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肖

作品数:14 被引量:11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肿瘤
  • 3篇抗体
  • 3篇氨酸
  • 2篇代谢
  • 2篇代谢异常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增生
  • 2篇诊断率
  • 2篇脂代谢
  • 2篇脂代谢异常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抗原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前列腺

机构

  • 13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市第六医...
  • 1篇邮电总医院

作者

  • 14篇刘志肖
  • 9篇窦亚玲
  • 4篇唐艳萍
  • 3篇李永哲
  • 2篇寿玮龄
  • 2篇沈瑛
  • 2篇佟大伟
  • 2篇王巧凤
  • 2篇包书萌
  • 1篇刘振元
  • 1篇邱玲
  • 1篇郭芝生
  • 1篇程歆琦
  • 1篇秦伟
  • 1篇高学慧
  • 1篇徐作军
  • 1篇戴为信
  • 1篇张海莹
  • 1篇张蜀澜
  • 1篇是若春

传媒

  • 3篇医学研究通讯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级医刊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学全科...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1篇199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提高消化道肿瘤的诊断阳性率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 CEA、CA199、CA50和 CA242对消化系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和 ELISA 法测定了结直肠癌,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或肝癌患者血清 CEA、CA199、CA50和 CA242水平。结果结直肠癌患者 CEA、CA199、CA50和 CA242单项检测灵敏度(阳性率)分别为71.4%、80%、48.3%和80%,四项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1.4%;肝癌患者单项检测灵敏度分别为0.0%、61.3%、20%和25.8%,联合检测灵敏度为80.6%,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单项灵敏度均为100%。结论 CEA、CA199、CA50和 CA242四项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消化系肿瘤的诊断灵敏性和诊断价值,并有利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和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消化道肿瘤的检测率。
刘志肖窦亚玲唐艳萍
关键词:CA199CA242肝转移肿瘤标志物CAS
CA125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诊断的价值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癌抗原125(CA125)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07年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术前的CA125水平(采用微粒子捕获免疫发光法测定的血清值),与术后的病理进行分析,评价CA125在诊断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价值。结果本组72例患者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39例,其中血清CA125>35U/ml者35例,CA125阳性率为89.7%;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患者12例,血清CA125>35U/ml者9例,CA125阳性率为75%;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患者21例,血清CA125>35U/ml者4例,CA125阳性率为19%。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血清CA125阳性率明显高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患者,尤其是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血清CA125阳性率显著升高。结论患者术前血清CA125的检测有助于预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良、恶性,有助于卵巢浆液性腺癌的早期诊断。
马福霞刘志肖
关键词:CA125卵巢
一个家族性异常白蛋白高甲状腺素血症的表型和基因型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报告一个家族性异常白蛋白高甲状腺素血症(familialdysalbuminaemichyperthyroxinaemia,FDH)家系。方法测定家系4个成员(先证者、母亲、女儿和弟弟)血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荧光标记甲状腺素(thyroxine,T4)和血清温育后进行蛋白电泳,白蛋白基因点突变检测。结果先证者、母亲和女儿的血清总甲状腺素升高,游离甲状腺素、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和促甲状腺激素正常,蛋白电泳显示T4-白蛋白峰明显升高增宽,白蛋白基因DNA编码区653G→A。弟弟的甲状腺激素正常,T4结合蛋白电泳未见异常,白蛋白基因未见突变。结论首次报道国内一个FDH家系,白蛋白基因DNA编码区653G→A引起白蛋白和T4亲和性增加,导致血清T4测定假性升高。
戴为信刘振元郭芝生刘志肖窦亚玲
关键词:白蛋白甲状腺素血症家族性编码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和 ELISA 法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和幽门螺杆菌抗体。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乙肝表面抗原的感染率分别为58.5%和2.1%,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分别为68.2%和49.3%。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原发性肝癌有明显的相关性。
刘志肖窦亚玲王巧凤李晓霞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原发性肝癌患者乙肝表面抗原ELI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健康体检者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与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研究
2004年
目前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诊断”技术的提高是其中原因之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的广泛开展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信息。近年来又开展了总PSA(T-PSA)及游离PSA(F-PSA)测定,RPSA与T-PSA比值等方法来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现将我院近年来应用微粒子酶免法测定的183例正常男性。
刘志肖窦亚玲唐艳萍沈瑛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增生PSA诊断率有效信息
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CTD)与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常规生化方法分别检测88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50例其他疾病患者(疾病对照组)及29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脂质水平,同时测定三组入...
寿玮龄李永哲包书萌刘志肖邱玲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脂代谢异常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3
2006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抗HBe(Anti-HBe)的相关性。方法对450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酶免法(EIA)检测前S1抗原、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检测HBeAg、定量PCR内标法检测HBV-DNA。同时对用ME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均阴性的72例正常健康人血清也进行前S1抗原检测。结果450例HBV-DNA阳性的乙肝患者中,HBeAg阳性率为76.8%,前S1抗原的阳性率为61.5%,其中:前S1抗原的阳性率在HBeAg阳性患者中为61.6%、在抗-HBe阳性患者中为61.5%。HBV-DNA阳性情况下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两组经x2检验,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前S1抗原、HBeAg与HBV DNA符合率较高,前S1抗原与HBeAg无明确相关。对无条件检测HBV DNA而HBeAg阴性的血清,检测前S1抗原,可起到提示病毒是否复制的补充作用,如与其他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同时检测,对临床会更有意义。
窦亚玲李永哲刘志肖高学慧王巧凤倪安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DNA乙型肝炎E抗原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与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前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诊断”技术的提高是其中原因之一。前列腺特异抗原测定的广泛开展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信息。近年来又开展了总PSA(T-PSA)及游离PSA(F-PSA)测定,F-PSA与T-PSA比值等方法来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现将我院近年来应用微粒子酶免法测定的183例正常男性。6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和45例前列腺癌患者的F-PSA,T-PSA及其比例做了进一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刘志肖窦亚玲唐艳萍沈瑛
关键词:前列腺癌F-PSA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特异抗原诊断率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免疫抗体被引量:1
2004年
刘振元徐作军危天倪是若春秦伟刘志肖佟大伟
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法IGM抗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冠状病毒SAILS
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CTD)与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别检测88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69例疾病对照组患者及29例健康体检者血脂水平、血清hs-CRP和Hcy水平,对上述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相比,CTD患者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增高;HDL-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43)。2CTD患者血清hs-CRP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P=0.001)和正常对照组(P=0.002),且与HDL-C,ApoA1水平负相关。3CTD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疾病对照组(P=0.044)与健康对照组(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血清脂质、hs-CRP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TD患者存在严重血脂代谢紊乱,炎性指标升高,同时具有高Hcy血症。结果提示CTD与ASCVD密切相关,且为治疗CTD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提供相应证据。
寿玮龄李永哲包书萌张海莹刘志肖佟大伟张蜀澜胡朝军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脂代谢异常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