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顺
- 作品数:8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泛读“i-1假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2010年
- 根据Richard Day提出的大学英语泛读课教学"i-1假想",结合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从运用机制方面阐述这一假想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这一泛读假想的应用将有利于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转换教师角色,提高学生的实践量和参与程度,通过在自然学习过程中把语言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郑家顺
- 关键词:大学英语泛读
- 关联论与语篇衔接论对阅读理解的解释力
- 2009年
- 研究融合了关联理论及语篇衔接理论的有关文本理解之观点,从理论上把握阅读过程,对阅读教学实践提出理论支持;同时根据英语语言一词多义、多词一义这一语言的凸现特征,就阅读者在文本阅读时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一类语言结构的多变性作了详细说明;并进一步根据这一特征对Miriam Schcolnik,Tamar Feuerstein阅读理解过程进行了尝试性分析。
- 张斌惠佳蓓郑家顺
- 关键词:语篇衔接理论
- 谈英美文学教学如何应对专业用途英语
- 2006年
-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受到ESP方向发展的限制,如何满足新形势下发展特色英语专业的要求,提高学生英语基础的同时,又增强学生人文素质,是英美文学课亟需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从拓展无限的课外学习空间、现代多媒体技术的适当运用、人文教育和社会功利导向的冲突等方面探讨英关文学课应对ESP的策略。
- 黎敏郑家顺
- 关键词:ESP英美文学教学多媒体人文教育
- 最佳译文或异曲同工
- 2008年
- 本文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对译文进行分析,指出在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中译者与译文读者作为原文与译文读者由于先在视域不同从而对原文有着不尽相同甚至大不相同的理解。先在视域的不同在翻译时主要体现为评者或译文读者对词语的语用意义,原文文体或原文句法结构的不同理解上。同时不同的译文也与译者采用的不同翻译方法密切相关。所谓"最佳译文"往往是不存在的。
- 郑家顺
- 关键词:文体语境异曲同工
- 乔治·爱略特笔下的“失乐园和复乐园”——析《亚当·贝德》中的圣经原型被引量:1
- 2010年
- 圣经是西方文学的奠基石之一,大多数的西方学者都受到圣经文学的影响。作为十九世纪英国的女作家,乔治.爱略特的作品常常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其代表作《亚当.贝德》更显示了深厚的圣经文化内涵。探讨这部小说的主题和基督教文化对乔治.爱略特的影响可以应用诺思罗普.弗莱的原型理论,从圣经原型的角度出发,分析《亚当.贝德》中的各类人物形象,以及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在此,读者可以从新的角度来欣赏这部经典之作,探究乔治.爱略特的宗教情怀。
- 郑家顺黎敏
- 关键词:乔治·爱略特《亚当·贝德》宗教观
- 存美于诗,让美永存——济慈的艺术观与人生观
- 2005年
- 对英国诗人济慈的艺术观和人生观进行了剖析,提出济慈忠于生活真实的诗歌美学对艾略特等后世诗人的影响,以及与莎士比亚的艺术主张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相似之处.同时指出,济慈现实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与其追求美与真的艺术观的完美结合是济慈之所以少年有成,影响深远的原因之所在.
- 黎敏郑家顺
- 关键词:济慈艺术观人生观
- 元翻译理论及其对中医典籍翻译的影响
- 2009年
- 通过研究中医典籍翻译中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以及语言学理论,探讨翻译理论如何影响翻译过程.就语言学理论和中医典籍翻译过程进行阐述:典籍英译中适当应用的翻译类型;国外一些有创新精神的语言学理论及元翻译理论在对中医典籍翻译时的启示语言学理论与元翻译理论的关系.目的是揭示元翻译理论缺乏语言学理论的局限性,引出更多国外理论家对中医典籍英译更有效的翻译实践理论.
- 郑家顺张斌
- 关键词:中医典籍翻译文体
- 通用学术英语教材编写的原则与框架
- 2020年
- 通用学术英语体现了语言的工具性特征,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内容载体,通用学术英语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应遵循规范性、合作性、需求性、开放性和过渡性等原则。同时,对通用学术英语教材中读写、听说、注释与练习等部分的基本编写框架也提出操作性建议。
- 郑家顺宋礼慧刘晓茜
- 关键词:教材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