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英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被服集中终末臭氧消毒效果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被服集中终末臭氧消毒的效果。方法自患者使用过的被服中,选择400个被服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个。对照组采用紫外线消毒方式,观察组采用臭氧消毒机的方式,对比被服在20、40、60 min的消毒情况及消毒有效率。结果不同消毒时间对不同菌杀灭率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对于消毒时间在60 min,观察组对于大肠杆菌杀灭对数值为lg 4.32株,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对数值为lg 4.26株,对于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为lg 4.12株,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毒前平均菌数为(1638±231)cfu/g、消毒后平均菌数为(52±13)cfu/g,消毒有效率为96.8%,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毒有效率为86%)(P<0.05)。结论在临床上,采用被服集中终末臭氧消毒的方式,具有良好的消毒灭菌效果,能有效杀灭许多隐藏在被服中的细菌和病毒,不仅操作方便,且此种消毒方式比较经济、实用,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 陈霞刘丹芦英蔡淑英周国华
- 关键词:消毒效果
- 实验室管理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医院内感染率较高的状况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医院内感染管理涉及面广,信息量大,面对医院内感染的严重性,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医院感染检测系统,以便能及时收集、分析、整理和报告院内感染信息,降低院内感染率。
- 芦英刘晓峰
- 关键词:实验室
- 医务人员洗手现状与管理对策
- 2015年
- 目的:探讨某院医务人员洗手情况,针对洗手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检验管理对策对于洗手情况的有效性。方法:调查抽取某院部分科室医务人员共100名作为对照组,对以上人员的手细菌携带情况进行细致统计,并于同期抽取100名医务人员作为观察组,按照临床六步洗手法每日进行洗手,对比两组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携带情况。结果:两组医务人员手部的细菌携带情况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具体观察组100名医护人员中,洗手后细菌携带率为32.5%,洗手后细菌携带合格率高达64.5%;相比较对照组100名医护人员中,洗手后细菌携带率为42.2%,洗手后细菌携带合格率为54.8%,经统计学软件对以上两组医务人员的手部细菌携带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携带菌属经统计得出,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共221株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有61株,其次为大肠埃希菌,有52株;对照组共243株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有68株,其次为大肠埃希菌,有58株。即观察组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携带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携带率。结论:观察组医务人员均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的洗手方法严格洗手,相比较对照组医务人员未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的洗手方法严格洗手,手细菌携带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有效的洗手管理对策对降低临床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携带率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 芦英陈霞刘曼丽宋微微柯有韬杨晓金
- 关键词:医务人员洗手管理对策
- 医务人员洗手现状与管理对策
- 2015年
- 目的:探讨本院医务人员至今洗手情况,针对洗手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检验管理对策对于洗手情况的有效性。方法:调查抽取本院部分科室医务人员共100名作为对照组,对以上人员的手细菌携带情况进行细致统计,并于同期抽取100名医务人员作为观察组,按照临床六步洗手法每日进行洗手,对比两组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携带情况。结果:两组医务人员手部的细菌携带情况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具体观察组100名医护人员中,洗手后细菌携带率为32.5%,洗手后细菌携带合格率高达64.5%;相比较对照组100名医护人员中,洗手后细菌携带率为42.2%,洗手后细菌携带合格率为54.8%,经统计学软件对以上两组医务人员的手部细菌携带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携带菌属经统计得出,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共221株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有61株,其次为大肠埃希菌,有52株;对照组共243株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有68株,其次为大肠埃希菌,有58株。即观察组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携带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携带率。结论:观察组医务人员均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的洗手方法严格洗手,相比较对照组医务人员未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的洗手方法严格洗手,手细菌携带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有效的洗手管理对策对降低临床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携带率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 芦英刘曼丽宋微微柯有韬杨晓金
- 关键词:医务人员洗手管理对策
- 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35例ICU脑出血患者,统计年龄、既往吸烟史、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开放气道方法与肺部感染的关系。结果年龄≥60岁、既往吸烟史、住院时间≥14 d、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昏迷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比率显著升高(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3 d以及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方式开放气道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比率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有吸烟史、住院时间≥14 d、合并COPD、昏迷、使用呼吸机时间≥3 d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均与肺部感染有关。结论患者年龄超过60岁,既往有吸烟史以及住院时间超过14 d,住院期间通过有创方式开放气道并使用呼吸机超过3 d是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 刘曼丽宋微微芦英柯有韬杨晓金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