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楠

作品数:20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子宫
  • 12篇子宫内膜
  • 12篇内膜
  • 12篇宫内
  • 12篇宫内膜
  • 8篇子宫内膜异位
  • 7篇异位症
  • 7篇子宫内膜异位...
  • 7篇内膜异位症
  • 6篇内皮
  • 5篇血管
  • 5篇血管内皮
  • 5篇血管内皮生长...
  • 5篇酶联
  • 5篇酶联免疫
  • 5篇酶联免疫吸附
  • 5篇免疫吸附
  • 5篇内皮生长因子
  • 4篇妊娠
  • 4篇酶联免疫吸附...

机构

  • 20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作者

  • 20篇马楠
  • 3篇刘佳
  • 2篇蔡大军
  • 2篇王方方
  • 1篇任芬若
  • 1篇耿正惠
  • 1篇廖予妹
  • 1篇王安英
  • 1篇李凤梅
  • 1篇李培育
  • 1篇王武亮
  • 1篇叶青
  • 1篇范蕊
  • 1篇罗晓华
  • 1篇杨珊珊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系统医学
  • 1篇第三届全国子...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高位骶韧带联合圆韧带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子宫脱垂采用腹腔镜高位骶韧带联合圆韧带悬吊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的84例子宫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进行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n=42)和B组(n=42),A组患者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高位骶韧带联合圆韧带悬吊术为观察组。B组患者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高位骶韧带悬吊术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主客观满意度、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以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5.42±12.48)、(88.64±13.15)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2,P=0.758);出血量分别为(92.64±20.16)、(90.86±21.12)m 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5,P=0.385);住院时间分别为(5.86±0.85)、(5.92±0.88)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2,P=0.131)。两组患者POP-Q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分别为(8.32±0.96)分、(8.28±0.94)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2,P=0.461)。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分分别为(90.26±22.08)分、(110.83±24.23)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生活质量问卷(PISQ-12)评分分别为(40.32±3.65)分、(35.27±2.82)分,均高于治疗前,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率为2.4%,低于B组的21.4%(χ~2=3.77.P=0.048)。结论子宫脱垂采用腹腔镜高位骶韧带联合圆韧带悬吊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且有较好的远期效果。
李淼马楠
关键词:子宫脱垂
宫颈冷刀锥切高度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宫颈机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宫颈冷刀锥切高度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宫颈机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因HSIL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后成功受孕并获得妊娠结局的140例妇女作为观察组,并以锥高1.5 cm再次分组,两组中1.0 cm≤锥高≤1.5 cm为A组(55例),1.5 cm<锥高≤2.5 cm为B组(85例),另外随机收集同期在医院围保并获得妊娠结局的140例妇女为对照组(C组)。比较3组对象的一般资料(年龄、孕次、产次)、妊娠相关指标及A组、B组病理资料(锥高、切缘状态),分析锥切手术相关因素与妊娠期发生宫颈机能不全(CI)的关系及妊娠结局。结果B组CI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A组、C组C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早产发生率高于A组、C组(P<0.05),足月产率低于A组、C组(P<0.05),新生儿体质量均值低于A组、C组(P<0.05);B组晚期流产发生率高于C组(P<0.05),A组与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胎膜早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颈CKC术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锥切术中切除高度>1.5 cm会增加CI的发生率,对术后妊娠结局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锥切术中切除高度≤1.5 cm不会增加后续妊娠过程中CI的发生率及产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程存马楠
关键词:冷刀锥切术
妊高征患者血浆一氧化氮与内皮素及全血血小板聚集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全血血小板聚集性、内皮素 (ET - 1)水平的变化以及与一氧化氮 (NO)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电阻法、放射免疫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5 9例妊高征患者、2 0例正常晚孕妇女的全血血小板聚集 (PAg)性、血浆ET - 1与NO水平。结果 与正常晚孕组比较 ,重度妊高征组血浆NO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1) ,而妊高征各组血浆ET - 1水平升高 (P <0 .0 1) ,同时全血PAg性增强 (P <0 .0 5 ,P <0 .0 1)且ET - 1和PAg二者与NO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结论 ET - 1及全血PAg性与妊高征的病情发展有关 ,NO与ET -
廖予妹马楠耿正惠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小板聚集性内皮素-1一氧化氮
细胞跨膜Notch配体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细胞跨膜Notch配体4(delta-like ligand 4,DLL4)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EMs的异位内膜(A组)、37例在位内膜(B组)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C组)中DLL4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1)A、B、C 3组中,DLL4蛋白的平均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值分别为(145.01±10.47)、(115.56±10.87)、(90.08±8.56),VEGF的IOD值分别为(148.48±8.36)、(122.79±5.68)、(108.75±7.3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9.113和r=296.049,P均<0.05)。(2)A、B两组中DLL4和VEGF蛋白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0.828和r=0.773,P均<0.05),C组中二者的表达无相关性。(3)A、B两组中Ⅰ、Ⅱ期DLL4和VEGF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低于Ⅲ、Ⅳ期(P<0.05)。结论:DLL4、VEGF蛋白可能在EM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叶青马楠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VEGF和ENA-78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上皮细胞来源的中性粒细胞活化肽-78(epithelialneutrophil-activingpepfide-78,ENA-7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探讨二者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bentassay,ELISA)检测48例(Ⅰ、Ⅱ期22例,Ⅲ、Ⅳ期26例)EMs患者及40例非EMs患者血清中VEGF与ENA-78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EMs的关系和相关性,以及二者表达水平与患者痛经程度的关系。结果:EMs患者血清中VEGF和ENA-78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EM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EMs患者血清VEGF及ENA-78的水平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和ENA-78在EM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72,P<0.05);血清中VEGF和ENA-78的表达水平与痛经严重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VEGF和ENA-78在EMs患者血清中呈正相关表达,二者在EMs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血清中VEGF和ENA-78的水平无法反应痛经的严重程度。
马楠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VEGF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患者痛经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bent assay,ELISA)检测48例(I、II期22例,III、IV期26例)EMs患者及40例非EMs患者血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EMs以及患者痛经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EMs患者血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EMs患者(P<0.05);Ⅲ、Ⅳ期EMs患者血清VEGF的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血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痛经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VEGF在EMs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提示其在EMs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促进作用;血清中VEGF的水平无法反映痛经的严重程度。
李凤梅马楠刘佳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VEGF和IGF-Ⅰ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的表达水平和有无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在该院行手术治疗且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Ⅰ、Ⅱ期19例,Ⅲ、Ⅳ期21例)为病例组,选取4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包括单纯性卵巢囊肿患者,因不孕症行腹腔镜检查的患者和行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均排除内分泌疾病,不合并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及乳腺增生等激素依赖性疾病,且半年内均未服用激素类药物)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这两组患者血清中VEGF和IGF-I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有无相关性。结果:①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患者血清中VEGF和IGF-I的浓度比对照组浓度均明显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Ⅲ-Ⅳ期患者血清中VEGF和IGF-I的浓度比Ⅰ-Ⅱ期患者均明显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IGF-I和VEGF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89,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发生和发展与血清中VEGF和IGF-Ⅰ水平密切相关,且两者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的水平都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VEGF和IGF-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清中的协同表达可能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
范蕊马楠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测定被引量:2
2004年
李培育马楠任芬若
关键词:反复自然流产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早期流产
钙黏附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黏素(E-c ad)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常规组织病理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cad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在7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E-cad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χ2=18.79,P<0.001);E-cad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病理分级、手术-病理分期、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χ2=4.389,P<0.05、0.01);与细胞分化关系:高分化组E-cad阳性表达(14/21,66%)高于中、低分化组(26/40,65%;0/9,0%),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E-cad可能起重要作用;E-cad与子宫内膜腺癌侵袭和转移关系密切。E-cad蛋白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E-cad蛋白阳性表达可作为子宫内膜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标志之一。
马楠刘佳
关键词:子宫内膜腺癌预后
剖宫产瘢痕处妊娠术后再次妊娠情况分析
背景与目的 剖宫产瘢痕处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属于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国内多数文献称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妊娠。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妊娠囊通过...
马楠油静静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剖宫产再次妊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