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宁

作品数:73 被引量:12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7篇学位论文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经济管理
  • 4篇理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病害
  • 8篇驾驶
  • 8篇交通工程
  • 8篇公路
  • 7篇路面
  • 6篇路面病害
  • 6篇仿真
  • 6篇车辆
  • 5篇行人
  • 5篇预警
  • 5篇铁路
  • 5篇汽车
  • 5篇网络
  • 5篇货运
  • 5篇感知
  • 5篇高速公路
  • 4篇铁路货运
  • 4篇屈曲
  • 4篇自动驾驶
  • 4篇交通流

机构

  • 63篇北京工业大学
  • 10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交通运输部
  • 2篇天津职业技术...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中铁二院工程...
  • 1篇交通部公路科...
  • 1篇弗吉尼亚理工...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山东高速集团...
  • 1篇格拉斯哥大学
  • 1篇北京市第一七...
  • 1篇中国铁路总公...
  • 1篇中国铁路设计...
  • 1篇山东省交通规...

作者

  • 73篇陈宁
  • 40篇陈艳艳
  • 9篇刘卓
  • 7篇赖见辉
  • 5篇隋允康
  • 5篇叶红玲
  • 4篇刘小明
  • 4篇史宏宇
  • 3篇张健
  • 3篇韩旺
  • 3篇宋程程
  • 3篇冯国臣
  • 3篇孙晓阳
  • 2篇李耀明
  • 2篇唐夕茹
  • 2篇张颜明
  • 2篇王树威
  • 2篇陈亮
  • 2篇郭继孚
  • 2篇王少华

传媒

  • 4篇综合运输
  • 4篇重庆交通大学...
  • 3篇物流技术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2篇市政技术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交通工程
  • 1篇交通科技与经...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交通标准化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交通运输系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西部交通科技

年份

  • 10篇2023
  • 10篇2022
  • 1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7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航空集装载具的共用模式探析
2018年
针对我国航空集装载具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航空集装载具共用概念,进一步研究其运作的商业模式,最后给出了支撑其商业模式的信息平台方案。从业务管理方案的有效落实为出发点,进行了业务价值链分析与业务流程设计,形成了共用商业模式。最终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信息平台进行原型设计,形成了航空集装栽具共用的方案,力求通过物流信息化的手段以解决现有问题。本文对模式的探析对今后航空集装载具共用模式的进一步细化和信息平台相关功能的开发提供指导和借鉴。
陈宁刘姝汗孙晓阳
关键词:航空运输统一建模语言物流信息化
基于多源数据的铁路货运客户服务提升一体化方案被引量:1
2022年
为进一步实现铁路货运部门对客户的精准营销,本文提出基于多源数据的客户服务提升一体化方案。首先建立铁路货运客户服务提升整体指标体系,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对二级指标进行聚类,得到客户细分方案;进一步,以服务提升路径最短为目标,以参照客户对象的搜索角度和搜索半径为约束条件建立客户服务提升数理模型,并设计客户服务提升算法。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一体化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可量化的服务提升路径在客户服务提升效果上明显优于定性得出的服务提升策略。
陈宁高鋆郑巧然黄瑜玺
关键词:铁路运输多源数据K-MEANS算法
一种基于信令和浮动车数据的小汽车OD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令和浮动车数据的小汽车OD提取方法,属于交通运输技术领域。针对目前动态OD估计缺乏动态先验OD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和交通调查数据的动态先验OD获取方法;针对动态OD过程中观测交通流量...
陈艳艳吴克寒唐夕茹陈兴斌赖见辉陈宁
文献传递
基于专用道与编队策略的货车队列最短配送距离研究
2017年
货车编队运输作为共同配送的一种新形式,可以有效地减少能耗,达到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根据车辆实际运行情况,多个配送车辆有不同的出发点和相同的目的地,需要在路段上完成编队过程。以VISSIM作为仿真工具,结合C#编程与COM服务,构建了货车专用道与编队策略实施实验平台,提出了货车队列能耗与最小配送距离计算方法。通过不同车辆数的编队试验发现,最小配送距离随编队车辆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当车辆数小于4时,最小配送距离基本相同。
方珊珊陈艳艳刘小明陈宁韩旺
关键词:共同配送能耗计算
高速公路收费站微观交通仿真系统设计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对高速公路收费站处的微观交通仿真技术及基本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研究,构建高速公路微观交通仿真系统,以期为今后对高速公路收费站处的交通组织研究提供帮助。基于中国学者对车辆微观仿真模型的研究及部分合理性推导,设计针对高速公路收费站附近区域交通流特性的车辆仿真系统,系统由道路设施模型、车辆生成模型、车辆跟驰模型、判断型车道变换模型、强制型车道变换模型、停车模型和重启动模型组成。系统在广州南沙港快速线仑头收费站进行初步模拟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排队长度校核指标误差在10%以内,初步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
王亚培韩旺陈艳艳陈宁方珊珊
关键词:高速公路收费站微观交通仿真系统设计
基于神经网络的公路边坡稳定性实时判断
2013年
为了实现对非粘性土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实时预警,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公路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Fs和变形值的关系模型,该方法克服了Fs不能实时获取的弊端,由实时测量的变形值计算出Fs,并通过Fs实现无粘性土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实时预警,避免了传统实时预警方法中需要根据经验设定各种变形值阈值的问题。对某无粘性土公路边坡的实验研究表明,神经网络模型计算精度优于其他经验模型,且能够满足工程实时监测的需要。
王树威陈艳艳陈宁赖见辉吴克寒
关键词:交通工程神经网络法
基于机器视觉的地铁站客流自动检测方法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机器视觉的地铁站客流自动检测技术目前在检测精度和稳定性上距实际应用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应于地铁站的客流自动检测新方法。该方法针对目前地铁站监控设备的普遍布设位置,研究了基于近景、非垂直视野的客流自动检测算法。该方法首先通过采集行人头部的Haar特征,利用由AdaBoost算法训练形成的强分类器进行人头检测,然后使用双线性插值算法,针对图像中的不同位置,以宁缺毋滥的原则,去除尺寸过大或过小的误检框。最后根据人头检测目标,设计行人的追踪统计算法。该算法由目标聚类、断帧合并和行人驶离3部分组成。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进行地铁站内的客流自动检测可进行有效的方向区分,统计精度稳定在90%左右,基本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
陈艳艳陈宁周雨阳赖见辉张伟伟
关键词:交通工程机器视觉行人
基于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的导流岛机非冲突元胞自动机模型被引量:8
2016年
针对复杂的导流岛冲突区机非冲突行为,应用传统解析法得到的右转车道通行能力往往与实际运行状况偏差较大.为此,提出了基于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的导流岛机非冲突元胞自动机模型.该模型利用VISSIM的组件对象模型编程,依据提出的元胞自动机规则集,通过设置一系列模拟元胞的检测器,来控制右转机动车的车速变化,从而模拟右转机动车面对非机动车或行人冲突时的截流效应,并同时利用VISSIM仿真软件的让行设置来控制非机动车或行人的过街行为.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得到的右转车道通行能力值与实际观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45%,优于传统的解析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导流岛冲突区的实际运行状况,从而为混合交通条件下导流岛渠化形式的规划、设计、交通管理与组织提供理论依据.
连培昆李振龙荣建陈宁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VISSIM机非冲突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共享自行车选择行为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为深入研究共享自行车出行选择行为,从使用者感知的角度构建了共享自行车出行选择行为模型。以共享自行车使用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提取相关的个体特征和交通出行特性,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量化分析影响共享自行车持续使用意向的相关因素,并解释各变量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共享自行车的服务质量、态度、满意度对持续使用意向具有显著影响,服务质量对态度和满意度也具有显著影响。这对于提高共享自行车服务质量,多方位绿色交通引导政策制定,建立高效公平的政府管理及可持续机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艳艳郝世洋陈宁李佳贤赖见辉
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绿色交通结构方程模型
基于机器视觉的安全帽自动识别技术研究被引量:34
2015年
施工区中部分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缺乏,不佩戴安全帽作业情况时有发生。采用机器视觉的相关方法对安全帽自动识别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图像预处理基础上,首先利用混合高斯模型进行前景检测,然后通过对连通域的处理判断其是否属于人体,最后在定位到的人体头部区域实现安全帽的自动识别。施工区实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率高、环境适应性强,适于在施工区推广应用。
冯国臣陈艳艳陈宁李鑫宋程程
关键词:施工区机器视觉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