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敏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并不悦耳的曲调——《钢琴教师》中的女性主义负面美学被引量:1
- 2006年
- 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耶利内克在其代表作《钢琴教师》中描写了在男权社会价值的压制下,女钢琴教师由性压抑者最终变成窥淫者、自虐和自残者的悲剧故事。本文从作为社会符号的性道德和女性悲剧的叙述等方面探讨耶利内克揭露社会丑陋的“负面美学”倾向,以及其对西方传统男性中心的审美的颠覆。
- 黎敏
- 关键词:权力自虐自残
- 《安娜贝尔·李》中的悖论意象:天使、星月、爱情被引量:1
- 2010年
- 悖论就是表面上荒谬而实则是一种真实的陈述。新批评理论的核心人物克林斯·布鲁克斯曾指出,诗歌语言是悖论的语言。如果没有那些对立与冲突的语言存在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这些好诗。通过解读爱伦·坡的名诗《安娜贝尔·李》,我们发现诗中天使、星月和爱情这三方面潜藏着悖论意象,这些悖论因素赋予该诗曲婉复杂的意蕴和丰富的联想空间,进而加深了其诗性美。
- 李彦黎敏
- 关键词:悖论意象诗性
- 乔治·爱略特笔下的“失乐园和复乐园”——析《亚当·贝德》中的圣经原型被引量:1
- 2010年
- 圣经是西方文学的奠基石之一,大多数的西方学者都受到圣经文学的影响。作为十九世纪英国的女作家,乔治.爱略特的作品常常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其代表作《亚当.贝德》更显示了深厚的圣经文化内涵。探讨这部小说的主题和基督教文化对乔治.爱略特的影响可以应用诺思罗普.弗莱的原型理论,从圣经原型的角度出发,分析《亚当.贝德》中的各类人物形象,以及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在此,读者可以从新的角度来欣赏这部经典之作,探究乔治.爱略特的宗教情怀。
- 郑家顺黎敏
- 关键词:乔治·爱略特《亚当·贝德》宗教观
- 愚者的欢乐之家,智者的悲伤之家——《欢乐之家》中的圣经原型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欢乐之家》书名出自《旧约·传道书》。“智者之心属于悲伤之家,而愚者之心属于欢乐之家。”这恰是19世纪寻欢作乐、道德沦丧的纽约上流社会的真实写照。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圣经原型和圣经精神的影响,揭示了西方物质文明下人们所经历的精神危机。
- 黎敏
- 关键词:《欢乐之家》圣经原型道德风尚
- 谈英美文学教学如何应对专业用途英语
- 2006年
-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受到ESP方向发展的限制,如何满足新形势下发展特色英语专业的要求,提高学生英语基础的同时,又增强学生人文素质,是英美文学课亟需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从拓展无限的课外学习空间、现代多媒体技术的适当运用、人文教育和社会功利导向的冲突等方面探讨英关文学课应对ESP的策略。
- 黎敏郑家顺
- 关键词:ESP英美文学教学多媒体人文教育
- 存美于诗,让美永存——济慈的艺术观与人生观
- 2005年
- 对英国诗人济慈的艺术观和人生观进行了剖析,提出济慈忠于生活真实的诗歌美学对艾略特等后世诗人的影响,以及与莎士比亚的艺术主张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相似之处.同时指出,济慈现实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与其追求美与真的艺术观的完美结合是济慈之所以少年有成,影响深远的原因之所在.
- 黎敏郑家顺
- 关键词:济慈艺术观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