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君
- 作品数:30 被引量:266H指数:8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技术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技术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抽吸取栓(抽吸组,19例)和支架取栓(支架组,31例)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记录2组患者取栓次数、血管再通率、术前及出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预后等,并进行组间比较。血管再通率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mTICI)分级进行评估,mTICI 2b^3级定义为血管成功再通;临床预后采用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评估(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抽吸组与支架组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16/19和77.4%(24/31,P=0.560);平均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分别为(37±14)、(46±22)min(P=0.118);平均血管内操作次数分别为(1.7±0.9)、(1.9±0.9)次(P=0.571),取栓次数在心源性栓塞病因中分别为(1.3±0.4)、(1.7±0.6)次(P=0.139),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病因中分别为(2.1±1.2)次和(2.3±0.7)次(P=0.684);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分别为10/19、41.9%(13/31;P=0.461)。结论抽吸取栓技术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安全有效,血管再通率和功能预后与支架组相似。
- 杜佳田甜李雷褚会松张继伟于淼马志君呼铁民
- 关键词:取栓抽吸血管再通
- 颅内动脉瘤术后肺部感染病原学及NF-κB和MMP-9水平变化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特点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9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67例作为感染组,同期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术后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40例作为非感染组,采集感染患者痰液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及治疗7 d时NF-κB、MMP-9、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对于颅内动脉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7 d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67例颅内动脉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4株,占61.11%,革兰阳性菌24株,占33.33%,真菌4株,占5.56%;感染组患者NF-κB、MMP-9、IL-6、CRP、PCT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并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上述指标水平逐渐升高(P<0.05);治疗7 d时,恶化组患者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好转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F-κB、MMP-9、IL-6、CRP、PCT预测颅内动脉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62〜0.831。结论颅内动脉瘤术后肺部感染病原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在用药时应予以侧重,血清NF-κB、MMP-9对于反映患者感染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价值,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马志君吉洁呼铁民王维兴张继伟田甜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肺部感染核转录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
- HPV16/18感染与宫颈鳞癌VEGF-C、VEGFR-3表达的关系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宫颈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16/18(HPV16/18)感染与宫颈鳞癌发生、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7年6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86例宫颈鳞癌石蜡病理组织,选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宫颈组织标本各12例,选取正常宫颈组织标本10例。对所有患者术前HPV16/18感染情况及宫颈组织中VEGF-C、VEGFR-3的表达水平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浸润癌患者HPV16/18的感染率与CINⅠ、CINⅡ、CINⅢ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类患者HPV16/18的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宫颈正常的患者(P <0.05)。浸润性癌组织中VEGF-C表达水平、VEGFR-3脉管阳性均数显著高于CINⅠ、CINⅡ、CINⅢ病理组织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P <0.05),而CINⅠ、CINⅡ、CINⅢ病理组织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VEGF-C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CINⅢ病理组织中VEGFR-3脉管阳性均数显著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P <0.05)。浸润癌Ⅲ期病理组织中VEGF-C表达水平、VEGFR-3脉管阳性均数显著高于Ⅰ期(P <0.05),浸润癌Ⅱ期病理组织中VEGFR-3脉管阳性均数显著高于浸润癌I期(P <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织中VEGF-C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组织(P <0.05)。VEGFR-3脉管阳性均数随着VEGF-C表达水平的升高而升高,VEGFR-3脉管阳性均数与VEGF-C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 <0.05)。结论长时间持续性HPV16/18感染可能是导致宫颈鳞癌发生的重要因素,VEGF-C、VEGFR-3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其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VEGF-C的表达促进VEGFR-3的激活从而进一步加重病灶浸润。
- 吉洁马志君曹振东邵雪斋张玉娟申兴斌
- 关键词:HPV16/18VEGF-CVEGFR-3
- 早期前循环脑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 2019年
- 目的探讨早期前循环脑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行早期前循环脑动脉瘤显微手术患者135例,分为A组(于破裂前手术,52个动脉瘤)、B组(于破裂后3 d内手术,58个动脉瘤,)和C组(于破裂2周后手术,50个动脉瘤),各45例。手术方式均为瘤颈夹闭,瘤体切除或瘤壁包裹固定。随访中位时间约12个月。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血流总阻断时间明显小于其他两组,感染、休克、脑水肿、脑血管痉挛和死亡发生率明显小于其他两组,急性脑梗死和再次破裂发生率明显小于其他两组(P<0.05)。A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B组,C组最高;A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C组最低(P<0.05)。结论高危前循环脑动脉瘤破裂前行显微手术有较好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远期急性脑梗死和再次破裂发生率,改善神经功能;破裂3 d内手术可能优于2周后手术。
- 马志君
- 关键词:显微手术急性脑梗死疗效并发症
- PTTG、VEGF-C、VEGFR-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分析
- 2018年
- 目的:分析PTTG、VEGF-C、VEGFR-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诊治的50例宫颈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在本院行子宫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50例宫颈慢性炎患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患者宫颈组织标本的PTTG、VEGF-C、VEGFR-3表达,利用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计算微淋巴管密度.结果:研究组PTTG的阴性率为30.0%,阳性率为70.0%;对照组PTTG均呈阴性表达,阴性率为1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VEGF-C的阴性率为2.0%,阳性率为98.0%;对照组VEGF-C的阴性率为76.0%,阳性率为24.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VEGF-C的阴性率为2.0%,阳性率为98.0%;对照组VEGF-C的阴性率为74.0%,阳性率为26.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PTTG、VEGF-C、VEGFR-3的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PTTG、VEGF-C、VEGFR-3均可在宫颈鳞癌中表达,且与淋巴管生成呈正相关性.
- 吉洁马志君曹振东邵雪斋
- 关键词:PTTGVEGF-CVEGFR-3宫颈鳞癌淋巴管
- 比较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究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颅内动脉瘤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参照组(100例)与研究组(100例),给予参照组开颅夹闭术治疗,给予研究组介入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发症与预后情况,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研究组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研究组优于参照组,但组间差异呈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提高存活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马志君吉洁呼铁民王维兴田甜
- 关键词:开颅夹闭术介入栓塞术颅内动脉瘤
- 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大脑中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0
- 2015年
-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大脑中动脉瘤(MCAA)破裂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分级MCAA破裂患者107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夹闭组52例:采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介入组55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术前、术后3个月应用Fisher分级及术后3个月时应用Barthel指数(BI)对预后进行测评,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3个月夹闭组与介入组患者Fisher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和介入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Fisher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4.687、5.455,P<0.05)。术后3个月时,夹闭组患者BI评分为(46.1±9.5)分,介入组为(48.2±8.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9.2%(10/52),介入组为23.6%(1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与介入组患者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脑积水、再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高分级MCAA破裂的治疗效果确切,两种方法治疗后Fisher分级、B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无差异。
- 呼铁民杨立军孟杰田甜马志君张继伟周敬君王维兴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显微外科手术
-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门诊小儿胃镜检查治疗的观察被引量:25
- 2003年
- 随着电子胃镜的广泛应用,小儿食管狭窄及胃内异物、肿物的检查治疗均可在胃镜下完成.此类检查术采用起效快、时效短、干扰较小的麻醉药是关键.近几年异丙酚已被广泛应用于门诊短小手术,而且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适合于婴幼儿手术时有报道[1-3].本文旨在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门诊小儿胃镜检查治疗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 闫彩云雷永惠于中蛟马志君
- 关键词:异丙酚氯胺酮麻醉门诊小儿胃镜检查
- Ki67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Ki67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在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Ki67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Ki67仅在星形细胞瘤中表达,Ⅲ~Ⅳ级星形细胞瘤中Ki6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级(P<0.01)。星形细胞瘤中Ki67mRNA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脑组织组(P<0.01),高级别组Ki67mRNA的表达均高于低级别组(P<0.01)。结论:Ki67的高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马志君吉洁李春辉谢云鹏王维兴邢恩鸿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KI67
- 脑星形细胞瘤组织TGF-β1、Smad7与VEGF的表达及意义
- 2016年
- 目的:探讨TGF-β1、Smad7与VEGF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5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以及15例脑外伤内减压术正常脑组织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正常脑组织与脑星形细胞瘤组织均采取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探讨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组织中TGF-β1、Smad7与VEGF表达情况。结果:脑星形细胞瘤组织TGF-β1、Smad7以及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且Ⅲ-Ⅳ级TGF-β1、Smad7以及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Smad7及VEGF的表达水平均随着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TGF-β1、Smad7以及VEGF与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
- 马志君吉洁李春辉谢云鹏王维兴邢恩鸿
- 关键词:TGF-Β1SMAD7VE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