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石磊

作品数:1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院士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小鼠
  • 6篇巨核
  • 6篇巨核细胞
  • 6篇核细胞
  • 5篇血小板
  • 5篇造血
  • 4篇损伤小鼠
  • 4篇辐射损伤小鼠
  • 3篇电离辐射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胰岛素样
  • 3篇胰岛素样生长...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干细胞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细胞损伤
  • 2篇功能恢复作用

机构

  • 13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3篇陈石磊
  • 10篇王军平
  • 6篇陈芳
  • 5篇许杨
  • 5篇王崧
  • 5篇粟永萍
  • 4篇陈默
  • 4篇申明强
  • 3篇王艾平
  • 2篇冉新泽
  • 2篇程天民
  • 2篇张舟
  • 1篇曾东风
  • 1篇李蓉
  • 1篇耿放
  • 1篇张舟
  • 1篇王成
  • 1篇杨可
  • 1篇杜长虹
  • 1篇汤勇

传媒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促进辐射损伤小鼠血小板水平的恢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recombinant huma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rhIGF-Ⅰ)对辐射损伤小鼠血小板水平的促恢复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BALB/c小鼠按完全随机法分为3组,其中2组小鼠接受全身一次性5 Gyγ射线辐照后,rhIGF-Ⅰ处理组连续7 d皮下注射rhIGF-Ⅰ,另一组(辐照对照组)及正常未辐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辐照后不同时相点尾静脉采血检测血常规,辐照后第14天病理切片观察骨髓组织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未辐照小鼠Sca+-Ⅰ细胞经rhIGF-Ⅰ处理后CD41阳性率变化及rhIGF-Ⅰ对辐照所致巨核祖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rhIGF-Ⅰ处理组小鼠在辐照后11~17 d期间血小板数量显著高于辐照对照组(P<0.01)。体外分离培养的rhIGF-Ⅰ处理组Sca+-Ⅰ细胞CD41阳性率及c-kit+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4.10±2.43)%、(47.84±6.02)%,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5.40±3.25)%和辐照对照组(24.68±5.83)%;巨核祖细胞辐照后给予rhIGF-Ⅰ处理,其凋亡率为(38.76±2.85)%,也明显低于辐照对照组的(50.58±4.32)%,上述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病理切片显示,rhIGF-Ⅰ处理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和巨核细胞数目也显著高于辐照对照组。结论 rhIGF-Ⅰ可能通过促进造血干细胞向巨核细胞分化并抑制巨核祖细胞凋亡,从而保护辐照所致的巨核细胞损伤并促进血小板水平的恢复。
陈石磊陈芳许杨王崧王艾平粟永萍王军平
关键词:辐照损伤血小板
TMP线性二联体多肽的筛选及其对辐射损伤小鼠血小板减少症的救治作用
2013年
目的筛选具有显著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和血小板生成活性的血小板生成素模拟肽(TMP)二联体线性多肽,并观察其对血小板减少症的救治作用。方法设计合成系列TMP二联体线性多肽,其中两个头尾串联的TMP之间设置不同长度的连接肽,CCK-8法检测并筛选促巨核细胞增殖活性最强的TMP二联体多肽,Western blot分析TMP二联体多肽激活STAT5和ERK1/2磷酸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骨髓来源Sca+-Ⅰ细胞经TMP二联体多肽处理后巨核细胞标志分子CD41、CD61的表达变化。BALB/c小鼠用5 Gy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后皮下注射TMP二联体多肽,每天1次,连续用药7 d,分析外周血血小板水平变化和骨髓造血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连接肽长度和氨基酸组成可显著影响TMP二联体多肽的促巨核细胞增殖活性,其中由1个脯氨酸(P)和8个甘氨酸(G8)连接的TMP二联体活性较为突出。TMP-PG8-TMP多肽处理能够显著促进巨核细胞中STAT5和ERK1/2的磷酸化,该多肽连续作用14 d能够较IL-3对照组显著上调Sca+-Ⅰ细胞CD41、CD61的双阳性表达率[(83.26±5.38)%vs(15.70±2.12)%,P<0.01]。此外,体内应用该多肽能够较辐照对照显著提高急性辐射损伤小鼠外周血血小板最低值水平(164.8×109/L vs 53.0×109/L),并使血小板水平提前4 d恢复。结论通过筛选连接肽最终获得具有显著促巨核细胞增殖和血小板生成活性的TMP二联体线性多肽。
张舟陈芳曾东风许杨王崧申明强陈默陈石磊粟永萍王军平
关键词:多肽巨核细胞血小板
rhIGF-I促进辐射损伤小鼠巨核系造血功能恢复作用及机制研究
电离辐射损伤不仅见于核武器爆炸、核恐怖袭击,由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引起的核事故、核泄漏等情况下也常有发生,如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及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员受到电离辐射损伤。   骨髓是辐射敏...
陈石磊
关键词:造血功能恢复巨核细胞
文献传递
“慕课”对防原医学教学改革的启示被引量:4
2018年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具有规模大、开放性广、互动性强等特点。因此,近年来慕课在国内外得到飞速发展。慕课的先进教育理念也给防原医学的教学改革带来诸多启示。在当前军队改革的大背景条件下,借助慕课优势,打造防原医学在线教学平台,实现防原医学教学的实质性改革,能够全面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为部队培养更优秀的军事医学人才。
陈石磊王崧王成李蓉王军平
关键词:防原医学教学改革
rhIGF-Ⅰ促进辐射损伤小鼠巨核系造血功能恢复作用及机制研究
电离辐射损伤不仅见于核武器爆炸、核恐怖袭击,由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引起的核事故、核泄漏等情况下也常有发生,如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及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员受到电离辐射损伤。 骨髓是辐射敏感器官...
陈石磊
关键词:辐照损伤造血恢复巨核细胞
照前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增强电离辐射对小鼠血小板生成能力的损伤作用
2017年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对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损伤小鼠血小板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 8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按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未辐射对照组(PBS)、未辐射给药组(NE)、辐射对照组(PBS+IR)和辐射给药组(NE+IR),每组20只小鼠。给药组给予腹腔注射NE(1.5 mg/kg),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体积PBS,处理24 h后辐射组进行全身一次性6 Gyγ射线照射。辐射后不同时间点尾静脉采血检测小鼠血常规,并于辐射后第9天使用HE染色观察小鼠骨髓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比例变化以及巨核细胞凋亡、周期的变化。结果未辐射时,NE组小鼠给药后3~10 d血小板数量显著高于PBS组(P<0.05);HSCs占骨髓Lineage细胞的比例:NE组为(1.44±0.08)%,PBS组为(1.05±0.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NE也具有促进离体培养小鼠HSCs的增殖,并且在药物浓度100 nmol/m L的范围内具有剂量效应依赖关系;HE染色显示,NE组的骨髓有核细胞和巨核细胞数目显著高于PBS组(P<0.05);巨核系祖细胞周期的结果显示,NE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减少约(12.10±3.12)%、S期细胞比例增加约(8.78±1.05)%,与PB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辐射后,NE+IR组小鼠7~25d血小板数量低于PBS+IR组(P<0.05);HSCs占骨髓Lineage细胞的比例:NE+IR组为(0.07±0.01)%,PBS+IR组为(0.27±0.0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NE+IR组的骨髓有核细胞和巨核细胞数目显著低于PBS+IR组(P<0.05);巨核祖细胞凋亡结果显示,NE+IR组凋亡率为(84.46±5.09)%,明显高于PBS+IR组[(54.18±3.18)%,(P<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使造血干细胞、巨核祖细胞过度活化,从而增加了小鼠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使血小板生成减少。
李凤菊杜长虹杨可雷鑫汤勇陈石磊许杨王军平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血小板
交感神经调控血小板生成及其对辐照小鼠血小板减少的促恢复作用
近年来,随着核能在军事、医疗、能源、食品加工、育种等邻域的广泛应用,机体受到射线照射而引发的各种放射性损伤也在逐渐增加。已知骨髓对电离辐射非常敏感,因此,骨髓受到射线照射后,极易引起放射性损伤。研究发现,当机体受到电离辐...
陈石磊
关键词:放射性损伤交感神经血小板生成
文献传递
巨核细胞生成调控相关细胞因子及其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造血干细胞分化生成巨核细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包括造血干细胞动员及其向巨核系祖细胞分化,巨核系祖细胞增殖、分化生成未成熟巨核细胞,巨核细胞的成熟和血小板释放等过程。研究发现,造血干细胞动员及其向各系细胞分化的大部分过程都在一种称为"龛"的结构中进行,多种龛内信号分子参与了造血干细胞的动员和分化调控。该文对造血干细胞龛内参与造血干细胞动员和分化生成巨核细胞的几种重要细胞因子及其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陈石磊王军平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巨核细胞生成细胞因子
单宁酸对电离辐射所致巨核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单宁酸(tannic acid,TA)对电离辐射所致巨核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巨核细胞株M07e,经0、0.5、1、2.5、5、10μg/m L单宁酸预处理后给予10 Gy60Coγ射线照射,继续培养不同时间,采用MTT法、荧光酶标仪检测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和凋亡率变化。给予BALB/c小鼠5 Gy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复制急性放射损伤实验动物模型,设置生理盐水对照组和TA灌胃预处理组,通过尾静脉外周血常规检测和骨髓病理切片观察,分析血小板水平和骨髓巨核细胞数目变化情况。结果 TA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提高受照巨核细胞的存活率;与单纯辐照组相比,TA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细胞内总ROS水平(P<0.01)、提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P<0.05)和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TA预处理能够显著抑制辐射损伤引起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减少,照后第7、12、15、19天时TA处理组血小板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TA对电离辐射所致巨核细胞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突出的抗氧化应激活性有关。
吴苏南许杨陈石磊申明强陈芳陈默张舟王崧粟永萍程天民王军平
关键词:单宁酸巨核细胞血小板
低氧习服在小鼠造血干细胞急性放射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低氧习服在小鼠造血干细胞急性放射损伤后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7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常氧辐照组和低氧习服辐照组。建立低氧习服急性放射损伤动物模型,低氧习服后再进行60 Co全身一次性照射6.0Gy。连续监测辐照前后小鼠尾静脉血血常规;流式细胞术检测低氧习服前后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取低氧习服小鼠长骨进行病理分析和VE-Cadherin免疫荧光染色;ELISA检测低氧习服小鼠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生成素-1(ANGPT1)。结果低氧习服加速辐照后小鼠外周血恢复,低氧习服辐照组外周血红细胞和血小板最低值高于常氧辐照组[(7.0±0.6)×10^(12)/L vs(5.1±0.4)×10^(12)/L,t=2.483,P<0.05;(203±30)×10^(9)/L vs(141±25)×10^(9)/L,t=2.541,P<0.05];低氧习服组骨髓LSK细胞和长期造血干细胞(LT-HSC)的比例及数量均高于常氧对照组[(3.91±0.21)‰vs(3.37±0.11)‰,t=2.536,P=0.032;(7.18±0.84)×10^(4)/L vs(6.01±0.82)×10^(4)/L,t=2.641,P=0.029;(12.05±0.53)%vs(9.37±0.45)%,t=3.512,P=0.023;(0.74±0.12)×10^(3)/L vs(0.58±0.11)×10^(3)/L,t=2.667,P=0.027]。低氧习服促进骨髓窦的增殖扩张和VE-Cadherin在窦内皮细胞的表达,减轻造血细胞凋亡和血管龛损伤;低氧习服组小鼠骨髓LSK细胞中HIF-1α和骨髓腔冲洗上清液中ANGPT1含量明显增加[(2.97±0.28)pg/cell vs(1.95±0.22)pg/cell,t=4.896,P=0.013;(12.30±3.70)pg/ml vs(6.25±2.70)pg/ml,t=6.742,P=0.001]。结论低氧习服减轻造血干细胞和血管龛的放射损伤,加快造血恢复,其原因可能与低氧习服调节LT-HSC比例,促进HIF-1α、ANGPT1在造血干细胞中的表达有关。
全勇冉新泽胡梦佳陈芳陈乃成廖伟年陈默申明强陈石磊王崧王军平
关键词:低氧习服造血干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生成素-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