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晓华
-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 LaFe_(13-x)Al_x从立方到正交的转变及其对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1994年
- 立方结构的LaFe_(13-x)Al_x金属间化合物经过低温长时间退火,其中,成分为LaFe_6Al_7和LaFe_7Al_6,两个样品是Fe,Al由无序到有序占据,导致晶体结构从立方到正交的转变。磁测量结果表明,在本文采用的热处理条件下,只有立方相处于混磁区域的样品发生结构转变。结构的变化导致磁性从混磁变为铁磁。
- 唐为华梁敬魁杨晔周玉清鄢晓华解思深
- 关键词:立方相金属间化合物磁性
- La-Fe-Al三元系亚固相线下相关系及La(Fex Al#-[1-x]) #-[13]固溶体磁
- 唐为华梁敬魁鄢晓华
- 关键词:多元合金X射线放射照相钠合金
- 永磁材料SmTiFe_(11-x)Co_x的磁性及穆斯堡尔谱的研究
- 1991年
- 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等离子体发射电子谱研究了SmTiFe_((?)-x)Co_x(0≤x≤5)的组分及结构,其主相为ThMn_(12)型的结构相,同时包含杂质相α-Fe和TiFe_2;穆斯堡尔谱分析表明Co原子择优取代8f,8j晶位的Fe原子;随着Co含量的增加,在x≈2处,单位质量的饱和磁化强度有一最大值,为112.3Am^2/kg;居里温度随C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粗略推出SmTiFe_(?)的德拜温度约400K。
- 吴小山曾贻伟张寿恭鄢晓华
- 关键词:永磁材料磁性
- 三元合金生成热的一种计算方法被引量:5
- 1994年
- 本文将半经验模型计算二元合金生成热的方法,推广至三元合金,计算了La-Fe-Al、FeNi-v、Cu-Pd-Si等三元合金体系生成热,并与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很好。这种计算方法可预测三元合金生成热及固溶区的范围,并可判定最终产物存在的可能性。
- 鄢晓华唐为华乔芝郁饶光辉梁敬魁解思深
- 关键词:生成热合金
- 稀土富过渡金属三元体系相图、化合物结构和磁性能研究
- 梁敬魁饶光辉唐为华刘泉林陈怡楮卫国赵彦明郭永权黄丰陈小龙鄢晓华常虹霍国燕刘卫芳解思深
- 该课题研究了平衡态或非平衡态R-T-M三元系的相关系,以及新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工艺、晶体结构和磁性,对探索新型永磁材料特别是价格低廉的Fe基化合物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其着重从稀土相、稀土相图、相结构和...
- 关键词:
- 关键词:过渡金属相图
- R-T-M三元系相关系和R(T,M)_(13)的晶体结构与磁性(R=轻稀土;T=Co,Fe;M=Al,Si)——Ⅱ.R(T,M)_(13)的晶体结构与磁性被引量:5
- 1996年
- 1 R(T,M)_(13)成相规律与晶体结构变迁(R=La, Ce, Pr, Nd; T=Co,Fe; M=Al, Si) 1.1 NaZn_(13)型及其衍生结构 三元化合物R(T,M)_(13)当T和M为无序分布时,属立方NaZn_(13)型结构,空间群为Fm3c。
- 梁敬魁饶光辉唐为华赵彦明郭永权鄢晓华张玉苓成向荣解思深陈小龙俞育德田静华梁璟梅
- 关键词:晶体结构磁性
- Gd_2Fe_(17-x)Si_x化合物居里温度的变化
- 1994年
- 本文报道用Si替代Fe,得到了接近单相的样品Gd_2Fe_(17-x)Si_x(0≤x≤3),Curie温度随Si含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用X射线结构精修方法确定了Si的占位是择优发生的,使得哑铃对沿其轴线方向伸展,定性说明了居里温度增高的原因.采用双子晶格平均场模型,将Fe与Si看作一个T子晶格,当x从0变化至3时,T子晶格之间的相互交换作用积分J_(TT)/k从25.4K变化至31.8K,即T-T之间的交换作用明显地得到了增强。
- 鄢晓华梁敬魁解思深
- 关键词:化合物居里温度
- 若干三元系生成热的计算
- 鄢晓华唐为华乔芝郁
- 关键词:多元合金生成热热力学模型固溶体
- 富过渡族元素-稀土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磁性能研究
- 鄢晓华
- 关键词:磁性晶体结构
- R-T-M三元系相关系和R(T,M)_13的晶体结构与磁性(R=轻稀土;T=Co,Fe;M=Al,Si)——Ⅰ.R-T-M三元系相关系被引量:5
- 1996年
- 稀土(R)-3d过渡族元素(T)的金属间化合物由于其电子结构的特殊性,在磁性等现代功能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3d过渡族元素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磁矩将增大。富过渡族元素部分的金属间化合物则是探索新型永磁材料的重要对象。
- 梁敬魁饶光辉唐为华赵彦明郭永权鄢晓华张玉苓成向荣解思深陈小龙俞育德田静华梁璟梅
- 关键词:晶体结构金属间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