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永胜

作品数:81 被引量:604H指数:1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2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5篇羌塘
  • 27篇变质
  • 25篇羌塘中部
  • 17篇青藏
  • 17篇青藏高原
  • 12篇地质
  • 11篇变质作用
  • 10篇高压变质
  • 9篇地球化
  • 9篇地球化学
  • 9篇锆石
  • 9篇高压变质带
  • 9篇变质带
  • 8篇岩石
  • 8篇年代学
  • 8篇榴辉岩
  • 8篇麻粒
  • 8篇辉岩
  • 7篇定年
  • 7篇元古代

机构

  • 75篇吉林大学
  • 17篇中国地质科学...
  • 6篇长春科技大学
  • 3篇成都地质矿产...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1篇董永胜
  • 36篇李才
  • 19篇张修政
  • 10篇翟庆国
  • 10篇解超明
  • 9篇卢良兆
  • 8篇吴彦旺
  • 8篇王生云
  • 8篇施建荣
  • 7篇王鹏森
  • 6篇邓明荣
  • 6篇王明
  • 6篇张乐
  • 4篇黄小鹏
  • 4篇于介江
  • 4篇周喜文
  • 4篇胡培远
  • 4篇甘宜成
  • 3篇王立全
  • 3篇田忠华

传媒

  • 25篇地质通报
  • 16篇岩石学报
  • 8篇世界地质
  • 3篇2007'全...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2篇长春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2008年全...
  • 1篇2010年全...
  • 1篇2012年全...
  • 1篇第六届地质构...
  • 1篇2013年全...
  • 1篇第五届构造地...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9篇2010
  • 11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东早元古代荆山群富铝片麻岩中矿物共生的P-T-X关系及其演化被引量:6
1998年
根据显微构造和矿物微区化学成分的详细研究,确定了胶东早元古代荆山群富铝片麻岩中存在平衡组合Grt-Crd-Bt-Sil-Kfs-Pl-Qtz,反映变质峰期Grt+Sil+Qtz→Crd,Bt+Sil+Qtz→Grt+Crd+Kfs+H2O和Pl(An)→Grt(Grs)+Sil+Qtz①等转换反应和Fe-Mg交换反应均基本保持平衡状态。实验资料和地质温压计估算确定其峰期P-T-X关系:P为0.60~0.70GPa,T为700℃~750℃,XGrtMg为0.21~0.26,XCrtCa为0.044~0.053,XCrdMg为0.65~0.72,XBtMg为0.50~0.57,XPlAn为0.285~0.388。但Grt、Bt和Pl又都有明显的微区成分变化,反映峰期后降温过程各种交换反应的效应,其封闭温度在500℃~600℃之间,压力为0.40~0.50GPa。研究确立逆时针的PTt轨迹,其样式反映早元古代陆缘壳内拗陷带的闭合过程。
卢良兆董永胜
关键词:片麻岩矿物共生早元古代
北澜沧江带的性质--是冈瓦纳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界线吗?被引量:21
2009年
藏东地区冈瓦纳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界线是不能回避的关键问题。借助前人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和研究成果,对北澜沧江带两侧的基底岩系、古生代沉积建造、地层古生物、火山岩浆弧、变质岩、变质作用、高压变质带、吉塘岩群、酉西群、构造运动分期等进行剖析,并与邻区进行了简单对比。在此基础上初步得出北澜沧江带是藏东地区连接滇西澜沧江缝合带与龙木错-双湖缝合带的纽带,是藏东地区冈瓦纳板块与扬子板块界线的倾向性意见,还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验证。
李才谢尧武董永胜徐锋强巴扎西蒋光武
关键词:青藏高原扬子板块
辽东弓长岭—岫岩地区古元古界辽河群变沉积岩的物源及构造背景被引量:2
2020年
辽东弓长岭—岫岩地区位于胶—辽—吉造山带东段,区内发育厚层古元古代变质沉积岩系,本文对这些变质沉积岩进行了岩相学和U-Pb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岩相学特征显示这些岩石变质程度普遍偏低,多为绿片岩相变质条件,未发现高级特征变质矿物。岩石中主要矿物颗粒为石英,其中北辽河群碳酸盐矿物较为发育。根据辽东弓长岭岫岩地区古元古代变沉积岩碎屑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这些锆石普遍具有清晰的振荡环带和较高的Th/U值(>0.3),表明其原岩来自岩浆岩。结合LA-ICPMS U-Pb年代学,得到里尔峪组、高家峪组、大石桥组和盖县组碎屑锆石分别呈现出2159、2500、2189/2530和2044/2197Ma的年龄峰值,表明其沉积物来源于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和相邻的太古宙杂岩。结合前人资料,本文认为南、北辽河岩群形成于相同的环境并经历了相同的构造演化过程,古元古代弧-陆碰撞模式可能更适用于胶—辽—吉造山带的构造演化。
王成志董永胜王鹏森陈木森白雪瑞
关键词:辽东半岛辽河群碎屑锆石年代学
藏北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斜长花岗岩定年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7
2009年
果干加年山蛇绿岩中首次发现了斜长花岗岩,它对于蛇绿岩的成因研究,特别是对蛇绿岩形成和演化过程的精确年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地质特征和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初步研究,斜长花岗岩具有埃达克岩的特点,如高Al(14.84%~15.35%)、Sr(338×10-6~356×10-6)、Sr/Y值(46.94~55.45)和贫Y、Yb(Y=6.42×10-6~7.20×10-6,Yb=0.56×10-6~0.63×10-6)等。斜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348Ma±9Ma,代表了洋壳俯冲的时间。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果干加年山斜长花岗岩可能是俯冲洋壳高压条件下直接部分熔融形成的,产于消减带之上的环境(SSZ型)。
施建荣董永胜王生云
关键词:斜长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定年
羌塘中部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及成因机制-以红脊山地区香桃湖花岗岩为例
羌塘中部晚三叠世岩浆活动,尤其是南羌塘北缘大面积花岗岩的形成背景及成因机制迄今尚未得到很好约束,这些问题对深入理解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晚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羌塘西部香桃湖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岩...
张修政董永胜李才
关键词:岩石学岩浆活动地质构造晚三叠世羌塘中部
藏北羌塘中部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被引量:30
2009年
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是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近期的重要发现。通过对桃形湖蛇绿岩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的研究发现,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各单元出露齐全,由下到上分别为变质橄榄岩、超基性堆晶杂岩、堆晶辉长岩、基性岩墙群和枕状玄武岩,在堆晶岩中有不同规模的斜长花岗岩(层)脉体。桃形湖堆晶辉长岩的时代为中奥陶世,并具有大洋中脊型的地球化学特点。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的发现说明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中存在完整的蛇绿岩组合,同时也是古特提斯洋早期裂解的重要证据。
吴彦旺李才董永胜解超明胡培远
关键词:羌塘中部早古生代古特提斯蛇绿岩
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形成初探
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位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之中,南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片岩和其内的透镜体状榴辉岩组成,与晚古生代浅变质地层及古生代蛇绿岩均呈构造接触。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等的研究表明,高压变质带大体经...
董永胜李才施建荣张修政王生云
关键词:高压变质带地质特征岩石学
内蒙古兴和-卓资太古宙孔兹岩系变质峰期水活度、氧逸度及其化学位变化被引量:9
1999年
通过脱水反应的平衡热力学计算确定内蒙古兴和-卓资太古宙孔兹岩系变泥砂质岩中变质峰期aH2O 总体较低, 变化于0.12~0.40 之间, 黑云紫苏片麻岩中aH2O为0.20~0.43。前者的logfO2 值最高为- 13~- 15, 但在有些岩石中极低,(μH2 O/XBtM g )P,T和(μO2 /XBtM g )P,T的系数主要变化于- 0.241~- 0.383 和- 1.052~- 1.810,(μH2O /μO2 )P,T的斜率也有一定变化。这些数值变化特征按 “碳质变质”观点不应出现, 主要也不是脱水熔融作用所致, 它们可能与非完全开放系统中H2O较CO2
卢良兆董永胜周喜文
关键词:太古宙孔兹岩氧逸度
胶东早元古代荆山群变质作用演化样式及其构造环境探讨被引量:7
1998年
胶东地区发育大面积的早无古代变质地层──荆山群。该套岩系经历了三期五个阶段的变质作用,峰期温压条件为T=700~750℃,p=0.50~0.60GPa,达角闪麻拉岩相。变质作用pTt轨迹为逆时针形式,反映早元古代陆缘壳内裂陷带的闭合过程。
董永胜王微
关键词:PTT轨迹构造环境荆山群变质作用早元古代
藏东类乌齐一带吉塘岩群时代讨论及初步认识被引量:25
2009年
吉塘岩群沿他念他翁—类乌齐—吉塘一线展布,是由大小不等、不同时代的构造岩片组成的构造-岩石单位,原岩可能包括沉积岩、火山岩、中酸性侵入岩等。已有的年代学资料从元古宙到晚古生代均有,存在巨大的时间跨度,除了年代学方法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对吉塘岩群的含义界定不一致。吉塘岩群可能是很多时代与性质差别很大的岩片集合体。吉塘岩群的岩性、成因、同位素年龄等差异巨大,将该岩群解体是必要的。对吉塘岩群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提高藏东地区的基础地质研究程度。
李才谢尧武董永胜强巴扎西蒋光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