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红
- 作品数:17 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和滑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病损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血清、滑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蛋白水平,探讨其在RA致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测定RA患者(n=36)血清、滑液中VEGF蛋白水平。以骨关节炎(n=9)及因外伤截肢的正常人(n=13)作对照。结果:RA患者血清、滑液中VEGF水平(ng/L)分别为186±77,262±84;而对照组分别为48±17,63±27。RA患者血清、滑液中VEGF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63,P=0.008;t=1.72,P=0.006),且与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滴度均呈正相关(r=0.73~0.83,P均<0.05)。结论:RA患者VEGF蛋白的过度表达是导致RA发病的重要因素。
- 刘巧红沈凌汛吴清敏滕云王慧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滑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病损程度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无菌性骨坏死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6
- 2005年
- 目的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无菌性骨坏死(ON)的患病状况和时间分布,探讨影响SLE患者发生ON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了474例SLE患者和136例因各种原因发生ON的骨科住院患者。所有SLE患者都有完整的病历记录包括临床表现、激素的每日用量和疗程等。对病程在1年以上的262例SLE患者中的28例ON患者的临床资料和234例非ON患者进行了比较,并和35例皮肌炎(DM)/多发性肌炎(PM)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474例SLE患者中ON的患病率是5.91%,和DM/PM组(5.7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ON患者中有57.1%是发生在SLE诊断后的最初3年内,至确诊ON时患者服用激素的平均时间是(35±30)个月。和没有发生ON的SLE患者相比,SLE-ON患者中有雷诺现象者明显要多,曾经用过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人数也明显要多。而有抗磷脂抗体阳性、肌炎、肾炎、皮肤血管炎的患者的百分率、平均每日激素的用量、服用激素的累积时间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的ON患病率是5.91%,病程的最初3年是SLE患者发生ON的危险时期,有雷诺现象和曾经用过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患者是发生ON的危险人群,应该密切观察警惕ON的发生。
- 沈凌汛夏菲余立凯刘巧红黄安斌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无菌性骨坏死并发症多发性肌炎
- 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质疏松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了74例女性SLE患者4个部位的骨密度,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经典法检测了61例女性SLE患者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对SLE患者诸多影响骨密度的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SLE患者4个部位的骨密度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19.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6 %,P<0.05)。SLE患者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分布以bb基因型为主,占88.5%。维生素D受体基因和SLE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提示激素的每日用量是影响SLE患者各个测定部位骨密度的独立因素。结论SLE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其骨质疏松的发生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关系不明显。激素的每日用量是影响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因素。
- 沈凌汛刘巧红余立凯黄安斌
- 关键词:影响因素系统性红斑狼疮骨质疏松并发症
- 外周血DNA提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7
- 2004年
- 快速、经济地从外周血或组织中提取高产量、高纯度的DNA,对于疾病的分子水平研究非常重要.目前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较多,如酚/氯仿、尿素提取法、氯化锌法[1]、三乙醇月桂基硫酸盐(TLS)法、碘化物法[2]、直接煮沸法等等,但也都有其不足之处.通过长期试验,我们建立了一种采用氯化钠高盐沉淀法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方法,并与其他几种方法做了比较研究.
- 吴清敏刘巧红滕云沈凌汛王慧陈燕杨真荣
- 关键词:外周血DNA提取方法
-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启动子-308位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启动子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 (AS)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 ,对 78例AS患者和 5 2名HLA B2 7阳性健康人群进行TNF启动子多态性分析。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了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TNF α水平。结果 78例AS患者中为 30 8 1 1基因型的有 6 1例 (78 2 % ) ,明显高于HLA B2 7阳性的健康人 (5 5 8% ) (P <0 0 5 ) ,而AS患者的 30 8 1 2和 30 8 2 2基因型频率相应降低 ,且后两种基因型患者血清TNF α水平及临床部分指标明显高于 - 30 8 1 1基因型的患者。结论 研究显示 30 8 1的等位基因在AS患者中比HLA B2 7阳性的正常对照人群更多见。TNF基因该区域多态性与AS存在相关性。
- 刘巧红滕云吴清敏沈凌汛王慧陈燕杨真荣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启动子基因多态性强直性脊柱炎
- 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增生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26
- 2004年
-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MTX)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细胞增生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揭示MTX治疗RA的机制.方法应用四唑氮化合物(MTS)/黄嘌呤氧化酶(PMS)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MTX处理和未处理RA患者滑膜细胞的细胞增生水平和细胞周期.结果加入不同浓度MTX(0.2~2 μmol/L),RA患者滑膜细胞接种后第4天起增生水平均显著低于未处理的RA患者滑膜细胞(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加入不同浓度MTX(0.2~2 μmol/L)后第5、8天,RA患者滑膜细胞停留在G1期的比例要比未处理的RA患者滑膜细胞明显增加(P<0.05),而S、G2期的细胞比例比未处理的RA患者滑膜细胞则明显减少(P<0.05);MTX能以剂量依赖性明显抑制滑膜细胞的增生水平.结论MTX在治疗RA时,主要起到对RA患者滑膜细胞的增生及增生相关病理过程的抑制.
- 刘巧红沈凌汛滕云王慧陈燕杨真荣
- 关键词:甲氨蝶呤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增生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
- 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研究甲氨蝶呤 (MTX)对类风湿关节炎 (RA)滑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揭示MTX治疗RA的机制。方法 应用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RA患者滑膜细胞的增殖水平和细胞周期。结果 加入不同浓度MTX (0 2~ 2 μmol/L)的实验组 ,RA患者滑膜细胞克隆形成率均显著低于未加MTX的空白对照组 (P<0 0 5 ) ;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加入不同浓度MTX后第 5、 8天 ,细胞停留在G1期的比例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 (P <0 0 5 ) ,而S、G2 期的细胞比例则明显减少 (P <0 0 5 ) ;MTX能明显抑制滑膜细胞的增殖水平 ,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MTX治疗RA ,主要作用于RA患者滑膜细胞的增殖及增殖相关的病理过程。
- 刘巧红王慧滕云沈凌汛吴清敏陈燕杨真荣
- 关键词:滑膜细胞MTX增殖细胞周期甲氨蝶呤病理过程
- 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质疏松的多因素分析
-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对该病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治疗手段的增多,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明显提高。预防和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已经成为挑战性的...
- 沈凌汛夏菲余立凯刘巧红黄安斌
- 文献传递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无菌性骨坏死的调查分析
- 目的:无菌性骨坏死(oteonecrosis, ON)发生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被认为是ON的危险因素。除了使用激素之外,诸如非典型肺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
- 沈凌汛夏菲余立凯刘巧红黄安斌
- 文献传递
- 强直性脊柱炎与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启动子-308位点多态性相关的假设验证(英文)被引量:4
- 2004年
-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患者中HLA-B27的阳性率在不同报道间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别可能由环境因素造成,但也可能受其它HLA或非HLA因素影响,推测另一些分子可能在AS发病中起一定作用。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启动子多态性与AS的相关性。设计:非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资料收集地点: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对象:选择2000-06/2003-01武汉地区78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AS患者均符合VanderLinder1984年修改的诊断标准,平均年龄(37.4±12.8)岁,男67例,女11例。对照组为HLA-B27阳性的武汉籍体检健康汉族人52人,平均年龄(39.2±14.4)岁,男44人,女8人。干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AS患者和HLA-B27阳性健康人群进行TNF启动子多态性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TNF-α水平。主要观察指标:AS患者TNF基因启动子区域-308位点基因型与AS的关系。结果:AS患者中为-308.1.1基因型的有61例(78%,61/78),明显高于HLA-B27阳性的健康人(56%,29/5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8,P<0.05);AS患者的-308.1.2和-308.2.2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和1%,低于对照的38%(χ2=9.3,P<0.05)和5.8%(χ2=11.4,P<0.01)。
- 刘巧红吴清敏滕云沈凌汛王慧陈燕杨真荣
-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肿瘤坏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