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龙 作品数:30 被引量:113 H指数:6 供职机构: 成都军区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腹部创伤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1 2013年 腹部创伤是战时及意外事故中最常发生的事件之一。尽管随着新设备、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腹部创伤的检查手段增多,但利用体格检查和简单设备实现快速检诊仍是影响伤者预后甚至挽救生命的关键。在过去20年,非手术治疗、微创治疗、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腹部创伤中的合理应用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无论是非手术治疗,还是微创治疗,还是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其宗旨就是在保证伤者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基础上,以最小的二次创伤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田伏洲 程龙关键词:腹部创伤 微创治疗 损伤控制外科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致纵隔积液的解剖通道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结合可视人项目和CT图像,研究急性复发性胰腺炎(RAP)时胰液经各膈肌裂孔进入纵隔的通道。方法基于中美可视人项目数据库,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探究通向纵隔的潜在通道。在51例RAP病例CT图像上,这些潜在通道被证实或被纠正。结果除了从系膜后平面、肾后平面经主动脉裂孔进入膈脚后间隙(RCS)的这条通道外,所有可视人展示的进入纵隔的通道均在CT图像得到证实。胰液从胰周间隙(PPS)直接至胃裸区(GBA),或在此过程中途经系膜后平面;随后经食管裂孔进入RCS的R1和R2通道的出现率分别为27.4%和29.0%。结论伴随着RAP病程,通向纵隔的通道有转变成瘘管的可能性,对此类通道的研究,为提高胰胸膜瘘(PPF)的诊断准确率奠定了影像解剖学基础。 李洵 徐浩铜 向珂 程龙 吴毅 田伏洲关键词:腹膜后间隙 急性胰腺炎 计算机断层扫描 牛磺熊去氧胆酸对兔胆囊胆固醇结晶及结石形成的影响 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TUDCA)是亲水性最强的胆汁酸之一,本研究拟探讨外源性给予TUDCA对胆囊内胆固醇结晶形成的影响及机制. 程龙 田伏洲 骆助林 向珂 王瑞丰 任建东关键词:胆固醇结晶 结石形成 牛磺熊去氧胆酸 文献传递 腹腔感染早期腹膜淋巴孔变化及淋巴引流的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腹腔感染早期腹膜淋巴孔孔径及分布密度的变化,探讨腹腔内毒素的淋巴转归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大鼠(200—250g),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和腹腔感染组(20只)。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腹膜淋巴孔孔径大小及分布密度,利用显色基质鲎试剂检测门静脉血及胸导管淋巴内毒素的浓度,同时利用一氧化氮硝酸还原法测定腹膜组织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腹腔感染组淋巴孔的孔径(P〈0.01)和密度显著增加(P〈0.01),且感染时间越长,腹膜淋巴孔径增加越显著(P〈0.01),但分布密度无明显增加(P〉0.05)。②腹腔感染组大鼠胸导管淋巴液中内毒素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且感染时间越长,内毒素的含量越高(P〈0.01),而各组大鼠门静脉血中内毒素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③腹腔感染组大鼠腹膜组织中NO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腹腔感染早期,腹膜淋巴孔孔径增大,分布密度增多,细菌内毒素主要通过变大、增多的腹膜淋巴孔进入淋巴回流系统,而非门静脉血流循环。体内NO是调控腹膜淋巴孔开闭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 王海龙 刘洪恩 汪涛 程龙 朱永强 蒋志伟关键词:腹腔感染 腹膜淋巴孔 内毒素 一氧化氮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清创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胰周脓肿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清创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 )胰周脓肿( PA)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清创术治疗的87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先行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随后扩张窦道,粗管引流,最后行胆道镜清创。结果87例患者中成功治愈出院83例(95.4%),2例(2.3%)改行开腹手术治疗,2例(2.3%)死亡。患者从起病到穿刺时间5~23 d,平均(16.4±6.2)d,穿刺1~6次,平均(2.6±0.9)次,胆道镜清创1~20次,平均(16.7±3.9)次,住院17~141 d,平均(31.9±19.4) d,主要并发症是出血(3.4%)及肠瘘(2.3%)。结论该微创方法治疗SAP所致PA有并发症较少、病死率较低及住院时间较短的优点。 向珂 田伏洲 汤礼军 陈涛 程龙 骆助林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 胰周脓肿 介入超声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正常大鼠胆管细胞胆汁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异质性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检测正常大鼠肝脏不同部位胆管细胞胆汁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用酶消化辅助机械分离方法获得SD大鼠胆管组织并分为大、小胆管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大鼠胆道系统顶侧钠依赖性胆汁酸转运体(ASBT)、回肠胆汁酸结合蛋白(IBABP)和基底侧有机溶质转运体α(OSTα)表达,分析其定位及分布的差异。结果 ASBT表达于胆管细胞顶侧胞膜,IBABP表达于细胞浆,Ostα表达于胆管细胞基底侧胞膜。ASBT和IBABP主要表达于大胆管上皮细胞,大胆管组织中ASBT和IBABP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小胆管组织(P<0.05);而Ostα则同时表达于大胆管和小胆管上皮细胞,其表达量在大、小胆管组织中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胆管细胞对胆汁酸的重吸收主要发生于大胆管。 程龙 骆助林 向珂 赵礼金关键词:胆管细胞 胆管病 Gd-EOB-DTPA增强MRI在大范围肝切除术后肝衰竭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在评估大范围肝切除术后肝衰竭风险中的作用。方法纳入行三段或三段以上的肝部分切除患者36例,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肝功能血清学指标、Child-Pugh评分、ICG R15检测,肝脏增强CT检查,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分析术前残肝细胞摄取率(r HUI)、标准残肝细胞摄取率(Sr HUI)及术中相关指标与术后出现肝衰竭风险的关系,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r HUI、Sr HUI对出现肝衰竭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合并肝衰竭风险患者8例(22.22%),术后合并肝衰竭风险者与无肝衰竭风险者中r HUI、Sr HUI、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 HUI与术后肝衰竭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5,敏感度71.4%,特异度87.5%,临界值0.614,95%可信区间为0.692~0.978;Sr HUI与术后肝衰竭风险的AUC为0.864,敏感度85.7%,特异度75.0%,临界值0.344,95%可信区间为0.730~0.998。结论 GdEOB-DTPA增强MRI有助于评估大范围肝切除术后出现肝衰竭风险。 余前军 程龙 朱永强 杜飞舟 黄民 汪涛关键词:肝衰竭 肝切除 经皮经肝胆道镜技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技术(PTCS)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在笔者医院行PTCS微创治疗的32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PTCS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应证。结果 31例成功取尽结石,1例结石残留;发生胆瘘合并窦道延迟愈合并发症1例,无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年随访,结石复发2例。结论 PTCS术可成功实现微创取石并取得良好远期疗效,对于不能实施手术的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朱永强 汪涛 程龙 蒋志伟 余前军关键词:胆道镜 肝胆管 结石 疗效 高脂血症性与非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比较分析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比较分析高脂血症性与非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收集某院2007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SAP患者临床资料121例,其中高脂血症性SAP31例(H—SAP组),非高脂血症性SAP90例(NH—SAP组).分析比较两组疾病的临床特点、并发症以及预后。结果H—SAP组与NH—SAP组在性别、年龄、Ranson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抄0.05),但H—SAP组体质量指数、既往胰腺炎发作吏、血三酰甘油、血糖明显高于NH—SAP组(P〈0.0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胰性脑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SAP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肾衰竭、应激性溃疡、休克发生率高于NH—SAP组(P〈0.05);H—SAP组接受手术治疗者与NH—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AP组病死率高于NH—SAP组(P〈0.05)。结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病情较重,减少血脂升高的诱因,发病后积极降低血脂可能会提高疗效。 程龙 刘永康 田伏洲 骆助林 任建东 王瑞丰关键词:高脂血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 并发症 腹腔感染对腹膜淋巴孔的影响及PD123319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腹腔感染对腹膜淋巴孔的影响,以及选择性AT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PD123319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4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腹腔感染组、腹腔感染药物干预组,每组10只.腹腔感染组:按经典盲肠穿孔结扎实验建立腹腔感染模型.腹腔感染药物干预组:建立腹腔感染模型后,经腹腔注射PD123319水溶液(0.2 g/kg).假手术组仅打开腹腔,翻动肠道后,即关闭腹腔.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腹腔感染组均经腹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2h后处死大鼠,采集腹膜组织标本.(1)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腹膜淋巴孔变化,检测孔径及开放密度.(2)采用NO硝酸还原法,用全自动酶标仪检测腹膜组织NO浓度.(3)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腹膜组织NO合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Phospho-eNOS (P-eNOS)表达量.(4)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腹膜间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 (1)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腹腔感染组、腹腔感染药物干预组大鼠腹膜淋巴孔孔径分别为(2.3 ±0.4)μm、(2.5±0.5)μm、(4.7±0.5)μm、(3.8±0.5)μm,腹膜淋巴孔开放密度分别为(2.0±0.8)×10^8/m^2、(2.1±0.7) ×10^8/m^2、(6.2±1.3) ×10^8/m^2、(4.6±1.4)×10^8/m^2.4组大鼠腹膜淋巴孔孔径、腹膜淋巴孔开放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98.130,56.780,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膜淋巴孔孔径、腹膜淋巴孔开放密度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81,0.514,P>0.05).腹腔感染组大鼠腹膜淋巴孔孔径、腹膜淋巴孔开放密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586,8.573,P<0.05);腹腔感染组与腹腔感染药物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54,3.098,P<0.05) 王海龙 刘洪恩 程龙 朱永强 蒋志伟 汤礼军 汪涛关键词:腹腔感染 腹膜淋巴孔 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