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开明

作品数:159 被引量:26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22篇专利

领域

  • 105篇核科学技术
  • 11篇理学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7篇包层
  • 41篇聚变
  • 34篇ITER
  • 33篇
  • 29篇实验包层
  • 27篇包层模块
  • 26篇中子学
  • 24篇固态
  • 23篇增殖剂
  • 21篇实验包层模块
  • 18篇聚变堆
  • 16篇TBM
  • 11篇增殖
  • 9篇托卡马克
  • 8篇第一壁
  • 8篇实验堆
  • 8篇热工水力
  • 8篇HCSB_T...
  • 7篇球床
  • 7篇核聚变

机构

  • 146篇中国核工业集...
  • 5篇清华大学
  • 4篇电子科技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国核动力研...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等...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南工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6篇冯开明
  • 51篇张国书
  • 41篇王晓宇
  • 25篇赵周
  • 25篇袁涛
  • 23篇陈志
  • 21篇曹启祥
  • 19篇冯勇进
  • 17篇赵奉超
  • 17篇李增强
  • 17篇武兴华
  • 15篇黄锦华
  • 13篇胡刚
  • 13篇栗再新
  • 13篇廖洪彬
  • 10篇邓柏权
  • 9篇叶兴福
  • 9篇王小勇
  • 6篇张龙
  • 6篇陈颜静

传媒

  • 64篇核聚变与等离...
  • 12篇核科学与工程
  • 6篇科学技术与工...
  • 5篇原子能科学技...
  • 3篇第三届反应堆...
  • 2篇核动力工程
  • 2篇原子核物理评...
  • 2篇第二届全国反...
  • 2篇第二届中国氚...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计算物理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现代电力
  • 1篇中国核电
  • 1篇第十二届反应...
  • 1篇第十三届反应...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12篇2018
  • 10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3篇2009
  • 6篇2008
  • 9篇2007
  • 15篇2006
  • 9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氘饱和状态下的液态锂表面的溅射问题被引量:2
2004年
分析了氘饱和状态下液态锂作为包层流动液帘表面的溅射问题,得到了氘饱和状态下液态和固态锂的溅射产额。结果表明:溅射出来的液态锂原子大部分都是离子状态,它们很快被磁力线带到偏滤器靶板,因而大部分不能进入芯部等离子体。
陈志冯开明邓柏权黄锦华
关键词:溅射等离子体聚变堆
小型氦气实验回路的设计与建造被引量:3
2017年
设计和建造了一个用于测试核聚变装置部件的氦气回路,回路包括隔膜风机、电加热器、氦气回热器、氦水换热器和储气罐等。实验段氦气入口压力为8MPa,温度为300℃,流量为0.1kg·s-1。这些参数达到了小部件测试要求。
叶兴福冯开明王晓宇栗再新王艳灵王小勇王芬颜永江
关键词:聚变堆实验包层
流动氦气出口温度控制仿真与分析
2016年
分析了电加热器对流动氦气的加热过程,从能量平衡和热传导的角度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用解析的方法表达了热量的传递过程,得到了传递函数。用Matlab的Simulink模块搭建了PID的控制框架,用积分分离的策略改进了温度控制的效果。仿真结果显示流体在进口温度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加热器的功率调节获得了比较稳定的气体出口温度,表现出了良好的控制结果。
王芬冯开明王晓宇叶兴福张国书
关键词:TBM温度控制仿真积分分离
聚变堆混和球床包层中子学和热工水力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在聚变堆初步概念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固态包层设计路线,提出了一个先进的氦冷固态包层概念。设计采用Be12Ti和Li2TiO8陶瓷小球混和球床,物理和化学相容性好;采用SiC作为结构材料,提高耐高温性能及氦气出口温度。计算结果表明:选择Be12Ti和Li2TiO8球体积比在2和4之间较合理;在Be12Ti和Li2TiO8球体积比为3时,^6Li富集度取30%~80%较适宜;球床的最高温度低于材料的温度限值,温度分布合理均匀。该方案可较大程度提高热效率和改善中子学以及氚增殖性能。
贾小波杨永伟周志伟经荥清冯开明
关键词:聚变堆
ITER 实验包层模块初步设计
中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氦冷固态氚增殖剂实验包层模块(CH ITER HC-SB TBM)设计已经完成.给出了HC-SB TBM的总体设计、性能分析和相关辅助系统的设计.HC-SB TBM氚增殖区的设计采用BO...
冯开明张国书王晓宇胡刚袁涛陈志栗再新赵周李增强
关键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实验包层模块实验包层模块
文献传递
颗粒粒度对颗粒床有效热物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9年
颗粒床在涉及能量传递的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有效热物性是表征球床传热性能的重要参数.利用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一元和二元颗粒床的热物性,并分析颗粒粒度和颗粒级配对颗粒床有效热导率、热扩散系数和等效体积比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种材料的一元颗粒床其有效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随着颗粒粒度的增大在逐渐增加;二元颗粒床的有效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随大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先增答后减小;随着颗粒粒度和颗粒级配的变化颗粒床的等效体积比热没有显著变化。本文结果对颗粒床的热物性研究和对颗粒床的工业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巩保平冯勇进余果廖洪彬王晓宇冯开明
关键词:颗粒床颗粒粒度颗粒级配有效热导率瞬态平面热源法
ITER TBM第一壁制造方法与样件试制被引量:1
2011年
介绍了ITER实验包层模块(TBM)第一壁(FW)的四种加工方式,并且采用其中一种铣槽—电子束焊接—折弯法,用304不锈钢加工了一个FW验证件。对制成的FW样件沿流道切割开,测得弯曲处最小流道面积为弯曲前的85%,弯曲处流道外侧壁厚的减薄较明显,但可以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来控制。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加工方式的可行性,下一步须使用FW实际使用的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来研究此方法。
叶兴福冯开明罗天勇张国书
关键词:实验包层模块第一壁折弯
中国氦冷固态TBM对ITER环向场线圈能量沉积的影响
2011年
基于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的Alite模型和中国氦冷固态陶瓷试验包层模块(CN HCCB TBM),对装载了CN HCCB TBM后ITER装置的环向场线圈(TFC)的能量沉积的分布和CN HCCB TBM对能量沉积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放入CN HCCB TBM会使TFC能量沉积减小了3%左右,不会使TFC能量沉积情况恶化;TFC能量沉积主要位于内侧的14个扇区,TFC包壳和超导材料的功率密度的最大值低于限值,满足要求。
赵奉超栗再新张国书冯开明曹启祥
关键词:国际热核实验堆环向场线圈
中国氦冷固态增殖剂试验包层模块系统活化计算分析
2017年
基于中国氦冷固态增殖剂试验包层模块(CN HCCB TBM)的最新设计方案和ITER提供的中子学基准模型C-lite,采用国际通用的Monte Carlo粒子输运程序MCNP和欧洲活化程序FISPACT-2007对HCCB TBM及其辅助系统(统称为HCCB TBS)进行了详细的活化计算分析,得到并讨论了各结构部件的放射性、余热和接触剂量率结果。结果表明,停堆时HCCB TBM模块的总放射性和总余热分别为2.348×1016 Bq和5.826 k W。活化计算结果可以为TBS的安全分析、维护和放射性废物处置等提供数据基础和分析依据。
曹启祥赵奉超武兴华王晓宇冯开明Michael Loughlin
关键词:放射性余热
固态氚增殖包层中球床堆积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基于球床堆积实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对包层中球床的堆积性能做了初步研究。圆柱形一元(单尺寸颗粒)球床的堆积性能的结果显示随着球床直径与颗粒直径比的增大,球床的平均堆积因子逐渐增高,实验与模拟结果一致;采用二元颗粒(双尺寸颗粒)、提高颗粒粒度比可以显著提高球床的堆积因子,二元球床的堆积因子随着大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大颗粒体积分数约为60%~80%时达到最大。优化了二元球床的填充工艺,最终二元球床的堆积因子基本达到0.8,但球床的均匀性欠佳。
巩保平冯勇进何开辉廖洪彬王晓宇冯开明
关键词:离散元方法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