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瘫
  • 2篇康复
  • 2篇康复护理
  • 2篇护理
  • 2篇患儿
  • 2篇不随意运动
  • 1篇异常运动模式
  • 1篇应用及效果
  • 1篇肢体
  • 1篇肢体运动
  • 1篇输液
  • 1篇吞咽
  • 1篇吞咽障碍
  • 1篇小儿
  • 1篇小儿脑瘫
  • 1篇流涎
  • 1篇脑瘫儿
  • 1篇脑瘫儿童
  • 1篇脑性
  • 1篇脑性瘫

机构

  • 4篇佳木斯大学附...

作者

  • 4篇赵晶
  • 3篇陈雨
  • 2篇历虹
  • 1篇庞伟
  • 1篇孔祥颖
  • 1篇周启慧
  • 1篇宋银萍
  • 1篇姜明霞
  • 1篇刘盈
  • 1篇许洪伟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吞咽康复护理技术在不随意运动脑瘫儿童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吞咽康复护理技术在不随意运动脑瘫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2-06,在我科住院和门诊康复治疗的具有流涎及吞咽障碍的不随意运动的脑瘫儿童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均使用每周五次每次20min的吞咽言语治疗仪进行神经肌肉的电刺激,观察组除此之外,给予每天15~20min的吞咽康复护理技术,进行护理干预。每月干预前分别使用吞咽障碍调查(DDS)、教师流涎分级法(TDS)进行评估,评估分为初期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3个周期,每个周期为1个月,干预周期为3个月,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疗效分析,总结循证依据,制定下一周期的康复护理目标、康复护理计划和吞咽康复护理技术。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初期、中期、末期的吞咽障碍调查表(DDS)和教师流涎分级法(T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康复护理技术可改善不随意运动脑瘫儿童流涎的症状,减轻吞咽障碍的程度,提高生存质量,是一项确实可行的康复护理技术,值得广泛推广。
刘盈赵晶孙光庞伟姜秀洁崔祎孔祥颖
关键词:不随意运动脑瘫儿童流涎吞咽障碍
Bobath理论指导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
陈雨王宏吴姣妍赵晶历虹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脑性瘫痪患儿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精准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通过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脑性瘫痪(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康复护理评定量表及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自制量表评估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及认知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的重要性较为突出,可以使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效果更佳,实现了优化患儿生活质量的目标,具有较强的应用意义。
宋银萍陈雨许洪伟姜明霞赵晶孙光谢欢
关键词:脑性瘫痪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及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不随意运动型是脑性瘫痪的常见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肢体的不随意运动和非对称姿势,头部控制能力差。患儿在紧张兴奋时,肌张力变化明显,不自主运动增多,难以控制肢体运动方向,安静时消失;受到刺激时常出现ATNR,运动模式多伴有正中指向障碍等异常运动模式。
陈雨周启慧赵晶历虹
关键词:穿刺部位静脉输液异常运动模式肢体运动不自主运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