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辉

作品数:194 被引量:1,505H指数:20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1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8篇天文地球
  • 49篇建筑科学
  • 2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3篇水利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矿业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地质
  • 26篇边坡
  • 25篇滑坡
  • 18篇隧道
  • 16篇岩体
  • 15篇地质灾害
  • 15篇水电站
  • 15篇稳定性
  • 15篇稳定性分析
  • 14篇电站
  • 14篇数值模拟
  • 14篇水电
  • 14篇值模拟
  • 13篇石流
  • 13篇泥石
  • 13篇泥石流
  • 12篇遥感
  • 11篇堆积体
  • 9篇边坡稳定
  • 9篇边坡稳定性

机构

  • 193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成都市勘察测...
  • 3篇贵州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3篇四川省地质工...
  • 3篇中国电建集团...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学院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四川省地质矿...
  • 2篇山东省地质测...
  • 2篇中国石油
  • 2篇四川公路桥梁...
  • 2篇四川省地质工...
  • 2篇中国电建集团...
  • 2篇中兵勘察设计...
  • 2篇中交隧道局第...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93篇邓辉
  • 34篇黄润秋
  • 18篇涂国祥
  • 15篇巨能攀
  • 13篇何政伟
  • 11篇王浪
  • 7篇刘云鹏
  • 7篇刘严松
  • 6篇张文江
  • 6篇赵建军
  • 5篇陈晔
  • 5篇蔡宏
  • 5篇张咪
  • 4篇秦启荣
  • 4篇赵银兵
  • 4篇陈凯
  • 4篇刘宇恒
  • 4篇李强
  • 3篇李华东
  • 3篇赵华

传媒

  • 11篇路基工程
  • 10篇人民珠江
  • 9篇工程地质学报
  • 8篇水电能源科学
  • 8篇甘肃水利水电...
  • 7篇人民长江
  • 6篇中国地质灾害...
  • 6篇水利水电技术
  • 6篇山地学报
  • 6篇地球与环境
  • 4篇地质灾害与环...
  • 4篇长江科学院院...
  • 4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长春工程学院...
  • 3篇水文地质工程...
  • 3篇四川地质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年份

  • 8篇2024
  • 10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11篇2019
  • 7篇2018
  • 14篇2017
  • 12篇2016
  • 15篇2015
  • 18篇2014
  • 10篇2013
  • 7篇2012
  • 14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1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监测频率调节方法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监测频率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各个监测终端定时监测电池的存储电量百分比V,并获取监测终端所处区域未来n天的天气预报数据,根据天气预报数据抽取其中的气象日照信息;S2.根据气象日照信息,计算...
张文江邓辉张天颐刘严松
InSAR技术在地形测量和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1
2003年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为地形测量和地质灾害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工具。如果在获取两景雷达图像的间隔期间地面发生了变形(比如地面沉降、滑坡、火山活动等),运用InSAR技术可以得到亚厘米级精度的地面位移图。本文作者向工程地质学家简略介绍了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一些实际地质应用,这些实例说明了InSAR技术在地形测量和地质灾害研究中具有独特的能力。
邓辉黄润秋
关键词:合成孔径地形测量地质灾害
班达水电站下坝址卸荷带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为研究班达水电站下坝址卸荷带特征,首先介绍了卸荷的机理及卸荷带划分的研究背景,然后依据坝区工程概括及斜坡卸荷现象,分别采用裂隙张开度、波速比以及平硐地震波速指标来定量划分卸荷带,最后得到综合划分结果和卸荷带特征。结果表明:卸荷带的发育深度与高程正相关,韧性剪切带会使卸荷深度变大,左岸的卸荷程度总体上要大于右岸,山脊卸荷程度要大于山体冲沟处。
何书涛邓辉伍小军肖宇月苏航
关键词:卸荷
岩溶隧道风险等级模糊综合评价
2015年
为了获得已探明有溶洞存在时的隧道发生涌水突泥的风险等级,针对叙大铁路有溶洞存在的中坝隧道,选取了针对性的指标体系:溶洞规模,建立了相应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风险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出在有溶洞存在时这一特定条件下,隧道发生涌水突泥风险级别。
邹俊邓辉陈凯
关键词:溶洞风险指标层次分析法
新近系泥质粉砂岩水理特性室内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研究滇中新近系泥质粉砂岩的水理特性,首先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获取其微观结构状态和矿物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然后通过膨胀性试验、膨胀后再耐崩解试验量化了含水状态对新近系泥质粉砂岩的影响程度;再从微观角度定性分析了新近系泥质粉砂岩的膨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新近系泥质粉砂岩平均膨胀力可达980 kPa,表现出强膨胀性;膨胀后耐崩解系数小于0.7,表现出中强崩解性。该新近系泥质粉砂岩的膨胀应力主要源于岩体内部矿物与水分子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产生的力,而膨胀过程的快慢则受限于岩体内部颗粒晶体结构的好坏、微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地质环境的好坏等因素,进而提出“蕴含膨胀应力”的概念。计算得知该新近系泥质粉砂岩平均蕴含膨胀应力较试验测得膨胀力增加了50 kPa,对工程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李万才赖远超邓辉郝浩陆泌锋
关键词:膨胀性
岩口滑坡的发育特征及运动过程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首先运用传统的地质分析法对滑坡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岩口滑坡形成机制;然后运用拉格郎日差分法和离散单元法相结合,对滑坡发生的运动过程进行全程再现模拟。认为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采石场的人工开挖,暴雨是滑坡发生的触发因素。
邓辉黄润秋
关键词:发育特征滑坡离散元
GIS技术在矿山场地平整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以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对数字高程模型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属性数据的计算,从而实现土地平整中土方量的快速计算。
邓辉何政伟赵银兵倪忠云刘敏红张船红杨晏立
关键词:GIS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
无人机技术在超高位危岩勘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1
2018年
探讨无人机摄影技术在超高位危岩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及勘查技巧。从无人机数据采集方法出发,分析了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通过现场试验、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超高位危岩勘查航线规划技巧、空间几何参数的获取、岩层节理产状的识别。提出了危岩体结构面组合体积测量法。利用本文的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成昆铁路吉尔木隧道口的高陡边坡危岩体勘查中,可以获取空间几何特征测量、危岩体积、节理面产状等参数。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危岩体勘查和稳定性评价中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非接触性、空间全面性等优势。
王栋邹杨张广泽侯伟龙邓辉
关键词:无人机结构面
某巨型冰水堆积体强度特性大型常规三轴试验被引量:21
2010年
在我国大渡河流域广泛分布一套规模巨大,形成于第四纪更新世中晚期的冰水堆积体。这类冰水堆积体在颗粒组成、结构特征、密实程度等诸多方面与其他松散堆积体存在较明显的区别,因而其变形特性、强度特性等方面与其他岩土体相比,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以大渡河某巨型冰水堆积体为例,在室内大型常规三轴试验的基础上,对该冰水堆积体的变形特性、强度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该冰水堆积物在剪切破坏过程存在较明显的应变强化和剪胀现象,其强度包络线在低应力水平下呈直线状,在高应力水平下呈非线性下凹形,由此提出了应力水平与抗剪强度参数的试验关系式。
涂国祥黄润秋邓辉蔡国军李沧海李俊明王昊宇
关键词:三轴试验强度特性
澜沧江上游某水电站边坡特殊倾倒模式破坏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对澜沧江上游某水电站下坝址两岸高边坡坡表地质调查,发现边坡存在一种倾倒—滑移—倾倒的特殊组合倾倒模式。结合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其变形破坏过程为下部岩体在自重及上覆岩体的压力作用下向临空面倾倒折断、中部岩体在平行于坡面的不连续结构面拉裂贯通后向下产生滑移并为上部岩体腾出空间、上部岩体在自重作用下发生倾倒弯曲破坏,整个变形破坏为先下部后上部的顺序,各部分变形产生的位移从下至上逐渐减小,该结论为类似工程的开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宇恒邓辉邹俊
关键词:滑移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