁牟晓明禅偲偲
关键词:光滑念珠菌胞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