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娟
- 作品数:30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超声吸引器在脑膜瘤手术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超声吸引器在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住我科行超声吸引手术治疗的45例脑膜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12例,大部分切除3例。使用超声吸引器进行切除,平均操作时间为28.5 min,平均出血量约195.6 m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超声吸引手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运用超声吸引器辅助显微手术切除脑膜瘤,脑组织损伤小,手术出血少,术野清晰,能提高切除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肖宗宇陈晓娟裴杰贺瑛福许常林马进海
- 关键词:脑膜瘤显微手术
- 高海拔地区骨髓源神经干细胞及BDNF联合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治疗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大鼠骨髓源神经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derived neural stem cells,BMSCs-NSCs)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联合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疗效及其相关机理。方法 60只Wistar雄性大鼠,置西宁地区正常饲养,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制备完毕后立体定向下进行细胞移植治疗,将大鼠分为3组,即A组:大鼠骨髓源性神经球组(BMSCs-NSCs组,n=20);B组:大鼠骨髓源性神经球联合BDNF组(BMSCs-NSCs+BDNF组,n=20),注射大鼠骨髓源性神经球细胞的同时,联合注射100ng BNDF;C组:对照组(仅注射DMEM/F12培养基,n=20);术后对其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并于术后24d取脑组织,行Nestin、GFAP、Map2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细胞移植后第3d,各组间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细胞移植后第14dBMSCs-NSCs+BDNF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优于BMSCs-NSCs组,BMSCs-NSCs组优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发现,BMSCs-NSCS+BDNF组Nestin、GFAP、Map2的IOD值均显著高于BMSCs-NSCs组;BMSCs-NSCs+BDNF组、BMSCsNSCs组各检测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estin、GFAP、Map2的表达主要集聚于脑梗死灶与正常脑组织交界处。结论在西宁地区联合移植大鼠骨髓源神经干细胞及BDNF可显著促进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模型的神经功能恢复。
- 陈晓娟肖宗宇侯倩才鼎
-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骨髓源神经干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CD133、Nestin在成年SD大鼠室管膜下区的表达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CD133、Nestin在成年SD大鼠室管膜下区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成年SD大鼠室管膜下区CD133和Nestin的表达。结果成年SD大鼠室管膜下区存在大量CD133、Nestin阳性细胞,其主要分布于侧脑室外侧壁,尤其以上外侧壁为甚。侧脑室内侧壁CD133阳性区域厚度为(15.22±1.12)μm,外侧壁厚度为(45.02±1.31)μm,最厚处以侧脑室上外侧壁为甚,为(88.33±5.09)μm。其中侧脑室内侧壁Nestin阳性区域厚度为(17.4±1.31)μm,外侧壁厚度为(48.10±1.37)μm,外侧壁厚度为(101.76±3.75)μm。经统计学分析,室管膜下区各部位CD133阳性区域厚度值显著小于Nestin阳性细胞区域。结论成年SD大鼠室管膜下区存在CD133、Nestin表达阳性的神经干细胞,CD133、Nestin在室管膜下区分布不均,主要聚集于侧脑室外侧壁,尤其上外侧壁。
- 陈晓娟肖宗宇潘琪侯倩才鼎
- 关键词:CD133NESTIN神经干细胞
- RNA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胶质瘤研究进展
- 2015年
-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能够激活初始T细胞。DC负载肿瘤抗原能够有效地诱发抗肿瘤免疫。肿瘤RNA转染DC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抗原负载方式,大量研究表明,RNA转染优于其他抗原负载方式。本文对脑胶质瘤RNA转染DC作为有效的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肖宗宇陈晓娟徐如祥
- 关键词:胶质瘤树突状细胞RNA免疫治疗
- 端端吻合技术建立SD-Wistar大鼠肾移植模型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采用端端吻合技术建立稳定的SD-Wistar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 SPF级雄性SD及Wistar大鼠各60只,供体采用SD大鼠,受体采用Wistar大鼠,取左肾作为供肾,受体切除左肾进行原位肾移植,并保留自身右肾,供体肾动脉、肾静脉及输尿管均与受体Wistar大鼠进行端端吻合,管腔均采用间断缝合。结果本实验每例SD-Wistar肾移植模型总手术时间约为105.54±20.63min,血管吻合时间约为20.42±5.81min,输尿管吻合时间约为5.21±2.42min。移植肾的热缺血时间约为11.24±3.52s,冷缺血时间约为40.35±8.52min。本组共进行SD-Wistar肾移植模型60例,术中发现肾动脉血栓形成2例;术后24h内死亡1例,成功率达95.00%。结论采用端端吻合技术可成功建立SD-Wistar大鼠肾移植模型。
- 肖宗宇陈晓娟余鹏程袁岗张广华张正平
- 关键词:肾移植端端吻合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高海拔地区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西宁地区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8月—2016年1月收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29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进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对其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手术疗效。结果:29例患者中,恢复良好8例,轻度残废12例,重度残废7例,死亡2例。结论:在高海拔地区,运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有效方法,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 惠超杰肖宗宇李文辉曹立新陈晓娟高博文
-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减压大面积脑梗塞
- 肿瘤干细胞样细胞RNA致敏树突状细胞治疗大鼠9L脑肿瘤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利用大鼠9L肿瘤干细胞样细胞(cancer stem like cells,CSLCs)总RNA致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治疗9L/F344大鼠颅内胶质瘤,观察DC疫苗对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免疫反应的机制,为DC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40只颅内荷瘤F344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作为实验组:(1)树突状细胞组(DC-9L):注射转染贴壁9L细胞RNA的DC组;(2)DC-9LTS组:注射转染9L肿瘤球RNA的DC组;(3)DC组:注射未经转染RNA;(4)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组:注射100μL PBS。非荷瘤F344大鼠10只设为对照组,仅在右侧尾状核注射10μL DMEM/F12培养基。利用大鼠9L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总RNA致敏DC,制备DC-9LTS,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对9L/F344大鼠颅内胶质瘤模型进行免疫治疗,观察荷瘤大鼠生存期,同时检测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的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各治疗组肿瘤组织CD4、CD8淋巴细胞浸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实验组大鼠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PBS组21 d,DC组为21 d,DC-9L组为31 d,DC-9LTS组为36 d。DC-9LTS组大鼠的中位生存期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C-9L组与DC组、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C组与PB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789),DC-9LTS组的IFN-γ浓度为(157.08±7.25)ng/L,高于其余各组(P<0.05),且大鼠肿瘤组织内部及瘤周组织均有大量CD8淋巴细胞浸润。DC-9L组中,在肿瘤组织内部及瘤周也可见CD8淋巴细胞浸润,DC-9LTS组CD8的平均光密度值(D)明显高于DC-9L组(P<0.001),DC-9LTS组及DC-9L组均未见CD4淋巴细胞的表达。在DC组和PBS组中,肿瘤组织中未见CD4或CD8淋巴细胞浸润。结论:利用大鼠9L肿瘤干细胞样细胞总RNA体外致敏树突状细胞,制备树突状细胞疫苗,回输治疗9L/F344大鼠颅内胶质瘤,能明显延长荷瘤大鼠生存期,为靶向性杀伤脑肿瘤干细胞的胶质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及理�
- 肖宗宇陈晓娟杨艺徐如祥
- 关键词:脑肿瘤肿瘤干细胞树突细胞免疫疗法神经胶质瘤
- 缺氧预处理后骨髓源神经干细胞联合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缺氧预处理后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source neural stem cells of bone marrow,BMSCsNSCs)联合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立体定向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为高原地区脑梗死的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动物实验基础。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氧预处理组和常氧组,每组各36只,缺氧预处理组造模前3 d进行低氧预处理(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两组均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每组分为3个亚组(BMSCsNSCs+BDNF组、BMSCsNSC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只),分别梗死灶同侧尾状核内立体定向移植BMSCsNSCs+BDNF、BMSCsNSCs和DMEM/F12培养基。移植后3 d、7 d、14 d、21 d、28 d、35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每个时间点每组取2只大鼠,断头取脑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deoxyuridine,Brdu)阳性细胞的迁移路径,行CD133、Nestin、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兔抗微管蛋白(β-tubul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半乳糖神经酰胺(Galactosylceramidase,Galc)免疫荧光染色,了解骨髓源性神经球分化情况。结果常氧BMSCsNSCs+BDNF组、常氧BMSCsNSCs组、缺氧预处理BMSCsNSCs+BDNF组、缺氧预处理BMSCsNSCs组7 d、14 d、21 d、28 d和35 d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3 d时的神经功能评分。移植3 d时缺氧预处理对照组神经功能学评分显著低于常氧对照组(P=0.040);移植7 d时缺氧预处理BMSCsNSCs+BDNF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常氧BMSCsNSCs+BDNF组(P=0.031)。无论缺氧预处理组还是常氧组,BMSCsNSCs+BDNF组CD133、Nestin、MAP-2、β-tubullin、GFAP、Galc免疫荧光染色光密度值(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均显著高于BMSCsNSCs组(均P<0.001);BMSCsNSCs+BDNF组、BMSCsNSCs移植组各检测指标IOD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大鼠缺氧预处理后BMSCsNSCs�
- 雷延成吴世政张淑坤侯倩才鼎肖宗宇陈晓娟
- 关键词:缺氧预处理骨髓源神经干细胞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 高海拔地区缺氧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梗塞体积的影响
-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缺氧预处理对成年Wistar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梗塞体积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氧预处理组及对照组,每组30只,缺氧预处理组将大鼠置低压氧舱(模拟5500米海拔高度)进...
- 陈晓娟
- 文献传递
- 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中BDNF关系的临床研究
- 陈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