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荫武
- 作品数:22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酸奶与乳酸饮料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试验被引量:4
- 1993年
- 本文对4个不同地区引进酸奶发酵剂及昆明市场现有的5种乳酸饮料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菌株基本与行业生产标准要求选用菌株相一致,从每份酸奶样品中均分离到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从2份乳酸饮料样品中分别分离到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
- 张以芳刘荫武李志祥杨贵树
- 关键词:酸奶乳酸饮料乳酸菌
- 昆明地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原分离与鉴定被引量:5
- 1992年
- 近年来,昆明地区奶牛业发展很快,奶牛总头数达12000多头。可是多年来,乳房炎不断流行,发病率可高达8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品质量也开始受到重视。因此,对奶牛乳房炎进行研究有很大意义,它不仅为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也是乳品检验的重要内容。牛奶的微生物学质量对乳品业和消费者都有重要关系,在发达国家己列为质量和价格指标。1987年以来,本室由昆明第一农场、第三农场、海埂农场、官渡区职业中学农场和郊区奶牛专业户采取和送检93例临床乳房炎的306份乳样,进行了病原的分离和鉴定。结果报道如下。
- 刘荫武
-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病原
- 细菌的鞭毛结构及其运动机制被引量:5
- 1991年
- 在螺旋菌、弧菌及多数杆菌和少数球菌的细胞表面,生长着细长、螺旋状弯曲的丝状结构,称为鞭毛。它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的长度可超过菌体若干倍,最长可达70μm,但是直径很细,一般为10—20nm,因此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详细检查。如果用特殊染色法,媒染剂把染料分子附着在鞭毛上(现在多用Fontana氏染色法,过去常用Leifson氏染色法),使鞭毛加粗,用光学显微镜也能看到。此外,通过半固体培养的扩散生长、普通显微镜的悬滴检查和暗视野映光法均可初步确定细菌有无鞭毛。
- 刘荫武
- 关键词:细菌鞭毛
- 云南省乳品中乳杆菌的鉴定被引量:5
- 1993年
- 从云南省各种乳制品的88份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29种、217株乳杆菌。检查了我省乳制品及其自然发酵剂中乳杆菌的种类,其中许多菌株产酸、产香等性能良好。有一定开发应用价值。
- 刘荫武张以芳赵本杨
- 关键词:乳制品乳杆菌
- 昆明地区肉用仔鸡腹水症病理观察及病因初探被引量:3
- 1996年
- 通过临床观察、理化和细菌检查、系统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等方法,描述了昆明地区发现的肉鸡腹水综合症,结果表明:肉鸡腹水症是由缺氧所致,以肝腔积液、右心衰竭(RHF)、大循环淤血、肺、肝病变和实质细胞变性为其主要病理变化。
- 高洪陈利平尹革芬李荫绿刘荫武
- 关键词:腹水症右心衰竭仔鸡病因
- 多元分析在奶山羊育种上的应用被引量:3
- 1989年
- 应用现代生化分析技术分别测定了西农莎能奶山羊乳样中的核糖核酸(RNA)、5-羟色胺(5-HT)、环腺苷酸(cAMP)和环鸟苷酸(cGMP),以及血样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等六项指标。借助M340型计算机构造了生化性状和泌乳性状的主成分,所构造的六个主成分包括泌乳性能、生化性状89.5%的信息。用反映泌乳性能的主成分对试验羊进行排序分类,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经判别分析和检验分类是合理的,证明主分量分析可以作为奶山羊质量评定的一种方法。
- 宋九洲刘荫武袁志发
- 关键词:西农莎能奶山羊主成分遗传育种
- 鸡嗉囊内容物中乳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 1997年
- 对鸡嗉囊内容物中的乳杆菌进行调查从11份样品中,共分离到41株乳杆菌,鉴定为10个种,其中唾液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双发酵乳杆菌3个种占58%。
- 张以芳刘旭川张文鑫刘荫武
- 关键词:乳杆菌鸡嗉囊
- 山羊奶理化性状研究——Ⅳ.末乳主要理化性状及其变化和常乳中氨基酸组成与含量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分析研究了西农萨能奶山羊、英国萨能奶山羊和关中奶山羊末乳中脂肪、乳糖、蛋白质、总干物质、灰分及钙和磷的含量及其变化,同时也对3个被试品种羊奶中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末乳中 pH 值、灰分和蛋白质含量达到整个泌乳期最高水平,而酸度和乳糖含量则较低.蛋白质含量高于脂肪含量。3个品种间氨基酸含量基本相近。山羊奶里酪蛋白中谷氨酸与组氨酸的比值明显高于牛奶.这是山羊奶酪蛋白的特点之一。山羊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牛奶。
- 郭明若骆承庠鲁安太刘荫武
- 关键词:理化性状氨基酸山羊
- 昆明地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原与发生特点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旨在探索昆明地区奶牛临床乳房炎的病原特点,为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987~1990年期间,对昆明地区4个农场和个体户的93例临床型乳房炎的306份乳样进行了病原的分离与鉴定。从这些乳样共检出15个科,23个属的30种病原,共113株。其中包括主要病原81株,检出率为87.1%(81/93),混合感染病原32株,混合感染率为39.5%(32/81),培养阴性率为12.9%(12/93)。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在雨季发病率最高;年龄以3~6岁的牛发病率最高;在发病乳室中,以后乳室,尤其是右后乳室较为多见。
- 刘荫武
- 关键词: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原
- 青贮饲料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
- 1993年
- 乳酸菌是促进青贮料发酵酸化成熟的有益菌群,为降低青贮损失和提高青贮品质,许多国家正研究使用乳酸菌添加剂。据美国资料表明,青贮玉米使用乳酸菌添加剂,损失可减少3%以上。用这种青贮料饲喂阉牛,其干物质、有机酸、酸性及中性洗涤纤维、蛋白质消化率均比对照有明显提高。为筛选优质乳酸菌添加剂,我们对青贮料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
- 张以芳刘荫武李志祥
- 关键词:青贮饲料乳酸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