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康永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科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帕金森
  • 7篇帕金森病
  • 6篇细胞
  • 5篇蛋白
  • 4篇突触
  • 4篇自噬
  • 3篇多巴
  • 3篇多巴胺
  • 3篇PU
  • 2篇多糖
  • 2篇星形
  • 2篇星形胶质
  • 2篇星形胶质细胞
  • 2篇脂多糖
  • 2篇突触蛋白
  • 2篇突触核蛋白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2篇核蛋白
  • 2篇发病

机构

  • 11篇苏州大学附属...
  • 4篇复旦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4篇刘康永
  • 10篇刘春风
  • 5篇钱进军
  • 5篇程言博
  • 4篇杨亚萍
  • 4篇沈黎玮
  • 3篇倪夏珺
  • 3篇李学忠
  • 2篇石际俊
  • 2篇张萍
  • 2篇周媛
  • 2篇周韵娇
  • 2篇白龙梅
  • 1篇蔡增林
  • 1篇秦正红
  • 1篇胡伟东
  • 1篇杨昉
  • 1篇毛成洁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锂剂和雷帕霉素联合应用治疗亨廷顿病的合理机制
2008年
背景和目的:亨廷顿病(HD)是由于huntingtin蛋白中多聚谷氨酰胺扩增突变引起的。多聚谷氨酰胺的扩增突变具有功能获得性毒性,使蛋白质有易聚集倾向。易聚集蛋白质难以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进行降解,而依赖于大自噬清除。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位(mTOR),进而上调自噬,减弱易聚集蛋白质的毒性。而锂剂通过抑制肌醇单磷酸酶(IMPase)降低肌醇和三磷酸肌醇(IP3)的水平,诱导mTOR非依赖的自噬。
Sarkar SKrishna GImarisio S张萍刘康永刘春风
关键词:亨廷顿病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多聚谷氨酰胺三磷酸肌醇
增龄对大鼠运动功能和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增龄对大鼠运动功能、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DAT)功能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旋转棒潜伏期测定各增龄组大鼠运动功能;^131I-FP-β-CIT(N-(3'-氟丙基)-2β羰甲氧基3β-(4i碘苯基)托烷摄取率测定纹状体DAT结合活性;Western—blot检测DA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鼠旋转棒潜伏期和纹状体^131I-FP—β-CIT摄取率在6月龄后均呈随龄性降低,12、16月龄和20月龄与6月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二者有相关性(r=0.656,P〈0.01);纹状体DAT蛋白表达水平未见随龄性改变。结论大鼠运动功能的随龄性衰退与纹状体DAT ^131I-FP-β-CIT结合活性下降有关;老龄大鼠纹状体DAT可能存在突触膜表达减少。
程言博胡伟东钱进军刘康永刘春风
关键词:衰老帕金森病
PU-453 Raamycin对帕金森病小鼠模型DAT和VMAT-2的影响
刘康永石际俊沈黎玮倪夏珺刘春风
吡贝地尔对早期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复方左旋多巴和吡贝地尔单用和联合应用对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早期PD患者67例,分为单用吡贝地尔组(25例),复方左旋多巴与吡贝地尔联合用药组(20例),单用复方左旋多巴组(22例)。采用UPDRS-Ⅰ、Ⅱ,PD生活质量评定量表,Hamilton抑郁量表和PD睡眠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基线评定,并在治疗后1、3和6个月进行跟踪随访。结果:联合用药组UPDRS-Ⅰ、Ⅱ、抑郁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在各个随访点均较用药前有显著改善;吡贝地尔组Hamilton抑郁评分在各观察窗内均较用药前降低;复方左旋多巴组在第6个月出现睡眠状况的恶化。结论:吡贝地尔单用或联合复方旋多巴应用,吡贝地尔可以较好地改善早期PD患者的精神、情绪和睡眠等非运动症状;早期联合应用吡贝地尔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程言博钱进军毛成洁刘康永刘春风
关键词:帕金森病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复方左旋多巴
突变型α-核突触蛋白的自噬性降解途径及可能机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突变型α-核突触蛋白对PCI2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可能的降解途径,探讨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转染了α-核突触蛋白(A30P)的PCI2细胞进行药物干预,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以及自噬的特征性改变,同时检测α-核突触蛋白的表达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1)Western Blot法检测α-核突触蛋白的表达:A30P+渥曼青霉素组(A30P+W组)、A30P+1-甲基-±苯基吡啶组(A30P+MPP^+组)较A30P组明显增高,以A30P+W组最为明显;而A30P+雷帕霉素组(A30P+R组)条带较A30P组减低(P〈0.01);(2)不同时间点细胞培养液中SOD水平(U/ml)的测定:用MPP^+处理转染了突变型α-核突触蛋白的PC12细胞后,培养液中SOD水平(A30P+MPP^+组:3h:97.49±13.8;12 h:102.7±12.7;24 h:101.5±11.8;48 h:104.3±12.4)较A30P组在各时间点显著下调(t=3.7721,P=0.0017);A30P+R组在给药12h以后,培养液中SOD水平逐渐升高,其中在24h(121.2±13.0)、48h(124.3±14.1)和72h(127.7±13.7)时与A30P+W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46,P=0.0083);突变型α-核突触蛋白激活了自噬途径,并介导了MPP^+的毒性作用,自噬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可通过抑制自噬而加剧α-核突触蛋白积聚,导致细胞死亡;而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则可以通过诱导自噬的发生而促进α-核突触蛋白的降解和细胞生长。结论α-核突触蛋白的异常积聚导致PC12细胞的自噬性细胞死亡,促进自噬有助于突变型α-核突触蛋白降解,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刘康永刘春风钱进军程言博杨亚萍杨昉李学忠王芬秦正红
关键词:PC12细胞自吞噬作用
脂多糖通过MAPK通路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的谷胱苷肽和肿瘤坏死因子生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对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AC)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AC,予以LPS作用30min、24、48和72h后,观察AC的生存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谷胱苷肽(GSH)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Px)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C磷酸化MAPK家族信号蛋白P-p38的表达,观察MAPK通路抑制剂对TNF-α分泌的影响。结果低剂量LPS促进AC增殖,高剂量抑制。LPS(10μg/ml)作用72h后细胞内GPx活性降低,GSH含量下降。TNF-α的含量随LPS作用时间延长而升高,48h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p38蛋白高峰出现在24h,随后下降。MAPK通路抑制剂可阻断TNF-α的升高。结论LPS激活的AC下调GSH的表达,增加TNF-α的分泌,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是激活MAPK通路。
李学忠周媛刘春风白龙梅刘康永钱进军
关键词:脂多糖星型胶质细胞谷胱苷肽
PU-052 自噬-溶酶体途径在大鼠脑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刘康永沈黎玮你夏珺石际俊王芬周韵娇
人SNC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构建含人野生型及致病突变A30P、A53TSNCA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SNCA,并通过稳定转染获得过表达人野生型及致病突变A30P、A53Tα-synu-clein(SNCA)的单克隆PC12细胞株。方法:通过RT-PCR方法扩增SNCA基因,T-A克隆后测序。在此基础上利用单核苷酸差异引物定点诱变法相继构建含SNCA基因编码区EcoR I、BamHI两酶切位点的同义突变及其致病突变G88C(Ala30Pro)、G209A(Ala53Thr)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SNCA,并以PCR、双酶切、测序鉴定。以重组质粒pEGFP-C3-SNCA通过脂质体转染方法转染PC12细胞;以G418进行筛选;以有限稀释法进行亚克隆获得稳定过表达人野生型及致病突变A30P、A53Tα-synuclein的单克隆PC12细胞株,并以稳定转染pEGFP-C3的PC12细胞作为对照组细胞,通过RT-PCR、Western blot及荧光显微镜鉴定各单克隆PC12细胞株。结果:PCR、酶切及测序证明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SNCA构建成功。RT-PCR、Western blot及荧光显微镜确认目的基因序列在PC12细胞稳定过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SNCA基因WT及A30P与A53T突变型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SNCA;成功获得过表达人野生型及致病突变A30P、A53Tα-synuclein的单克隆PC12细胞株。
钱进军程言博刘春风杨亚萍刘康永
关键词:稳定转染PC12细胞
自噬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3
2009年
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种溶酶体依赖性的降解途径,主要起着调节性的作用以保护细胞免遭感染、癌症、神经变性、老化,以及心脏疾病等在内的各种病理性损伤,与细胞的存活、分化、发育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密切相关。近来的研究表明,自噬在清除与神经变性疾病相关的错误折叠蛋白和易聚集蛋白方面起关键作用,尤其在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石际俊刘康永杨亚萍刘春风
关键词:自噬帕金森病Α-突触核蛋白自噬性细胞死亡
星形胶质细胞在脂多糖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不同浓度脂多糖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在第3代星形胶质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0、0.1、10.0mg/L脂多糖作用24h,收集条件培养液。采用L-抗坏血酸-2-磷酸酯倍半镁盐和人成纤维生长因子促进孕12d的SD大鼠中脑前体细胞扩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通过阿糖胞苷抑制胶质细胞的增殖,建立高比例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纯神经元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Transwell双室培养系统建立星形胶质细胞和纯神经元共培养体系,观察脂多糖、条件培养液和星形胶质细胞对纯神经元体系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及酪氨酸羟化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脂多糖对纯神经元体系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有损伤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与单用脂多糖比较,条件培养液显著升高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其中0.1mg/L脂多糖刺激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能力最强,其次为10.0mg/L组,最后为0mg/L组。与条件培养液组比较,共培养体系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能力更高,其中0.1mg/L脂多糖干预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能力最强,随后依次为10.0mg/L、0mg/L、20.0mg/L脂多糖。多巴胺能神经元表达酪氨酸羟化酶mRNA的变化类似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的变化。结论脂多糖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损伤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适度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过度激活则削弱了这种保护作用。
李学忠白龙梅杨亚萍周媛刘康永刘春风
关键词:脂多糖类多巴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