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婧

作品数:38 被引量:265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5篇混凝土
  • 13篇抗震
  • 12篇施工缝
  • 12篇抗震性
  • 12篇抗震性能
  • 12篇钢筋
  • 10篇钢筋混凝
  • 10篇钢筋混凝土
  • 7篇高性能混凝土
  • 7篇超高性能混凝...
  • 6篇拟静力
  • 6篇拟静力试验
  • 6篇静力
  • 6篇静力试验
  • 6篇混凝土剪力墙
  • 6篇剪力
  • 6篇剪力墙
  • 5篇载力
  • 5篇土结构
  • 5篇混凝土结构

机构

  • 3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0篇陕西建研结构...
  • 8篇重庆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台州职业技术...

作者

  • 38篇于婧
  • 18篇梁兴文
  • 8篇李英民
  • 8篇刘小军
  • 5篇张辉
  • 4篇夏洪流
  • 3篇邓明科
  • 3篇史庆轩
  • 2篇刘建伟
  • 2篇李毅
  • 1篇李方圆
  • 1篇郑妮娜
  • 1篇秦萌
  • 1篇吴继伟
  • 1篇王朋
  • 1篇李东阳
  • 1篇韩军
  • 1篇王晶
  • 1篇代洁
  • 1篇史国栋

传媒

  • 7篇工程力学
  • 5篇建筑结构学报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建筑结构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结构工程师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2009年全...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混杂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被引量:10
2017年
进行了一种新型混杂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首先以净浆流动度为指标,优选出1组符合要求的净浆配合比;然后根据包裹在钢纤维及砂颗粒表面的平均裹浆厚度(ATPL)以及砂纤比,优选出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符合要求的配合比.采用该配合比设计方法可以配制出坍落度大于260mm,扩展度大于550mm,纤维总体积分数为1.50%的具有自密实工作性能的混凝土.经28d标准养护,其抗压强度最高可达114.5MPa,抗弯强度可达18.8MPa.
于婧雷实满梁兴文刘小军李林
关键词:配合比抗弯强度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施工缝的模型化研究初探被引量:14
2010年
针对此次汶川地震震害调查中发现的大量施工缝部位震害现象,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不可避免存在的施工缝的受力机理展开研究.目前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数值分析时,均不考虑施工缝的影响,按照结构一次性整体浇筑进行建模,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为了找出震害原因,通过分析施工缝部位混凝土和钢筋两种类型材料的受力特点和在地震作用下各自承担力的情况,建立相应的简化力学模型.引用摩擦的粘着犁沟理论解决缝面的剪力传递问题.基于常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给出设置施工缝单元需要考虑材料非线性的方法.对一根带缝试验柱建模进行非线性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是可行的.
李英民于婧刘建伟
关键词:施工缝受力机理力学模型有限元模型
大跨结构竖向地震作用及对支承结构影响的研究
我国现行抗震规范只对少数几种结构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对于跨度大于24m的屋架,仅规定用竖向地震作用系数法计算其竖向地震作用,不考虑对支承结构的影响。本文对跨度大于24m的钢屋架,研究其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并考虑这...
于婧
关键词:大跨结构排架柱竖向地震作用时程分析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文献传递
施工缝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为研究施工缝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提出的施工缝模型,基于OPENSEES平台建模进行静力非线性分析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通过对比整浇框架与带缝框架的顶点最大位移、层间位移角、塑性铰出现和分布规律等明确施工缝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施工缝使框架结构的变形和层间位移角显著增大,并且使8、9度区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分布发生改变;施工缝使柱端更易出现塑性铰,更易发生"强梁弱柱"的破坏模式;在高烈度区,施工缝的影响比较显著,如果忽略其影响,将会高估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李英民于婧韩军刘小军
关键词:施工缝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
混杂纤维混凝土连梁抗震性能试验及受剪承载力研究
2023年
为了改善小跨高比连梁的抗震性能,对3个混杂纤维混凝土连梁和1个普通混凝土连梁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分析了连梁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受剪承载力和延性等性能,研究了连梁基体材料和连梁截面宽度对其抗震性能和受剪承载力的影响。试验表明:混杂纤维混凝土有利于连梁的多裂缝开展,3个混杂纤维混凝土连梁均表现为弯曲剪切型破坏;跨高比和配筋相同的混杂纤维混凝土连梁的受剪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比普通混凝土连梁分别提高了53.66%和29.31%。同时,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探究了跨高比和箍筋间距对混杂纤维混凝土连梁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分项叠加思想,建立了同时考虑混凝土、纵筋、箍筋和纤维贡献的混杂纤维混凝土连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为该类构件设计及其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于婧贾会芳张辉
关键词:混杂纤维混凝土拟静力试验受剪承载力
免拆超高性能混凝土模板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及短期刚度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通过4根采用免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模板的钢筋混凝土(RC)梁与2根RC梁的对比试验,研究UHPC模板与后浇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性能、保护层厚度对免拆UHPC模板RC梁的抗弯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达到峰值荷载时,经过拉毛处理的预制UHPC模板与后浇混凝土界面未出现滑移;峰值荷载后至受拉钢筋达到其极限拉应变时,预制UHPC模板与后浇混凝土界面出现轻微剥离;保护层厚度为10 mm的免拆UHPC模板RC梁的抗弯刚度和承载力略高于保护层厚度为20 mm的梁;但在峰值荷载后,前者较后者的底部模板与后浇混凝土界面处较早地出现沿界面滑移;综合考虑,建议该类梁的保护层厚度取20 mm较为合理。采用有效惯性矩法,基于平截面假定,建立了免拆UHPC模板RC梁的截面开裂弯矩和抗弯刚度计算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梁兴文汪萍徐明雪于婧李林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开裂弯矩短期刚度
水平荷载作用下板柱结构等代梁宽度系数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已有水平荷载作用下板柱结构等代梁宽度系数的研究进行总结,对比分析了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优缺点。通过对板柱结构在弹性阶段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等代梁宽度系数进行理论分析,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分析,针对水平荷载作用下板柱结构等代梁宽度系数进行了修正;基于对板柱结构在弹塑性阶段下等代梁宽度系数的探讨,修正了已有研究所提出的板开裂弯矩中的截面抵抗矩塑性系数。
高亮王朋张良于婧
关键词:板柱结构水平荷载有限元分析
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被引量:27
2014年
为根本改善混凝土基体的脆性,提高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和损伤容限,设计制作6个局部纤维增强混凝土(FRC)剪力墙试件,在试件变形关键部位采用FRC替代普通混凝土,并考虑高轴压比下剪力墙受压钢筋屈曲和受拉纵筋应力集中的问题,在塑性铰区纵向钢筋上设置钢套管,以改善受力钢筋的稳定性和变形性能。通过对悬臂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此类剪力墙的破坏现象、受力机理和滞回特性,探讨轴压比、FRC区高度、纵筋强度和钢套管长度等因素对墙体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与普通混凝土剪力墙试件相比,塑性铰区采用FRC的剪力墙试件具有较高的损伤容限和变形能力;提高钢筋强度和延性以及在纵筋上设置钢套管,对其抗震性能和耗能能力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党争梁兴文邓明科李方圆于婧
关键词:剪力墙纤维增强混凝土钢套管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损伤容限
考虑损伤的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恢复力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对6个局部纤维增强混凝土(FRC)配筋剪力墙循环往复加载试验结果进行研究,提出了考虑轴压比、边缘约束区纵筋率、配箍特征值、FRC和钢筋力学性能以及钢套管等因素的骨架曲线特征点简化计算公式。同时,考虑加载历程对墙体性能退化的影响,通过引入一个基于试验拟合结果的损伤模型,定量描述了各试件滞回环卸载刚度和骨架曲线下降段强度退化规律,给出了恢复力模型滞回规则,并与试验墙进行了模拟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党争梁兴文代洁于婧
关键词: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钢套管恢复力模型
一种具有屈曲约束支撑的双连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屈曲约束支撑的双连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双连梁本体及屈曲约束支撑;双连梁本体包括第一连梁和第二连梁,第一连梁和第二连梁相互平行,且上下间隔设置;屈曲约束支撑设置在第一连梁与第二连梁之间,屈曲约束支撑...
于婧张辉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