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世辉

作品数:367 被引量:1,157H指数:16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6篇期刊文章
  • 111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9篇交通运输工程
  • 197篇机械工程
  • 7篇理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8篇磁浮
  • 86篇机车
  • 85篇列车
  • 55篇中低速
  • 47篇动力学
  • 46篇转向架
  • 46篇磁浮列车
  • 43篇低速磁浮
  • 43篇悬浮架
  • 42篇车辆
  • 40篇磁浮车
  • 37篇中低速磁浮
  • 35篇磁浮车辆
  • 33篇轮轨
  • 30篇车轮
  • 29篇低速磁浮列车
  • 28篇动力学性能
  • 27篇重载
  • 26篇轮对
  • 25篇中低速磁浮列...

机构

  • 362篇西南交通大学
  • 15篇郑州铁路职业...
  • 14篇西南民族大学
  • 9篇中车大连机车...
  • 5篇中国铁道科学...
  • 5篇中车长春轨道...
  • 4篇中国北车集团...
  • 4篇中国北车集团
  • 3篇中铁二院工程...
  • 3篇中央昆士兰大...
  • 3篇石家庄铁道大...
  • 3篇中国南车集团
  • 3篇中国南车集团...
  • 3篇大连机车车辆...
  • 3篇中车株洲电力...
  • 3篇山东和顺电气...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铁第四勘察...

作者

  • 366篇罗世辉
  • 218篇马卫华
  • 35篇唐阳
  • 24篇刘韦
  • 20篇王晨
  • 19篇许自强
  • 15篇雷成
  • 14篇张敏
  • 14篇何灼馀
  • 14篇宋荣荣
  • 13篇邹瑞明
  • 13篇梁鑫
  • 13篇杨亮亮
  • 12篇肖守讷
  • 12篇傅茂海
  • 12篇冯鉴
  • 10篇吴庆
  • 9篇张敏
  • 8篇王玉锁
  • 8篇王自力

传媒

  • 27篇铁道机车车辆
  • 23篇机车电传动
  • 22篇铁道学报
  • 17篇电力机车与城...
  • 16篇内燃机车
  • 1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篇西南交通大学...
  • 9篇机械工程学报
  • 9篇振动与冲击
  • 9篇机械
  • 8篇中国铁道科学
  • 7篇机械设计与制...
  • 6篇铁道车辆
  • 5篇城市轨道交通...
  • 5篇中国铁道学会...
  • 4篇振动.测试与...
  • 4篇噪声与振动控...
  • 3篇中国机械工程
  • 3篇铁道标准设计
  • 3篇铁道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24
  • 21篇2023
  • 19篇2022
  • 19篇2021
  • 22篇2020
  • 15篇2019
  • 13篇2018
  • 11篇2017
  • 14篇2016
  • 11篇2015
  • 22篇2014
  • 45篇2013
  • 42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18篇2009
  • 24篇2008
  • 11篇2007
  • 10篇2006
  • 14篇2005
3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轨道车辆的车轮踏面轮廓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车轮踏面轮廓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定位夹紧装置、测量装置、控制装置,机架由端板、支撑板、竖直设置的立板、水平设置的盖板组成,定位夹紧装置由定位柱和电磁...
付彬罗世辉唐阳马卫华
文献传递
轮对自由横动量对2C_0机车轮缘磨耗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轮对自由横动量的大小关系到机车曲线通过时的轮缘磨耗情况,同时对钢轨的磨损也有很大的影响。文章对机车运用中轮对自由横动量对轮缘磨耗的影响作简要论述,并在建立了两种2C0径向转向架机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在小半径曲线上的仿真计算,分析了轮对自由横动量的变化对机车曲线通过时与轮缘磨耗有关的指标值(主要包括外轮导向力、摇头角以及轮缘磨耗)的影响。得出合理的轮对自由横动量的设置可以延长轮对的使用寿命的结论,为轮对自由横动量的设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马卫华罗世辉王自力
关键词:轮缘磨耗轮对
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的走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的走行装置,包括悬浮架(4)、空气弹簧(3)和滑台(2),其特征在于:悬浮架(4)中间设有滑台(2),滑台(2)通过螺栓与空气弹簧(3)相连,空气弹簧(3)的下端与悬浮架(4)上的基座固接,...
马卫华王晨罗世辉
文献传递
基于轮轨磨耗对30t轴重货车车轮踏面优化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对30t轴重铁路货车的仿真,对比分析车轮采用LM磨耗型踏面与75kg/m、60kg/m两种钢轨匹配后各磨耗评定指标,得出LM型踏面与75kg/m重型钢轨匹配时存在一定不适应的结论。为了满足我国大轴重铁路货车技术的发展需求,从减少轮轨磨耗考虑,设计出两种与75kg/m重型钢轨匹配性能更优的车轮踏面。基于FASTSIM算法和Archard磨耗模型,对30t轴重货车车轮磨耗进行仿真计算,并对比分析优化前后车轮踏面磨耗状态及相关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优化型踏面与75kg/m钢轨匹配下的车轮磨耗程度均比LM型踏面车轮磨耗要小,而且随着运行里程的增加,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杨亮亮罗世辉傅茂海
关键词:铁路货车轮轨磨耗
考虑剩磁作用的中低速磁浮电磁力分析
2023年
为了探究悬浮电磁铁剩磁对EMS(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中低速磁浮列车垂向电磁力的影响,首先,分析了悬浮电磁铁相对磁导率变化规律,并基于等效磁路法建立单电磁铁悬浮模型;其次,根据Jiles-Atherton磁滞理论研究了悬浮电磁铁的极限磁滞回线状态,分析了悬浮电磁铁剩磁的动态作用;最后,通过电磁力台架试验开展垂向电磁力对比验证,并提出了最大化利用电磁效率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线圈电流处于0~20 A时,悬浮电磁铁剩磁近似等于常量,垂向电磁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线圈电流;在线圈电流处于20~40 A时,悬浮电磁铁达到磁饱和状态,且由于处于极限磁滞状态使得悬浮电磁铁具有最大剩磁作用,最大差值约为1 kN,随着线圈电流进一步增加,悬浮电磁铁相对磁导率的降低使得剩磁作用逐渐减弱.
刘清辉单磊马卫华卢相宇罗世辉
关键词:磁浮列车电磁铁剩磁
磁浮列车单铁悬浮车桥耦合振动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为研究单铁悬浮车桥耦合振动,将悬浮控制系统、车辆结构、弹性轨道梁及桥梁安装系统作为整体系统,建立整体系统的磁浮列车的悬浮控制-弹性桥梁-机械结构垂向耦合振动模型,以不同频率的外力激扰模拟磁浮列车不同的速度下对桥梁的作用,分析了不同梁型在整体系统耦合条件下的跨中挠度与振动加速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单铁悬浮稳定后,简支梁跨中挠度约为两跨连续梁悬浮处挠度的2.5倍;以200km.h-1车速通过桥梁时其挠度略小于400km.h-1车速通过工况,但前者再次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约为后者的1/3;车辆以相同速度通过桥梁时,连续梁悬浮处跨中挠度约为简支梁的40%,且前者振动加速度小于后者;仿真过程中桥梁安装临界刚度范围为(5.5~6.5)×107 N.m-1;两跨连续梁动力学性能较简支梁更为优秀。
梁鑫罗世辉马卫华吴庆许自强
关键词:磁浮列车车桥耦合振动动力学模型
磁悬浮控制器设计及静悬浮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为实现磁浮列车在低轨道梁刚度下稳定悬浮,降低轨道梁建设成本,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单铁-弹性轨道-车体耦合动力学模型.首先,设计出状态观测器将悬浮电磁铁、轨道梁及车体的振动状态引入控制系统;然后,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法求解出系统的状态反馈增益矩阵,结合二者利用MATLAB进行相关动力学仿真,得出轨道梁刚度与质量分别为200 k N/m与325 kg的最佳取值.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黎卡提方程求解的控制器相比,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法具有更优的二次性能指标;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系统在较低轨道梁刚度与质量下的稳定悬浮,并能在0.5 s左右进入稳定状态;系统在一定外界扰动下具有鲁棒性.
汪科任罗世辉张继业
关键词:磁浮列车轨道梁线性矩阵不等式
列车碰撞试验台气囊弹射加速仿真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提高机车车辆碰撞试验台的驱动能量,提出气囊自增长可变边界,实现了高压气体在约束且不爆破条件下长距离弹射做功.基于控制体积法,利用LS-Pre Post和LS-DYNA软件建立环形折叠气囊的弹射模型,在初始压缩和一定压力条件下,研究多节气囊的受压弹射过程和气囊构造特征对气囊弹射行为及能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环形折叠气囊弹射模型能够反映气囊弹射加速方法的基本特性,气囊弹射加速持续并且稳定;气囊节数与弹射距离、能量输出大小和弹射试验台稳定性有关,气囊节数越多弹射作用距离越大、能量输出效果越显著,3节气囊弹射能量是1节气囊弹射能量的6倍;气囊节数越多气囊端部摆动量越大,但3节气囊弹射端部摆动量不超过7 mm,气囊弹射稳定性良好.
柳忠彬肖守讷罗世辉
关键词:高速列车耐撞性数值模拟
低地板列车径向转向架
本发明提供了低地板列车径向转向架,本发明属于铁路机车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独立旋转车轮径向转向架。城市轨道交通适用的低地板车辆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技术。构架侧梁为凹形结构,两端梁的端部设置二系悬挂橡胶弹簧安装座,两个横向减...
唐阳王古月罗世辉
文献传递
轨道车辆轮轨非对称接触现象分析
针对广泛存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轮轨非对称接触现象开展研究,探讨了轮轨非对称接触现象的形成原因,并分析了轮轨非对称接触现象对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轮轨形面损伤、轮径差的存在均会导致轮轨非对称接触现象的产生,根据表现形式的...
马卫华邹瑞明刘韦罗世辉
关键词:轮轨动力学性能
文献传递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