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家颖

作品数:66 被引量:478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细胞
  • 23篇血小板
  • 12篇流式细胞
  • 12篇流式细胞术
  • 9篇白血
  • 8篇蛋白
  • 8篇血栓
  • 7篇凝血
  • 6篇糖蛋白
  • 6篇静脉
  • 6篇抗血小板
  • 6篇活化
  • 5篇血栓形成
  • 5篇血小板活化
  • 5篇血小板聚集
  • 5篇血小板膜
  • 5篇血小板膜糖蛋...
  • 5篇深静脉
  • 5篇深静脉血栓
  • 5篇术后

机构

  • 5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3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医院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卫生部临床检...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66篇袁家颖
  • 24篇王建中
  • 22篇屈晨雪
  • 19篇汪润
  • 11篇赵燕君
  • 11篇龚岩
  • 11篇张爱玉
  • 10篇吴煦
  • 8篇王淑娟
  • 6篇吴新民
  • 6篇王建中
  • 6篇袁训芝
  • 6篇王淑娟
  • 5篇苗林子
  • 5篇宋琳琳
  • 5篇由然
  • 5篇王新华
  • 4篇石永进
  • 4篇吴振茹
  • 4篇李传保

传媒

  • 10篇中华检验医学...
  • 7篇中国农村医学
  • 7篇中华医学检验...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级医刊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7篇1998
  • 2篇1997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凝学所见二例
2003年
王淑娟袁家颖
关键词:抗磷脂抗体阳性血凝学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降低乳腺癌耐药细胞系对阿霉素的耐受效应被引量:25
2001年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ytokine inducedkiller,CIK)与化疗药物对多药耐药 (multidrugre sistance,MDR)肿瘤细胞产生协同杀伤效应的机制。方法 :用细胞培养法加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并扩增CIK细胞 ,应用MTT法测定CIK细胞、阿霉素及二者联合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靶细胞上P糖蛋白 (P gp)的表达和细胞内药物积累 ,用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 gp在MDR靶细胞MCF7adr内的分布。结果 :CIK细胞可使MCF7adr细胞P gp的表达活性下降 82 .5 % ,耐药靶细胞内阿霉素积累增加 3.2倍 ,使联合杀伤率比单纯加阿霉素(同等剂量 )组增加 7.8倍 ,比单纯加CIK细胞 (相同效靶比 )组增加 1.3倍。结论 :CIK细胞可明显抑制MCF7adr肿瘤细胞系的P gp表达 ,可协同阿霉素提高对MCF7adr肿瘤细胞系的杀伤活性。
石永进虞积仁朱平马明信岑溪南董玉君袁家颖
关键词:乳腺癌杀伤细胞耐药细胞系阿霉素细胞因子
凝血因子Ⅶ及其基因MspI多态性与心肌梗塞危险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Ⅶ活性及其基因MspI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心肌梗塞的关系。 方法:测定125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和137例心肌梗塞患者(心肌梗塞组)血浆凝血因子Ⅶ活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MspI酶切法确定其基因型。 结果:①心肌梗塞组血浆凝血因子Ⅶ活性(P<0.01)和血清总胆固醇(P<0.0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仅前者与心肌梗塞的危险性独立相关(OR=1.04,P<0.01)。②凝血因子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③M_1M_1纯合子血浆凝血因子W活性显著高于M_1M_2杂合子(P<0.05)。 结论:支持血浆凝血因子Ⅶ活性升高是中国汉族人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凝血因子Ⅶ活性受其基因MspI多态性的影响,但该多态性并不是中国汉族人心肌梗塞的独立危险因子。
蔡强军陈纪林袁家颖马会利宋杰许敏伏
关键词:心肌梗塞MSPI多态性
利用微球捕获技术检测血小板微粒的方法建立及其评价
目的建立利用微球捕获技术检测血小板微粒(plateletderivedmicroparticles,PMP)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初步的方法学评价。方法采用包被针对血小板膜糖蛋白IIIa(CD61)单克隆抗体的检测微球捕获PM...
李传保吴煦袁家颖汪润屈晨雪王建中
关键词:血小板微粒
文献传递
稀释凝血酶时间试验检测血浆达比加群水平的性能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价稀释凝血酶时间(d TT)试验用于检测血浆达比加群水平的性能,观察其是否能满足临床实验室检测需求。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5-A2、EP6-A、EP7-A及C-24文件对d TT试验检测血浆达比加群水平的精密度、正确度、分析测量范围、携带污染率、抗生物干扰进行评价,并观察血浆样品的稳定性。结果 d TT试验检测血浆达比加群水平的日内、日间变异系数(CV)均符合厂家声明的CV;3个水平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能力验证计划物质达比加群浓度与靶值的相对偏差均<10%;在30.92~249.13 ng/m L范围内d TT试验检测达比加群水平结果呈线性分布;携带污染率为-0.84%;Hb≤3 g/L、三酰甘油≤873 mg/d L、肝素≤2.2 IU/m L、FDP≤29 mg/L对d TT试验检测达比加群水平无影响;血浆样品在常温保存不宜超过4 h,4℃不宜超过4 d,-20℃不宜超过1个月,-80℃条件下可以存放半年。结论 d TT试验检测达比加群浓度的精密度、正确度、分析测量范围、携带污染率、抗生物干扰能力基本符合实验室要求。血浆样品稳定性满足临床要求。
吴雪莲屈晨雪戴菊华李丽萍龚岩陆遥袁家颖倪莲芳
关键词:达比加群抗凝监测
流式细胞术分析ITP巨核细胞分化发育异常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人骨髓巨核细胞的新方法,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巨核细胞分化发育异常的初步研究。方法对15例正常骨髓供者(对照组)、37例ITP患者及11例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ST)患者进行骨髓巨核细胞绝对计数;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富集骨髓巨核细胞,经透膜处理后,用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标记巨核细胞糖蛋白Ⅱb/Ⅲa(CD41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CD62P),用碘化丙锭(PI)标记巨核细胞DNA,流式细胞术分析巨核细胞倍体分布和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ITP和ST三组之间比较,骨髓巨核细胞绝对数量无差异(P>0.05)。富集后的骨髓标本,巨核细胞比例显著增高,可比富集前高17倍,而且DNA倍体(N)分布清晰,易于FCM分析设门和计算。与对照组比较,ITP患者巨核细胞DNA倍体分布未见明显改变,但CD41a表达量在2N、4N、8N、16N、32N、64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vWF表达量在各倍体巨核细胞均减低,32N时减低更显著(P<0.05);CD62P表达量在ITP组与对照和ST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中,其数量和DNA倍体增加未受影响,但其功能蛋白合成出现显著变化。在不同倍体巨核细胞中,CD41a表达显著增高;而vWF呈现表达下降趋势,尤其是高倍体(32N)时减低更为显著;P-选择素表达水平稳定。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巨核细胞为ITP的发病机制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张海燕屈晨雪王建中张晓辉付海霞汪润袁家颖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核细胞GPIIB/IIIA
东菱精纯克栓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3
1996年
报道了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共30例,均为血液流变学诸项指标中单项或多项增高者,在单用该药(DF-52110BU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入,1h以上滴完,隔日1次,共3次;但第2,3次均用5BU)后发现全血低切粘度、血液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在用药后1d开始下降,3~7d至最低水平,至用药后20d接近用药前水平,12例作体外血栓形成试验检查,其血栓长度、湿重及干重在用药时亦同时下降。其原因可能与DF-521溶解血栓、抑制血栓形成。
刘凤君陈清棠袁家颖陈红
关键词:东菱精纯克栓酶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
小檗胺逆转MCF7/ADR细胞耐药性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钙调素拮抗剂小檗胺 (BBM)逆转多药耐药的可能性及其机制。 方法 乳腺癌细胞MCF7及其耐阿霉素 (ADR)MCF7 ADR细胞与ADR及不同浓度BBM共培养 ,经四唑盐 (MTT)比色法计算半数抑制浓度 (IC50 )、耐药倍数和增敏倍数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ADR相对含量和P糖蛋白 (P gp)表达水平 ;半定量RT PCR检测mdr1基因mRNA表达。 结果 ADR对MCF7和MCF7 ADR的IC50 分别为 (0 98± 0 0 6 ) μmol L和 (10 1 2 0±5 72 ) μmol L ;MCF7 ADR对ADR的耐药倍数为 10 3。MCF7 ADR细胞 5 μmol L、10 μmol L和 2 0 μmol LBBM时对ADR呈剂量依赖性增敏作用 ,增敏倍数分别为 2 76、5 88和 2 8 2 6倍 (均P值 <0 0 1)。用 10 μmol 或 2 0 μmol LBBM处理MCF7 ADR细胞 2h ,细胞内的ADR相对含量增加 2 4 9和 2 81倍 (P <0 0 1) ;处理 72h使P gp表达分别下降10 0 9%和 6 2 82 % (均P值 <0 0 1) ,且mdr1基因mRNA相对表达值也呈下调趋势。 结论 BBM提高耐药细胞MCF7 ADR胞内的ADR浓度 ,下调mdr1基因及P gp的表达 ,使其对ADR的敏感性显著增高。
韩艳秋石永进袁家颖朱燕武淑兰
关键词:小檗胺逆转耐药性P糖蛋白MDRL基因
流式细胞术三色绝对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早期诊断的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急性期和康复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及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急性期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总T细胞、Th细胞、Ts细胞)绝对计数。动态观察了22例SARS康复期患者不同时期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值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急性期SARS患者总T细胞明显减低(P=0 .013),Th细胞及Ts细胞计数值均明显减低(P<0. 001)。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以及康复患者治愈出院、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3次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值均无组间差异(P>0 .05)。结论 急性期SARS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早期患者的总T细胞、Th细胞和Ts细胞的绝对计数值均明显减低,可以作为SARS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康复期患者总T细胞、Th细胞和Ts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数值逐渐恢复正常。
袁家颖王建中汪润赵燕君张爱玉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绝对计数血T淋巴细胞亚群TH细胞TS细胞康复患者
髋、膝关节矫形术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 分析髋、膝关节矫形术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4年至2005年接受髋、膝关节矫形术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的病人147例,年龄33~92岁。术后2周行双侧下肢静脉Duplex彩色超声检查,观察DVT形成的情况,根据是否形成DVT,分为非DVT组和DVT组。记录围术期有关病人、手术和麻醉方面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下肢DVT发生率42.2%,而近端DVT发生率2.7%。与非DVT组相比,DVT组麻黄碱使用率及其用量增加,麻醉时间延长,术后1d白细胞计数及术后最高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因素与下肢DVT有关(P〈0.05)。结论 髋、膝关节矫形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下肢DVT的危险因素为麻醉时间〉3h、使用麻黄碱及术后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宋琳琳吴新民袁训芝袁家颖赵国立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成形术关节成形术髋骨折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