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麟

作品数:20 被引量:37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生态
  • 6篇生态系统
  • 6篇松林
  • 6篇阔叶
  • 6篇阔叶红松
  • 6篇阔叶红松林
  • 6篇红松林
  • 6篇采伐
  • 4篇森林带
  • 4篇生态系统服务
  • 4篇林带
  • 4篇长白山阔叶红...
  • 3篇碳密度
  • 2篇电路
  • 2篇电路理论
  • 2篇树种
  • 2篇水分
  • 2篇水分利用
  • 2篇水分利用效率
  • 2篇天保工程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沈阳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吉林森林...

作者

  • 20篇齐麟
  • 14篇于大炮
  • 14篇周莉
  • 11篇代力民
  • 11篇周旺明
  • 5篇王庆伟
  • 4篇赵福强
  • 2篇许东
  • 2篇叶雨静
  • 2篇齐光
  • 1篇钟磊
  • 1篇吴钢
  • 1篇王玥
  • 1篇王庆礼
  • 1篇王新闯
  • 1篇包也
  • 1篇苏东凯
  • 1篇李宪洲
  • 1篇赵福安
  • 1篇田杰

传媒

  • 5篇生态学报
  • 4篇生态学杂志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林业资源管理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东北阔叶红松林的可持续经营被引量:15
2015年
20世纪末以来有两个重要的变化影响着东北温带阔叶红松林资源的可持续性,一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下称天保工程)的实施,另一个是红松不再作为用材树种被采伐。但森林采伐后的更新造林模式并没有显著改变。以长白山腹地-露水河林业局的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森林资源清查(二类)和作业设计调查(三类)资料,评估了这两个重要的变化对当前的森林资源的产生影响。结果表明,天保工程的实施调减了采伐量,间接提高了森林的公顷蓄积量,整体上促进了森林资源的恢复。目前,紫椴,蒙古栎,水曲柳和春榆等占商品材总生产量94.7%(蓄积量)。与此同时,可供采伐的这4个树种年生长量却小于采伐量,而林下补植红松,却忽视阔叶树更新的经营模式势必会逐渐增加红松在阔叶红松林中的比例,使目前商品材资源不足的情况更加恶化。总的来说,天保工程促进了公益林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但降低了用于木材生产的商品林的面积;红松不采伐增加了红松在商品林中的比例,降低了商品林中用材树种比例和商品材的可持续生产能力,从长期看,必然导致可采伐林木资源的枯竭。据此,建议应根据森林培育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森林更新恢复模式。
于大炮周旺明包也齐麟周莉代力民
关键词:天保工程阔叶红松林
基于landsat影像大兴安岭地区林火烈度时空格局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基于大兴安岭地区1988—2009年landsat5 TM数据和地面火烧记录信息,在Envi5.3平台下获得大兴安岭地区多年连续火斑数据,提取火斑数据dNBR指数。结果表明:1988—2009年大兴安岭地区林火发生次数和过火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在1998年天保工程实施之前,大兴安岭地区林火以低烈度火为主,1998年之后低烈度过火面积比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1998年之后高烈度过火面积比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1)。月均最高气温与高烈度火占比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低烈度火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月平均风速与高烈度火呈现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低烈度火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5)。通过对比分析天保工程实施前后林火特征和气候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天保工程的实施对林火烈度产生极大的影响,是其改变的主要原因。
袁昊陈宏伟齐麟房磊乔泽宇赵福强
关键词:遥感天保工程
长白山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被引量:21
2019年
长白山是我国东北地区树木年轮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迄今已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相关的研究论文.为了弄清当前长白山树木年轮研究的进展,阐明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规律,本文总结了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有关文献,依据研究的树种、采样点海拔和去趋势方法等,对比分析了不同研究结果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总的来看,长白山树木径向生长受温度和降水的共同作用,且温度的影响更大;树木径向生长-气候关系具有明显的树种和海拔差异.大多数研究支持:针叶树主要受当年生长季前(4—5月)温度和生长季(6—8月)降水的显著影响;阔叶树则主要受当年、上年生长季温度和休眠期(上年11月至次年3月)、当年生长季降水的显著影响;上年9月降水对针、阔叶树种径向生长均有显著作用.同时,许多研究也出现了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差异最大的多出现在低、中海拔,表明在低、中海拔,采样点的选择可能对研究结果有较大影响.另外,年表去趋势方法也是造成研究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相比较而言,采用线性或负指数去趋势方法在研究结果中显著增加了降水的作用,尤其是显著增加了休眠期降水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同时也显著增强了当前生长季末期(9—10月)温度的作用.本研究表明,采样点的小生境和年表构建时采用的去趋势方法是造成研究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长白山开展树木年轮学研究,应增加采样点的数量,慎重选择去趋势方法.
韩艳刚周旺明齐麟周莉仲庆林代力民于大炮
关键词:树种海拔
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植被碳贮量被引量:38
2011年
通过样地调查,研究了大兴安岭林区10、12、15、26和61年生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中乔木、草本和植被总体碳储量,并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探讨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中植被碳库贮量变化.结果表明:随林龄的增加,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植被碳库贮量逐渐增加,61 a时达105.69 t.hm-2,碳汇作用显著;15~26 a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碳汇能力最强.其中,树干碳库贮量占乔木碳库总贮量的54.3%~73.9%,且随林龄增加,其碳库比率和碳密度增加;其余器官碳库比率随林龄增加而减小,碳密度则逐渐增加,直至趋于平衡或末期略有减少.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轮伐期以≥60 a为宜.
齐光王庆礼王新闯齐麟王庆伟叶雨静代力民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生物量碳密度人工林经营
采伐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乔木群落的影响
采伐方式和强度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乔木群落的结构和动态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森林的更新、森林生态系统演替以及森林生态系统中各成员之间关系。本文选取受不同采伐方式以及强度干扰的阔叶红松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种...
齐麟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采伐方式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辽宁省辽河流域为例被引量:43
2020年
人口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的退化。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途经。识别和保护关键生态区域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以辽宁省辽河流域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和生态环境状况选取并定量评估固碳释氧、土壤保持、粮食供给和产水4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以生态系统服务的高价值区为生态源地,综合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阻力面,运用电路理论的方法识别生态廊道和关键节点,从而构建辽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辽河流域内共有129个生态源斑块,243条生态廊道和38个"夹点"。其中,生态源斑块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主要由林地组成,斑块连续、跨度范围较大;生态廊道总长度为1606.07 km,呈梭形沿着平原与山区交错带延伸;"夹点"沿着河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主要由林地、耕地组成。本文通过构建辽宁省辽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为缓解日益尖锐的辽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新的思路。
毛诚瑞代力民齐麟王炎周旺明周莉于大炮赵福强
关键词:电路理论生态系统服务辽河流域
采伐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乔木竞争关系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采伐方式与强度对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调查乔木的胸径、树高以及在样方中的位置等指标,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长白山地区受不同采伐方式以及强度干扰的阔叶红松林群落中乔木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不同采伐方式和强度对阔叶红松林中乔木竞争强度有不同影响,低强度择伐后变化最小,皆伐后变化最大。不同林层间乔木竞争强度有明显差异,主林层<次林层<林下层。无论采伐方式与强度如何,红松的胸径与其竞争指数都严格服从CI=A(DBH)B的幂函数关系。采伐对红松种内竞争强度有重要影响,随着采伐强度的加大,红松种内竞争压力减小,红松幼树更新得到促进。[结论]采伐经营应保持17%以下的小强度择伐,而择伐时应选择那些胸径大且在竞争中占绝对优势的针、阔叶树种。
齐麟代力民于大炮周莉赵福安李宪洲
关键词:采伐阔叶红松林种间竞争种内竞争
不同采伐强度对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和物种空间关联性的影响被引量:23
2015年
分析采伐后森林群落中物种的空间格局有助于认识该格局形成的生态学过程、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制定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以长白山地区经历不同采伐方式形成的阔叶红松林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点格局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采伐对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联性以及更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较低强度的择伐对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联性的改变较小,群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中等强度的择伐减少了成年树种对幼树的抑制作用,可以促进森林的天然更新。皆伐后,森林的群落结构,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联性都发生显著变化,尽管更新状况良好,但要恢复到伐前水平仍需要较长时间。择伐不仅通过改变主要树种的密度对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产生影响,还通过改变物种空间关联性改变群落的结构动态。因此,在制定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方案时,不仅要选择适合的采伐强度,还要综合考虑采伐时物种的选择以及种间关系。
齐麟赵福强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择伐
生物炭对白桦种子出苗率与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林火导致大量炭化植物残体(生物炭)输入到土壤中,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养分循环,进而影响火后群落更新和演替。白桦作为大兴安岭地区火后演替更新的先锋乔木树种,其群落动态对土壤中生物炭的响应对北方针叶林演替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设置室内盆栽实验,研究不同类型(落叶松叶炭、落叶松干炭、苔藓炭)生物炭对土壤含水量和pH值以及白桦种子存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对白桦种子出苗有抑制作用,其中落叶松叶炭抑制作用最大,苔藓炭抑制作用最小;生物炭对白桦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显著地增加了植物高度,其中以苔藓炭作用最为显著。此外,生物炭添加提高了土壤最大持水量,降低了水分散失速度,进而改变了白桦种子出苗率和幼苗高度。
吴星慧苏宝玲齐麟王炎马玥周莉
关键词:幼苗生长白桦土壤含水量
采伐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被引量:26
2013年
采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和固碳能力有重要的影响,且影响的程度因采伐强度和方式不同而有巨大差异。以长白山地区原始阔叶红松林在不同采伐方式、采伐强度干扰后形成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7至2009年建立的11块1 hm2永久样地中植被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密度在采伐前后变化特征的分析,研究了采伐强度与恢复时间对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短期内,采伐导致了植被层和土壤表层(0—20cm)碳密度值的减少,其中植被碳密度与采伐强度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y=-0.9x+91.17,R2=0.626,P<0.01),而后,随着植被的恢复,生态系统碳密度增加,其中植被、土壤层碳密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根据植被碳密度与恢复时间之间的相关关系,确定以生态系统恢复、木材生产与固碳三者兼顾的合适采伐强度为30%,轮伐期为45a。
齐麟于大炮周旺明周莉赵福安王长海代力民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采伐碳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