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宗宇
- 作品数:62 被引量:123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海拔地区骨髓源神经干细胞及BDNF联合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治疗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大鼠骨髓源神经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derived neural stem cells,BMSCs-NSCs)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联合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疗效及其相关机理。方法 60只Wistar雄性大鼠,置西宁地区正常饲养,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制备完毕后立体定向下进行细胞移植治疗,将大鼠分为3组,即A组:大鼠骨髓源性神经球组(BMSCs-NSCs组,n=20);B组:大鼠骨髓源性神经球联合BDNF组(BMSCs-NSCs+BDNF组,n=20),注射大鼠骨髓源性神经球细胞的同时,联合注射100ng BNDF;C组:对照组(仅注射DMEM/F12培养基,n=20);术后对其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并于术后24d取脑组织,行Nestin、GFAP、Map2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细胞移植后第3d,各组间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细胞移植后第14dBMSCs-NSCs+BDNF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优于BMSCs-NSCs组,BMSCs-NSCs组优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发现,BMSCs-NSCS+BDNF组Nestin、GFAP、Map2的IOD值均显著高于BMSCs-NSCs组;BMSCs-NSCs+BDNF组、BMSCsNSCs组各检测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estin、GFAP、Map2的表达主要集聚于脑梗死灶与正常脑组织交界处。结论在西宁地区联合移植大鼠骨髓源神经干细胞及BDNF可显著促进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模型的神经功能恢复。
- 陈晓娟肖宗宇侯倩才鼎
-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骨髓源神经干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SOX6基因对H2O2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机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干扰SOX6基因表达对H2O2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AS)凋亡、线粒体膜电位及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方法从乳大鼠大脑皮质分离培养AS细胞,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NC组):AS转染无干扰作用的siRNA;H2O2组:20μmol/L的H2O2处理AS细胞24 h;H2O2+NC组:无干扰作用的siRNA转染AS细胞24h后,20μmol/L的H2O2处理细胞24 h;H2O2+si-SOX6组:SOX6特异性siRNA转染AS细胞24 h后,20μmol/L的H2O2处理细胞24 h。通过LDH试剂盒、流式细胞术及JC-1探针分别检测细胞毒性、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ting检测SOX6、Cyt.C、caspase3、caspase9、Bcl-2、Bax和p-AKT蛋白表达。结果H2O2可明显上调AS细胞SOX6、Cyt.C、caspase3、caspase9和Bax表达,下调Bcl-2和p-AKT表达,提高细胞毒性,诱导细胞凋亡,而干扰SOX6基因表达可明显减弱H2O2对细胞SOX6、Cyt.C、caspase3、caspase9、Bcl-2、Bax和p-AKT表达及细胞毒性和凋亡影响。结论干扰SOX6基因表达可通过抗凋亡途径保护H2O2诱导的AS损伤,此保护作用与线粒体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化激活有关。
- 巨虎肖宗宇张广华许常林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H2O2诱导凋亡线粒体膜电位
- 高海拔地区骨髓源神经干细胞联合BDNF治疗大鼠脑梗塞模型的实验研究
- 王莉陈晓娟肖宗宇侯倩才鼎王进鹏周有婷于永才樊青俐郝贵生张蓉唐莉雷延成
- 该研究拟培养大鼠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并通过改良,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在模型制备前,将大鼠置于模拟5500米海拔的低压氧舱进行低压氧处理。成功制备模型后第3天,经立体定向颅内联合移植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BMS...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梗塞
- 丘脑底核深部脑刺激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自发跑轮行为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能否改善6-羟基多巴胺偏侧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自发跑轮行为。方法将35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24只和对照组11只。利用立体定向的方法将刺激电极埋入右侧丘脑底核。实验组大鼠右侧内侧前脑束内注射12μg 6-OHDA,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对造模前、造模后和给予电刺激时的大鼠进行前肢使用不对称测试和自发跑轮行为测试。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毁损程度。苏木素-伊红染色确定刺激电极尖端位置。结果从24只大鼠中获得了17只成功的PD大鼠模型。前肢使用不对称测试:与毁损后未给予STN-DBS时比较,电极尖端位于STN内的成功模型大鼠给予STN-DBS后,不对称指数显著下降(P=0.038),而与毁损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7)。跑轮行为测试:与毁损后未给予STN-DBS时比较,电极尖端位于STN内的成功模型大鼠给予STN-DBS后,跑动次数(P=0.032)、跑动距离(P=0.03)和平均峰速度均(P=0.035)显著增加,而从跑动开始到峰速度的平均时间显著减小(P=0.001)。这些指标与毁损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丘脑底核深部脑刺激能够改善6-羟基多巴胺偏侧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自发跑轮行为,自发跑轮行为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筛选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
- 潘琪张旺明肖宗宇罗非徐如祥
- 关键词:帕金森病丘脑底核深部脑刺激
- 9L/F344大鼠脑肿瘤干细胞颅内肿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建立稳定的9L/F344大鼠脑肿瘤干细胞颅内肿瘤模型。方法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培养大鼠9L胶质瘤细胞,立体定向法于近交系F344大鼠右侧尾状核分别接种9L胶质瘤细胞和9L肿瘤球细胞,观察大鼠存活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细胞CD133和巢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9L胶质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呈悬浮生长,形成的悬浮肿瘤细胞球表达CD133和巢蛋白。9L胶质瘤细胞组和9L肿瘤细胞球组大鼠肿瘤均呈浸润性生长、无明显包膜;后者肿瘤内新生血管更丰富,出血性坏死更明显。两组肿瘤细胞均表达CD133和巢蛋白,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9L肿瘤细胞球组细胞更具侵袭性。接种9L肿瘤球细胞的大鼠中位存活期为15 d(95%CI:15.219-15.781),明显短于接种9L胶质瘤细胞大鼠的21 d(95%CI:20.395-21.605;χ2=12.800,P=0.000)。结论 9L/F344大鼠脑肿瘤干细胞颅内肿瘤模型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研究脑肿瘤干细胞提供了实验基础。
- 肖宗宇陈晓娟徐如祥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肿瘤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 丘脑出血后肾上腺皮质激素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丘脑是脑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之一,丘脑和下丘脑关系密切,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的中心,丘脑出血后,下丘脑受刺激或者破坏,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的调节,导致内分泌异常,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糖代谢、水盐代谢、应激反应等都有密切的关系,肾上腺皮质激素,无论是增高还是减低,都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对丘脑出血肾上腺皮质激素变化的研究,分析机体的变化等,以指导临床。本次研究从丘脑出血后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血糖水平、血钠水平、上消化道溃疡等方面变化进行总结。
- 钮优生李坤正肖宗宇
- 关键词:丘脑出血肾上腺皮质激素血钠应激反应
- 丘脑腹内侧核高频电刺激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前肢使用不对称行为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丘脑腹内侧核高频电刺激能否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前肢使用不对称行为。方法将3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22只和对照组11只。利用立体定向的方法将刺激电极埋入右侧丘脑腹内侧核,用于注射6-羟基多巴胺的套管埋入右侧内侧前脑束。实验组大鼠右侧内侧前脑束内注射12μg的6-OHDA,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对造模前、造模后和给予DBS时的大鼠进行前肢使用不对称测试。黑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毁损程度。尼氏染色确定刺激电极尖端位置。结果从22只大鼠中获得了15只成功的PD大鼠模型。与毁损前相比,模型大鼠毁损后的不对称指数显著增大(P=0.000)。给予高频VM-DBS后,不对称指数显著下降,与毁损后未给予VM-DBS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而与毁损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214)。给予低频VM-DBS后,不对称指数无明显改变,与毁损后未给予VM-DBS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而与毁损前相比,差异显著(P=0.036)。结论丘脑腹内侧核高频电刺激能够改善6-羟基多巴胺偏侧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前肢使用不对称行为,丘脑腹内侧核可能是帕金森病深部脑刺激治疗的潜在有效靶核团。
- 潘琪张旺明肖宗宇罗非徐如祥
- 关键词:丘脑腹内侧核深部脑刺激6-羟基多巴胺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在缺血性心脏病血管重建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缺血性卒中是CABG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CABG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的术前评估和仔细选择血管重建策略是使缺血性卒中风险最小化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CABG术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评估CABG术后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不同亚型生存质量、防治原则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张凯博张驰肖宗宇李坤正
-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卒中
- 脑肿瘤干细胞在脑膜瘤中的表达
- 杨清志李坤正肖宗宇
- 丙戊酸钠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样重症药物反应1例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导致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丙戊酸钠所致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样重症药物反应的临床表现、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女性,52岁,以右侧颞顶脑膜瘤入院,完善辅助检查,行开颅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术后颅内情况恢复良好。术后给予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在术后17天出现发热,并随之出现全身皮疹,水疱、瘀斑,随后部分疱壁破裂,超过30%的皮肤发生脱落,伴不完全性肠梗阻、口腔及外生殖器溃疡、结膜炎等黏膜病变,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异常,转入重症医学科后,给予甲强龙、丙种球蛋白等对症、支持治疗,经积极治疗,效果欠佳,出现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使用丙戊酸钠后可能并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虽其发病率低,但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高。
- 肖宗宇胡蓉李坤正
- 关键词:丙戊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