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动脉造影
  • 3篇造影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室
  • 2篇衰竭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急诊
  • 2篇梗死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冠状动脉造影
  • 1篇单支病变
  • 1篇电图

机构

  • 9篇南通市第三人...
  • 5篇东南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通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陈松
  • 6篇李刚
  • 4篇冯毅
  • 4篇蔡飞
  • 3篇马根山
  • 3篇丁建东
  • 3篇龚亚驰
  • 2篇黄春雨
  • 2篇沈永初
  • 2篇袁灵雁
  • 1篇张己声
  • 1篇胡进勇
  • 1篇吴传中
  • 1篇章晓国
  • 1篇顾刚
  • 1篇吴立群
  • 1篇蔡卫华
  • 1篇王颖
  • 1篇周果
  • 1篇王陆军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6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血脂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各种血清血脂脂质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96例患者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狭窄≥50%)107例,非冠心病组(狭窄<50%)89例,对冠心病组按冠状动脉的狭窄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三组。根据病变累及冠状动脉的支数,分为冠状动脉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及3支病变组。同时检测各项血脂指标[TC、TG、HDL-C、LDL-C、apoAI、apoB、Lp(a)]。结果冠心病组HDL-C及ApoA1均低于非冠心病组(P<0.01),而TC、TG、LDL-C、ApoB及Lp(a)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TC、TG、HDL-C、LDL-C、apoAI、apoB及Lp(a)水平意义无统计学差异。冠状动脉2支病变组HDL-C及ApoA1水平均低于1支病变组,TC、TG、LDL-C、apoB及Lp(a)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组间意义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冠心病人血脂异常以HDL-C及ApoA1降低为特点。
龚亚驰陈松吴传中马根山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造影血脂
经桡动脉途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2年7-12月收住院伴有血压升高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24例,按不同的动脉途径分为两组:经桡动脉造影组68例,经股动脉造影组56例,均在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即刻同途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对比观察两组在肾动脉造影期间X光照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共检出肾动脉狭窄18例,肾动脉狭窄总发生率为14.5%。两组在X光照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桡动脉造影组手术成功率低于经股动脉造影组(P〈0.05),经桡动脉造影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股动脉造影组(P〈0.05)。结论:在目前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逐渐开展的状态下,经同途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来确诊肾动脉狭窄患者,具有安全、可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少的优点,并可通过改进导管长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李刚陈松丁建东冯毅
关键词:经桡动脉肾动脉造影肾动脉狭窄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2006年
目的: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AMI患者13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急诊PCI组52例,延迟PCI组42例,未再灌注组40例。所有患者于发病后1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计算E/A比值,测定肺静脉血流频谱Ar波峰,左室舒张早期传播速度Vp及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结果:急诊PCl组与延迟PCI组及未再灌注组比较,Ar波峰低,Vp及Em速度增快(P<0.05),E/A比值比延迟PCI组高(P<0.05),但与未再灌注组无显著差异(P>0.05)。延迟 PCI组与未再灌注组比较Ar波峰低,Vp和Em速度增快,E/A比值低(P<0.05)。结论: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有利于保护左室舒张功能。
李刚陈松丁建东冯毅马根山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左室舒张功能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以及随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方法48例植入ICD患者(其中8例为双腔ICD),根据患者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发作时的频率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确定方法和参数,并对植入ICD患者定期随访。结果48例患者顺利植入ICD,无并发症,在随访1~38个月中,患者共发作VT/VF 1 025次(VT764次,占74.5%;VF 261次,占25.5%),其中1 009次(98.4%)治疗成功,16次在ICD充电结束前自行终止。764次VT中,658次(86.1%)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106次(13.9%)经低能量复律(CV)终止。261次VF中,经高能量除颤(DF)均终止。6例患者发生误放电19次,8例双腔ICD患者无误放电。结论ICD的疗效是确定的。但单腔ICD常会发生误识别、误放电,随访和及时调整参数可避免或减少此类情况发生。双腔ICD提高了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识别能力,从而减少误发电。同时应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高度重视ICD患者的心理治疗。
蔡飞陈松顾刚吴立群
关键词:心室颤动随访研究
双心房右心室起搏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
2004年
目的 观察双心房右心室三腔起搏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探讨双心房右心室三腔起搏运用的原理 ,适应证以及起搏模式的选择。方法 患者 6例 ,男性 4例 ,女性 2例 ,诊断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间传导阻滞。置入双心房右心室三腔起搏器。左心房起搏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 2 188电极导线 ,左右心房电极导线通过 Y形转接器与双腔起搏器连接。结果 双心房同步起搏后 ,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明显减少。结论 初步临床应用提示 ,右心室三腔起搏器双心房同步起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
陈松蔡飞李刚袁灵雁黄春雨沈永初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间传导阻滞
肝移植后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一例报告被引量:1
2005年
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大手术后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总死亡率达78%[1].我院于2002年5月成功抢救1例肝移植后累及4个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患者.现将术后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李刚陈松胡进勇蔡卫华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衰竭移植后严重并发症成功抢救
黛力新治疗心脏神经症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黛力新治疗心脏神经症,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0年10月的心脏神经症患者37名,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黛力新治疗组,分别在服药前、服药2周和服药6周,评价其汉密顿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汉密顿焦虑和抑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症状改善。结论 黛力新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心脏神经症的药物,汉密顿量表是一种有效的评价心脏神经症的方法。
周果王颖蔡飞陈松
关键词:心脏神经症黛力新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AMI患者76例,分为急诊PCI组42例,未再灌注治疗组34例。同时检测入院即刻、入院后1、7、28d血浆BNP浓度进行比较。结果入院即刻两组患者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d、7d和28d急诊PCI组BN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诊PCI治疗能降低AMI患者血浆BNP水平。
李刚龚亚驰陈松丁建东冯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脑钠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病人静息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E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1 例冠状动脉造影(CAG)异常病人的静息心电图进行分析,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评价静息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 111例CAD病人,ECG阳性率54.95%,冠状动脉狭窄50%~69%组阳性率35.14%,狭窄70%~89%组阳性率56.41%,狭窄≥90%组阳性率74.28%;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单支病变组阳性率53.33%,双支病变组阳性率47.62%,三支病变组阳性率63.33%.结论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有其局限性,如仅根据心电图改变诊断冠心病,常常引起漏诊.对怀疑冠心病者,应尽早进行CAG.
陈松龚亚驰马根山冯毅章晓国
关键词:冠心病静息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病人静息心电图单支病变心电图诊断心电图改变
右心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观察右心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探讨不同的起搏部位对血流动力学的即刻影响及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后近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患者 6例 ,其中男性 4例 ,女性 2例。诊断扩张型心肌病 1例 ,缺血性心肌病 5例。心房颤动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QRS波时限 (167± 2 0 )ms ,心功能Ⅱ~Ⅳ级。置入右心室心尖部及流出道二根起搏电极 ,连接于全自动双腔起搏 (DDD)起搏器。结果 安置起搏器术后即刻采用右心室双部位起搏血流动力学参数优于单纯右心室心尖部及右心室流出道起搏 ,随访 3个月、6个月、12个月 ,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心功能均有改善。结论 初步临床观察提示右心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有效。
陈松李刚蔡飞王陆军袁灵雁张己声黄春雨沈永初
关键词: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