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旭蕊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Cr12钢中马氏体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被引量:4
- 1994年
- Cr12钢中马氏体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杨志刚,方鸿生,王家军,邓旭蕊,郑燕康(清华大学材料系,北京100084)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是本世纪八十年代初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表面分析仪器 ̄[1],与SEM、TEM及FIM相比,STM具有结构简单,分辨率...
- 杨志刚方鸿生王家军邓旭蕊郑燕康
-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铬钢马氏体组织
- Cr12钢中马氏体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
- <正>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是本世纪八十年代初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表面分析仪器,与 SEM、TEM 及 FIM 相比,STM 具有结构简单,分辨率高等特点。STM 的横向分辨率可超过0.1nm,纵向分辨率可达0.01nm...
- 杨志刚方鸿生王家军邓旭蕊郑燕康
- 文献传递
-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Cr12钢中马氏体被引量:1
- 1995年
-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是8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表面分析仪器,现已在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场离子显微镜(FIM)相比,STM具有结构简单、分辨率高、样品制备方便等特点.STM的横向分辨率可超过0.1nm,纵向分辨率可达0.01nm,因而STM适用于观察样品表面微观结构以及由于微观缺陷的存在而引起的原子尺度的起伏,如表面台阶、界面等.目前STM已成功地用于石墨中碳原子及单晶硅表面7×7结构的直接观察.用STM研究金属材料表面的精细组织结构,可有效地填补其它分析手段的不足,但至今由于实验技术及仪器本身的局限。
- 杨志刚方鸿生王家军邓旭蕊
-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马氏体孪晶
- 下贝氏体组织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被引量:8
- 1993年
- 首次在大气环境中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直接观察了合金材料表面的精细组织结构。揭示了含硅钢下贝氏体铁素体片条内部的深层次超微亚结构。研究发现:下贝氏体铁素体片条由四个层次组成,即下贝氏体铁素体片条由亚片条组成,亚片条由亚单元组成,亚单元由尺寸更小的超亚单元组成。超亚单元形态规则,排列整齐,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 方鸿生王家军杨志刚李春明邓旭蕊郑燕康严隽珏于洪滨李志刚黄刚
- 关键词:显微组织合金贝氏体
- 扫描隧道显微镜下Cu-Zn-Al合金贝氏体组织的研究
- 1994年
- 在大气环境下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简称STM)对Cu-Zn-Al合金的贝氏体组织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此类置换式固溶型的贝氏体中存在亚单元结构,亚单元形状规则并呈有规律的排列,表明它们确实是贝氏体内部的精细结构,并与贝氏体形成机制密切相关,实验重复性好,图象清晰,说明STM用于研究有色合金的贝氏体组织及相变是可行的。
- 方鸿生李春明王家军杨志刚薄祥正邓旭蕊严隽珏于洪滨黄刚
- 关键词:贝氏体铜锌铝合金S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