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贻刚

作品数:178 被引量:569H指数:12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71篇生物学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4篇基因
  • 36篇菌体
  • 35篇噬菌体
  • 35篇病毒
  • 32篇测序
  • 23篇抗体
  • 21篇基因组
  • 20篇细胞
  • 18篇高通量
  • 18篇高通量测序
  • 16篇杆菌
  • 15篇蛋白
  • 13篇球菌
  • 12篇肝炎
  • 12篇CHO细胞
  • 10篇全基因
  • 10篇全基因组
  • 10篇核表达
  • 9篇真核
  • 9篇真核表达

机构

  • 167篇军事医学科学...
  • 11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华南农业大学
  • 6篇北京市计算中...
  • 5篇中南大学
  • 4篇河北师范大学
  • 4篇新疆农业大学
  • 4篇解放军总医院...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泰山医学院
  • 3篇石河子大学
  • 3篇新疆生产建设...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175篇童贻刚
  • 80篇安小平
  • 50篇米志强
  • 25篇周育森
  • 20篇刘大斌
  • 20篇张宝中
  • 20篇张昕
  • 18篇范华昊
  • 17篇李存
  • 15篇王海涛
  • 13篇王晓娜
  • 13篇王盛
  • 13篇陈斌
  • 13篇裴广倩
  • 13篇范航
  • 13篇黄勇
  • 11篇陈薇
  • 11篇李建彬
  • 10篇徐静
  • 10篇杜桂鑫

传媒

  • 32篇生物技术通讯
  • 10篇中国生物工程...
  • 9篇军事医学科学...
  • 9篇生物工程学报
  • 7篇细胞与分子免...
  • 6篇微生物学通报
  • 5篇生物信息学
  • 5篇中国病原生物...
  • 4篇病毒学报
  • 3篇中国抗生素杂...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寄生虫与医学...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年份

  • 6篇2018
  • 14篇2017
  • 15篇2016
  • 11篇2015
  • 10篇2014
  • 14篇2013
  • 14篇2012
  • 17篇2011
  • 13篇2010
  • 10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0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7
1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3~2014年山东省4株柯萨奇B4型分离株遗传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尽管柯萨奇病毒B4(Coxsackievirus B4,CVB4)分离率不高,但是在我国引起儿童脑炎的病例屡屡报道。目前人们对CVB4基因组的遗传变异了解并不多,GenBank公共数据库仅仅存储有20几个CVB4全基因组序列,分离自我国的CVB4基因组序列不足10条。本研究对2013~2014年山东省分离的4株CVB4阳性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得其全基因组序列,利用Mega 5.1对CVB4型毒株全基因组及VP1片段进行系统发生及同源性分析,用RDP3和SimPlot 3.5.1软件进行基因重组分析。结果显示这4株病毒为柯萨奇病毒B4(Coxsackievirus B4,CVB4)型,全基因组序列长度分别为7 372bp、7 389bp、7 389bp和7 391bp,核苷酸同源性为97.1%~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8.5%~99.9%。与2013年温州CVB4分离株CVB4/P11/2013/China(GenBank登录号:KP289433)分离株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1%~98.3%和98.6%~99.4%。对VP1基因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VP1基因可划分成5个基因型,基因型内部序列距离小于15%,而基因型间距离均大于15%。另外,4株CVB4分离株VP1的进化关系较近,同近年来国内其他分离株单成一簇,属于基因型V分支。经RDP3和SimPlot 3.5.1软件分析发现,这四个CVB4分离株均发生了基因重组,分离株SDJN/CHN/2013可能发生了两次基因重组。综上,这4个CVB4分离株基因组高度相似,均位于基因型V分支,且基因组发生了基因重组。
王敏韦庆娟李娟江新泉张振杰童贻刚丁淑军王显军史卫峰
关键词:系统发育分析VP1基因重组
大鼠胰岛分离、培养条件的优化及miR-126表达的检测方法比较
2015年
目的:优化SD大鼠胰岛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方法与条件,为研究miR-126在Ⅱ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活性与功能良好的胰岛细胞及miR-126表达的检测方法。方法: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SD大鼠,采用8 mL胶原酶Ⅴ(含DNaseⅠ100 U)逆行注射、原位消化后Hitopaque-1077梯度离心分离纯化SD大鼠胰岛细胞,从培养后的胰岛细胞中提取总RNA,分别用加尾法和茎环法进行miR-126的反转录,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miR-126的表达量。结果:用该方法可从每只SD大鼠中分离、纯化得到胰岛细胞372±45个,胰岛细胞纯度>90%,胰岛细胞存活率>95%;用加尾法和茎环法qPCR检测miR-126的Cp值分别为34.56±2.56和32.47±2.01。结论:胶原酶Ⅴ(含DNaseⅠ100 U)逆行注射、原位消化可有效避免因消化时胶状物质的产生而导致的胰岛细胞分离失败,Hitopque-1077梯度离心分离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便捷、成功率高等特点,可得到活性与功能较好的胰岛细胞;与加尾法相比,茎环法能够更灵敏地检测胰岛细胞miR-126的表达量。
王玉琢袁文俊米志强安小平童贻刚
关键词:胰岛细胞MIR-126实时定量PCR
过表达热休克蛋白70提高CHO细胞表达抗体的能力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中过表达热休克蛋白70以提高其表达抗体的能力。首先从中国仓鼠基因组DNA中扩取HSP70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SP70,再将重组质粒稳定转染到CHO/dhfr-细胞中,筛选获得稳定的细胞系,运用RT-qPCR检测和Western blot分析HSP70基因的过表达。在过表达HSP70的CHO细胞组和对照细胞组(转染空载体pcDNA3.1的CHO细胞组)中分别转染表达抗-HBs的质粒,应用ELISA检测两组细胞表达抗-HBs的能力。RT-qPCR结果显示实验组CHO细胞中HSP70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ELISA检测结果表明过表达HSP70的CHO细胞组抗-HBs表达量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研究揭示HSP70能有效促进细胞内分泌性蛋白的表达。
黄芬安小平李存何彰华张宝中米志强王娟童贻刚
关键词:CHO细胞HSP70抗体
利用小RNA高通量测序筛查媒介昆虫携带的病原体被引量:1
2013年
高通量测序方法筛查媒介昆虫携带病原体是一种新的重要方法。研究表明小RNA高通量测序可用于昆虫携带病毒的检测。本工作尝试用小RNA高通量测序法筛查昆虫携带的病毒,发现该方法不仅可用于媒介昆虫携带病毒的检测,也可以用于原核和真核病原体的筛查。用该方法对野外采集的3种蚊虫和3种蜱进行分析,用blast程序对NCBI核酸序列库(nt)进行比对搜索,从测序结果中查找到多种病毒、原核及真核的病原体。上述结果表明,小RNA高通量测序可以用于各种病原体的发现,有望发展成为一种通用的病原体筛查技术。
张志毅安小平庄璐马麦卷米志强黄勇范航刘玮童贻刚
关键词:小RNA高通量测序媒介昆虫病原体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快速诊断腹水中大肠杆菌感染被引量:3
1997年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快速诊断腹水中大肠杆菌感染陈乃玲童贻刚苑公忍顾芳田惠英韩春风贾克明作者单位:北京100700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肝病研究所目前国内外对腹水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细胞数检测、生化分析、鲎试验及细菌培养,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尚未...
陈乃玲童贻刚苑公忍顾芳田惠英韩春风贾克明
关键词:腹水大肠杆菌核酸聚合酶链反应肝硬变
噬菌体浓缩方法的比较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对不同噬菌体浓缩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PEG沉淀、PEG反透析、阴阳离子结合树脂、超滤等5种方法对T4、T7、N4等3类噬菌体进行浓缩对比试验;在此基础上,用浓缩效果较好的方法对土壤和河道污水样本中的噬菌体进行浓缩,观察浓缩效果。结果:上述5种方法对3类噬菌体均有浓缩效果;超滤的浓缩效果最好,其次是PEG反透析,PEG沉淀没有很好的浓缩效果;河水样本中噬菌体的回收率比土壤样本高。结论:可通过PEG反透析、超滤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得到高浓度的有活性的噬菌体。
韩传银张飞雄童贻刚
关键词:噬菌体
抗H5N1病毒人源化分泌型IgA抗体的研制
米志强童贻刚李存安小平张宝中
深度测序在新发传染病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童贻刚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09年
大部分感染都起源于黏膜表面,而黏膜免疫的主要抗体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它能有效地阻断病原体的感染和侵入。SIgA是由1个IgA二聚体、1条J链和1个分泌片(SC)共价结合构成的异源十聚体。IgA和J链由活化B细胞产生,SC则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SIgA分子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极强的抗微生物活性。我们就SIgA合成的相关机制、IgA单体和SIgA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重组SIgA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张宝中冉多良童贻刚
关键词: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的DNA改组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索利用DNA改组(DNA shuffling)技术,获得更高活性tPA的可能性。方法:以人、恒河猴及大白鼠tPA cDNA为一组基因,进行tPA的DNA改组(DNA family shuffling)。以改组后构建的tPA多样性文库转染CHO细胞并进行克隆和筛选。结果:得到了两株有意义的克隆:t9和t17,其中t9克隆表达的tPA活性略高于人tPA,初步的比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活性约提高4倍。t17克隆表达的tPA虽然有88个氨基酸的缺失,但仍表现出与人tPA相同的活性。两株克隆经测序证明,为改组后的基因,其序列以人和恒河猴的tPA cDNA序列为主,少数序列来源于大白鼠tPA cDNA。结论:这一探索性结果将为后续几轮的tPA DNA改组探明道路,为最终从改 组后tPA多样性基因库中筛选到比较理想的重组体打下基础。
黄庆生徐静徐俊杰童贻刚王海涛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DNA改组真核表达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