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志平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乳酸
  • 2篇发酵
  • 2篇L-乳酸
  • 1篇诱变
  • 1篇诱变筛选
  • 1篇乳酸发酵
  • 1篇乳酸菌
  • 1篇乳酸细菌
  • 1篇细菌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分析法
  • 1篇离子注入
  • 1篇发酵条件
  • 1篇L-乳酸发酵

机构

  • 2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于志平
  • 2篇乐晓洁
  • 2篇刘勇军
  • 2篇王昌禄
  • 1篇曹伟锋

传媒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

  • 2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细菌L-乳酸发酵的研究——响应面分析法(RSA)优化培养基及控氧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用响应面分析法(中心组合设计)对乳酸菌LB-1生产L-乳酸的培养基中三个主要组分(大米糖化液、玉米浆、番茄汁)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影响因素与响应值(L-乳酸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得到一个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寻优得出,当大米糖化液为13.23g/L、玉米浆浓度为13.9ml/L、番茄汁浓度为11.8ml/L时,L-乳酸产量能达到最高并且稳定。此外,还对发酵中的不同控氧发酵方式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兼性厌氧的乳酸菌发酵L-乳酸同样需要控氧,而且控氧对L-乳酸产量有相当大的影响。
刘勇军王昌禄乐晓洁曹伟锋于志平
关键词:L-乳酸发酵乳酸菌响应面分析法
离子注入诱变筛选高产L-乳酸菌及其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研究了不同于常见的以根霉为菌株发酵生产L-乳酸的乳酸细菌发酵模式。采用新的物理诱变源———N+离子注入诱变菌株LB1,最终筛选出一株L-乳酸产量比出发菌株高2倍多的突变株LB1-1。通过对LB1-1的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突变株LB1-1合成L-乳酸的最优碳氮源及其浓度等培养条件,并对发酵过程的pH值调控、供氧对发酵的影响等主要影响细菌L-乳酸发酵的因素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为下一步原位分离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刘勇军王昌禄乐晓洁于志平曹伟锋
关键词:离子注入诱变L-乳酸发酵条件乳酸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