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慧芳

作品数:8 被引量:90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4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大学生
  • 3篇心理
  • 2篇心理健康
  • 2篇心理状态
  • 2篇抑郁
  • 2篇社会支持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肌梗塞患者
  • 1篇心理分析
  • 1篇心理热线
  • 1篇心理问题
  • 1篇心理状态调查
  • 1篇药物治疗
  • 1篇抑郁障碍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用药
  • 1篇在校
  • 1篇在校大学生

机构

  • 8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济源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赵慧芳
  • 5篇李恒芬
  • 2篇刘安田
  • 1篇李社会
  • 1篇张建宏
  • 1篇杨建立
  • 1篇葛孝华
  • 1篇娄百玉
  • 1篇师天元
  • 1篇贾福军
  • 1篇陈佐明
  • 1篇胡宪章
  • 1篇刘会轩
  • 1篇冯砚国
  • 1篇王新友
  • 1篇张红亚
  • 1篇王俐
  • 1篇王萍
  • 1篇王新法
  • 1篇许明智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健康心理学杂...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与睡眠障碍的关系被引量:3
1998年
自杀是抑郁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为普通人群的22~36倍,40~70%的患者可出现自杀意念,且约15%的患者最终死于自杀[1,2]。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常见主诉,约70~8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着某种形式的失眠症状,但有关抑郁症患者...
许明智赵慧芳陈佐明
关键词:抑郁症自杀行为睡眠障碍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理状态调查被引量:1
1999年
娄百玉赵慧芳刘会轩李社会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理分析病理心理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应用丙戊酸镁并氯米帕明治疗的效果评价
2004年
目的:观察丙戊酸镁合用氯米帕明治疗重性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56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丙戊酸镁合用氯米帕明及单用氯米帕明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病情严重程度(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CGI-SI)、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 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2.13,1.32,P<0.01);两组间2,6,8周HAMD评分及2,6周HAM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t=2.03~3.00,P<0.05~0.01);观察组有效率82%,对照组有效率57%,差异有显著性(X^2=4.139,P<0.05);两组TES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t=2.42,P<0.05)。 结论:丙戊酸镁合用氯米帕明治疗重性抑郁障碍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王新法张建宏赵慧芳王萍
关键词:重性抑郁障碍丙戊酸镁氯米帕明药物治疗联合用药安全性
白介素-6、10、12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6、IL-10和IL-12水平,探讨其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5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9例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其血浆IL-6、IL-10、IL-12水平,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症状特征。结果 患者组血浆IL-1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皇正相关;阴性症状组患者IL-6水平明显高于阳性症状组和正常对照组,而其IL-10水平则低于阳性症状组;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者血浆IL-10水平明显低于慢性起病组。 结论 精神分裂症存在细胞免疫异常,IL-12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IL-6和IL-10则与其部分临床特征有关。
贾福军李恒芬王新友赵慧芳师天元张红亚
关键词:白介素-6白介素-10白介素-12精神分裂症细胞免疫
社会支持与在校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关系被引量:47
2003年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分别从新乡市3所高校随机抽取6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每一研究对象进行评定;SCL-90各因子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2分者为有心理问题组(n=91),<2分者为无心理问题组(n=516);比较两组间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和社会支持量表各因子得分情况。结果:在607名研究对象中,有明显心理症状者91名(15%);有心理问题组SCL-90各因子中躯体化(1.7±0.6)、强迫(2.5±0.9)、焦虑(2.1±0.7)、人际关系项(2.1±0.7)得分分别明显高于无心理问题组(t=1.93,2.44,1.96,2.37,P<0.05);有心理问题组社会支持量表中的主观支持(2.4±3.1)和利用度(1.3±2.0)分别明显低于无心理问题组(t=2.74,2.21,P<0.05);有心理问题组中女大学生抑郁情绪(2.7±0.5)比男生(1.9±0.7)严重,其主观支持(2.7±1.3)也明显低于男生(1.7±0.9)(P<0.05)。结论:社会支持系统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有关,其中主观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关系更为密切。
杨建立李恒芬赵慧芳刘安田
关键词:社会支持在校大学生心理状态心理问题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热线”咨询中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3
2002年
电话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为有心理问题或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心理援助.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开展这样的服务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国内也在积极的推广这项活动,但目前尚无规范的方法和技巧,如何成功地运用心理热线为广大咨询者服务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赵慧芳李恒芬葛孝华胡宪章
关键词:心理热线
社会支持对体育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 SCL— 90 )和社会支持问卷 ,对1 4 5名体育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 ,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 ,分析问卷各因子间的相关性 ,分析心理症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 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常模无差异 ,SCL— 90中的强迫和人际关系分低于常模 ( P<0 .0 5 ) ;在 SCL— 90中除躯体化、精神病性两因子外 ,其他因子分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分均呈负相关 ( P<0 .0 5 )。 1 4 5名大学生中有心理症者 2 5名 ( 1 7.2 4 % ) ,比较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的社会支持情况 ,发现有症状组的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明显低于无症状组 ( P<0 .0 5 )。结论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异常 ,部分学生存在轻、中度心理症状 。
赵慧芳冯砚国王俐李恒芬刘安田
关键词:体育系大学生心理健康SCL-90社会支持
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层抽样调查被引量:28
2004年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分别抽取新乡市3所大学临床医学、动物医学及体育专业的6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结果607名大学生中出现较多的心理症状依次为躯体化(9.2%)、人际关系(6.9%)、抑郁(6.3%)、焦虑(5.6%)、强迫(4.4%)等症状;其中男大学生偏执、人际关系因子分高于女大学生(P<0.05),而女大学生的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分高于男大学生(P<0.05)。结论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强迫等症状是大学生常见心理症状,男、女大学生间心理症状存在着不同的特征。
赵慧芳李恒芬张金钊
关键词: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分层抽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