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栋
- 作品数:85 被引量:60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髂内动脉造影栓塞在妇产科大出血的应用被引量:3
- 1989年
- 髂内动脉结扎术应用于盆腔器官出血及预防性减少手术时出血,已广泛用于临床,并视为一种有效止血术式,但随着近代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盆腔动脉造影栓塞遂成为治疗妇产科难以控制出血的另一种有效方法,其法简便、安全.不用开腹.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为其优点.我院于1987年应用经皮髂内动脉造影栓塞,抢救4例严重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获得令人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简介(见附表)
- 唐春海顾美皎黄志程胡国栋
- 关键词:髂内动脉造影栓塞妇产科大出血
- 子宫的磁共振检查——检查技术、正常和病理解剖被引量:1
- 1991年
- 子宫的磁共振检查使非损伤性诊断技术得到改善,它涉及子宫肿瘤的诊断以及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分期。
- T.NauertB.HammK.-J.Wolf胡国栋
- 关键词:子宫NMR病理解剖
- 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PI、SPF、DI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1年
- 目的 研究不同化疗栓塞方法对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增殖指数 (proliferativeindex ,PI)、S期细胞比率 (S phasefraction ,SPF)、DNA指数 (DNAindex ,DI)的影响及PI、SPF、DI与HCC转移的关系 ,以便进一步研究化疗栓塞对HCC转移潜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7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HCC共 98例 ,单纯手术 5 7例 ,4种化疗栓塞治疗后Ⅱ期手术切除 4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 (flowcytometry ,FCM)检测各标本PI、SPF和DI ,并与转移情况对照。结果 PI和SPF与HCC转移潜能密切相关 (P <0 .0 1,P <0 .0 5 ) ,DI与转移关系不大 (P >0 .0 5 )。PI、SPF和DI存在组织学差异 ,Ⅲ级高于Ⅰ级 ,梁索型、索状腺样型、透明细胞型低于实体型和低 (未 )分化型。化疗栓塞使HCCPI、SPF下降 ,其中多材料联合化疗栓塞组 (C组和D组 )下降最明显 (P <0 .0 5 ) ;单材料化疗栓塞组 (B组 )PI上升最显著 (P <0 .0 5 ) ;重复 3~ 4次化疗栓塞PI、SPF下降显著 (P <0 .0 5 ,P <0 .0 1) ;化疗栓塞后1~ 2个月PI、SPF下降 ,2个月后增高。结论 HCC高转移性与高PI、SPF相关 ,化疗栓塞通过抑制HCC的PI、SPF来抑制其转移潜能 ,多次、多材料联合化疗栓塞且重复治疗间隔
- 肖恩华胡国栋李锦清张亚奇陈敏山
- 关键词:化学栓塞治疗性脱氧核糖核酸
- 肝动脉解剖变异及肝肿瘤多支供血在栓塞治疗中的重要性
- 1992年
- 通过对100例肝癌的腹腔动脉造影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的观察,重点分析①肝动脉解剖变异;②多支供血;③栓后肝动脉狭窄和侧枝循环建立在栓塞治疗中的重要性。并对其治疗措施提出新的设想。
- 胡国栋李小明黄志程胡道予陈锦华柳学国
- 关键词:肝肿瘤动脉栓塞疗法血管造影
- 无水乙醇碘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疗效观察被引量:6
- 1994年
- 42例肝癌患者,栓后肿瘤缩小率大于50%占61.9%,缩小率小于25%占12%:50%的患者栓后α-FP降至正常。6个月、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1.4%、71.4%及50%。所有患者匀可耐受治疗,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我们认为:无水乙醇碘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疗效显著,且安全可行。
- 李小明胡国栋曹满瑞黄志程
- 关键词:栓塞疗法无水乙醇碘油肝肿瘤
-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及前景被引量:1
- 1999年
- 胡国栋
-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肝癌血管成形术
- 肝癌碘油栓塞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观察被引量:15
- 1991年
- 13例肝癌碘油栓塞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观察,与非栓塞的肝癌手术标本对照研究。结果发现,碘油抗癌混合剂与明胶海绵联合栓塞治疗肝癌,其肿瘤坏死率和假包膜增厚作用均明显优于单纯碘油抗癌药混合剂的栓塞作用,碘油的远端栓塞与明胶海绵近端栓塞联合应用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 涂蓉郭俊渊王承缘胡国栋黄志程任大宏
- 关键词:肝癌碘油栓塞切除病理
- 肝癌动脉血供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分析肝癌的动脉供血特点。方法分析有完整血管造影资料的肝癌患者366例,肝右叶肿瘤287例,肝左叶肿瘤49例,横跨左右叶者30例。常规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数字血管造影,对可疑病例加行膈动脉、胃左动脉、脾动脉、右肾动脉、胸廓内乳动脉、支气管动脉等数字血管造影。结果参与肿瘤供血动脉,1条者157例(42.90%),2条者136例(37.16%),3条者57例(15.57%),4条者14例(3.82%),6条者2例(0.55%)。肝右动脉占50.71%(319/629),肝左动脉占26.39%(166/629),肝中动脉占1.27%(8/629),左膈动脉占0.79%(5/629),右膈动脉占6.20%(39/629),肠系膜上动脉占2.86%(18/629),胃左动脉占6.36%(40/629),胃十二指肠动脉占4.29%(27/629),右肾上腺动脉占0.64%(4/629),右支气管动脉、脾动脉、右胸廓内乳动脉均各占0.16%(1/629)。结论肝癌的血供来源以多动脉为主,除肝动脉供血外,非肝动脉分支的寄生供血也常见。
- 阳建萍肖恩华李锦清胡国栋
- 关键词:肝肿瘤肝循环血管造影术
- 长期应用肝动脉栓塞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分析被引量:6
- 1994年
- 本文对42例HCC患者的TAE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供血动脉主干闭塞率62%(26/42)。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种因素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所致:(1)导管和高压注射造影剂的物理刺激;(2)化疗药物的化学刺激;(3)导管嵌顿和长时间持续性注射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所致的缺氧。因此,TAE并非根治性、长久的治疗手段,应适时结合手术治疗,其手术切除的最佳时机是初次治疗后的3~5月。
- 洪澄杨四清胡国栋
- 关键词:栓塞肝动脉影象学诊断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加血管生长抑制剂对兔肝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2年
- 目的 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后血管生长抑制剂TNP 470治疗对兔VX2肝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材料与方法 将VX2肿瘤接种于日本大白兔的肝脏内 ,植入 2周后将 45只携有肿瘤的实验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组及TACE术后TNP 470治疗组 ,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TACE术后TNP 470治疗组于TACE术后 3天给予TNP 470静脉灌注 ,隔日 1次 ,剂量为 30mg/kg体重 ,共治疗 9次。植入肿瘤后 5周处死动物 ,测量肝移植瘤的大小、坏死面积 ,观察肝内及双肺转移的发生率。结果 5周末对照组肝移植瘤体积 2 6 .5± 6 .5cm3 ,平均坏死率 35 .5± 9.2 %。单纯TACE治疗后肝移植瘤体积约 19.9± 7.3cm3 ,平均坏死率 5 2 .4± 17.8%。TACE术后TNP 470治疗组移植瘤平均体积 14.7± 4.6cm3 ,平均坏死率 6 9.5± 12 .6 % ,各组之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肝内及双肺转移率分别为 :对照组 :15 /15 (10 0 % )、11/15 (73.3% )。单纯TACE治疗组 :15 /15 (10 0 % )、10 /15(6 6 .7% )。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TACE术后TNP 470治疗组肝内及双肺转移率分别为 7/15(4 6 .7% )、5 /15 (33.3% ) ,与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单纯TACE治疗虽然能抑制肝移植瘤的生长 ,但对其转移无?
- 马明平胡道予周义成胡国栋
- 关键词:肿瘤移植生长抑制剂肝移植瘤肝动脉化疗栓塞血管生长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