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书

作品数:72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59篇核科学技术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34篇包层
  • 24篇ITER
  • 22篇中子学
  • 22篇
  • 19篇实验包层
  • 17篇包层模块
  • 15篇固态
  • 14篇实验包层模块
  • 13篇聚变
  • 13篇TBM
  • 11篇增殖剂
  • 8篇增殖
  • 8篇DEMO
  • 6篇实验堆
  • 6篇HCSB_T...
  • 5篇第一壁
  • 4篇托卡马克
  • 4篇中子学计算
  • 4篇中子学设计
  • 4篇CH

机构

  • 67篇中国核工业集...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核动力研...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等...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南工学院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67篇张国书
  • 51篇冯开明
  • 20篇赵周
  • 18篇袁涛
  • 16篇曹启祥
  • 15篇李增强
  • 12篇王晓宇
  • 12篇胡刚
  • 12篇栗再新
  • 10篇赵奉超
  • 10篇陈志
  • 6篇黄锦华
  • 5篇罗天勇
  • 5篇张龙
  • 4篇陈颜静
  • 3篇叶兴福
  • 2篇邓柏权
  • 2篇向斌
  • 2篇秋穗正
  • 2篇王奇杰

传媒

  • 33篇核聚变与等离...
  • 5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核动力工程
  • 2篇原子核物理评...
  • 2篇第二届全国反...
  • 2篇第三届反应堆...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核电
  • 1篇第十二届反应...
  • 1篇第十三届反应...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核学会2...
  • 1篇第四届全国反...
  • 1篇第二届全国反...

年份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具有3×3子模块结构的中国HCSB TBM的三维中子学计算
采用三维中子学程序MCNP及FENDL2.0数据库, 对具有3×3子模块结构的中国氦冷固体增殖剂(HCSB)的氚增殖包层模块(TBM)进行了三维中子学计算. 计算条件是: 壁负载因子是0.78 MW/m2、运行因子是22...
张国书冯开明李增强陈志袁涛
关键词:聚变中子学
文献传递
中国超导聚变工程实验堆氦冷固态包层中子学设计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根据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设计要求,参考氦冷固态包层实验包层模块(HCCB TBM)的设计经验,完成了CFETR固态包层的中子学设计分析,并评估了中平面位置可开窗口的最大面积。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增殖单元的固态包层中子学设计方案的氚增殖比(TBR)达到了1.243,满足CFTER氚自持设计要求;中平面可以开出的辅助窗口的最大面积为11.43m2。
赵奉超冯开明曹启祥栗再新张国书
关键词:中子学MCNP程序
ITER HC-SB实验包层设计研究进展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是一个全尺寸托卡马克型聚变实验反应堆,它将演示聚变能和平利用的科学可行性与技术可行性,与未来用于发电的聚变反应堆具有相同的装置参数,具有核实验包层,采用了超导和偏滤器技术。ITER计划的CDA和...
冯开明黄锦华张国书胡刚栗再新王晓宇袁涛陈志
文献传递
中国氦冷固态增殖剂试验包层模块1×4方案子模块后板结构设计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中国氦冷固态增殖剂试验包层模块(CH HCCB TBM),提出了新的1×4结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对TBM模块的核心部件子模块及其复杂的后板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设计,并对子模块的后板系统进行了初步的结构承压分析。
赵周胡刚王琦杰曹启祥张国书冯开明
关键词:CHTBM
聚变示范堆气体注入系统氚渗透分析
2014年
以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的堆芯参数为例,参照ITER的相关工程设计,对聚变示范堆(DEMO)气体注入系统(GIS)作出了初步的管道布局考虑。基于此布局,计算了稳态运行下GIS含氚管道气流压降,对燃料储存与输运系统的泵压头提出了要求,得出相应泵压头下GIS的氚渗透量。计算结果表明,重力势是管道气流压降的主要原因,在负压情况下,GIS的氚渗透对整体氚循环的影响不大。这为研究DEMO的氚自持问题提供了相关参数,为GIS歧管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王俊张国书张龙
关键词:压降计算
基于氦冷固体增殖包层概念的中国DEMO堆的三维中子学研究
现阶段中国将同步独立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陶瓷固体和液态PbLi两个概念的ITER试验包层在ITER上开展试验研究。本论文拟对其中之一的陶瓷固体增殖包层概念的DEMO堆的中子学设计问题进行研究。中国DEMO包层中子学研究...
张国书冯开明李增强袁涛
文献传递
中国氦冷固态试验增殖模块(CH HCSB BT-TBM)产氚优化被引量:4
2005年
借助一维中子输运计算程序ONEDANT对ITER实验包层模块(TBM)设计的产氚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与优化设计,基于初始的模块结构设计,首先计算出不同材料区的产氚增值比和能量密度分布,改变不同材料区的氚增值材料后,进行中子学计算和分析,最后得到最佳的氚增殖材料分布和产氚分布等参数。
李增强冯开明张国书赵周
关键词:能量密度
中国氦冷固态实验包层2×6模型三维中子学计算被引量:3
2009年
基于中国ITER氦冷固态增殖剂实验包层(CH HCSB TBM)最新2×6模块化结构设计,用三维中子输运计算程序MCNP/4C和相应数据库,对ITER实验包层模块设计的中子学问题进行计算分析,计算出在实际运行工况下,氚增殖率为0.0123g.d-1,整个TBM内的核热沉积为0.587MW。在各材料区内,最高功率密度为6.26MW.-3,同时给出了不同材料区的功率密度。
李增强冯开明张国书袁涛
关键词:TBM功率密度MCNP
流道形状对铜基螺线管线圈冷却效果的影响
2017年
采用Fluent和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水冷铜基螺线管线圈进行了流体分析及热流耦合分析。得到了水冷铜基螺线管线圈内壁面温度随曲率角和曲面角的变化关系。分析了3种不同流道截面(圆形、椭圆形、三叶形)的螺旋管线圈在同样工况下的出口及交界面的最大温度、平均温度和最小温度,发现流道形状会严重影响螺线管线圈的换热,椭圆截面和三叶形截面的螺旋管线圈相比圆形截面的螺旋管线圈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如平均壁表面温度均降低了近70℃,管壁上的最高温度也控制在了100℃以内,最大温差也控制在了60℃以内。
黄卓成罗天勇张国书刘健
关键词:温度场
中国ITER固态实验包层模块第一壁结构初步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对中国氦冷固态增殖剂实验包层模块(CH HCSB TBM)第一壁的重力分析结果表明,由重力导致的应力和位移形变很小,可以忽略其影响;而第一壁的热结构分析表明,第一壁铍保护板的应力偏大,从结构设计角度出发建议采用钨铜合金代替铍作为第一壁的保护材料。
赵周冯开明张国书袁涛
关键词:CH第一壁钨铜合金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