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智扬

作品数:127 被引量:733H指数:13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1篇病毒
  • 24篇流感
  • 18篇抗体
  • 13篇毒素
  • 13篇禽流感
  • 12篇流感病毒
  • 12篇杆菌
  • 11篇志贺毒素
  • 11篇禽流感病
  • 11篇禽流感病毒
  • 11篇扩增
  • 11篇基因
  • 11篇病原
  • 10篇肠道
  • 10篇肠道病毒
  • 9篇液相芯片
  • 9篇试剂盒
  • 8篇转录
  • 7篇单克隆
  • 7篇单克隆抗体

机构

  • 114篇江苏省疾病预...
  • 9篇东南大学
  • 7篇卫生部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中国药品生物...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2篇南京市第二医...
  • 2篇苏州市疾病预...
  • 2篇徐州市疾病预...
  • 2篇东台市疾病预...
  • 2篇北京远策药业...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作者

  • 123篇史智扬
  • 61篇郭喜玲
  • 60篇汪华
  • 56篇崔仑标
  • 48篇焦永军
  • 42篇曾晓燕
  • 39篇葛以跃
  • 28篇朱凤才
  • 26篇周明浩
  • 23篇祁贤
  • 22篇李显
  • 21篇陈银
  • 21篇赵康辰
  • 18篇戚宇华
  • 18篇顾玲
  • 16篇吴涛
  • 11篇潘浩
  • 11篇唐震
  • 10篇单云峰
  • 10篇单军

传媒

  • 19篇江苏预防医学
  • 7篇中华微生物学...
  • 5篇疾病监测
  • 5篇中华流行病学...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中华实验和临...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医学分子生物...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分析化学
  • 2篇江苏卫生保健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病毒学报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18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糖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定量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糖蛋白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针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糖蛋白Gc的两个单克隆抗体,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实现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糖蛋白的目的。本发明的...
朱凤才曾晓燕焦永军史凤娟刘静娴史智扬
一种抗StxII单克隆抗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StxII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其重链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轻链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4,其中重链可变区序列中的互补决定区CDR1、CDR2和CDR3的氨基酸序列...
焦永军曾晓燕郭喜玲史智扬汪华周明浩
文献传递
2011年江苏省东台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监测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东台市腹泻患者和不同宿主粪便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及其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从所检标本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同时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分离菌株5种毒力基因携带状况。结果 15种样品795份标本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为3.77%,猪粪中的检出率最高,达22.50%;犬粪次之,为8.05%。猪粪中携带ail、ystA、yadA和virF 4种毒力基因的致病菌株检出率最高,均达12.50%;犬粪次之,分别为4.60%、4.60%、4.60%和4.60%。结论猪、犬是东台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重要携带者。
袁义平吴银华王迎庆季月鲁静静武建民史智扬顾玲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毒力基因
大肠杆菌O157∶H7 CVa9株O抗原变异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本实验室保藏的大肠杆菌O15 7:H7(E coliO15 7:H7)日本分离株CVa9O抗原的变异。方法 血清凝集试验检测CVa9菌株O和H抗原 ,区分O抗原变异株与非变异株。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分别检测O15 7和H7特异性基因。生化试验检测生化特性。观察菌株在麦康凯、山梨醇麦康凯、棉子糖麦康凯及ChromagarO15 7显色培养基上菌落形态 ,菌落计数法计算变异率。结果 抗 -O15 7抗血清与CVa9菌株进行玻片凝集试验出现强凝集 (CVa9- 8)和不凝集 (CVa9- 1、CVa9- 15 )两种菌落 ,试管凝集试验结果相同 ,证实不凝集菌落O抗原发生变异。抗 -HT 抗血清分别与变异株和非变异株H抗原进行试管凝集试验 ,均为强凝集。两种菌株O15 7和H7特异性基因均为阳性。变异株与非变异株生化特性基本相同 ,但变异株不发酵棉子糖。两种菌株在麦康凯及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上菌落形态特征没有区别。在ChromagarO15 7显色培养基上培养 4 8h ,变异株为浅紫红色 ,菌落周边呈毛边状 ,非变异株为紫红色 ,菌落边缘整齐。变异株在用棉子糖代替乳糖制备的棉子糖麦康凯培养基上菌落呈粉红色 ,非变异株呈红色。菌落计数显示变异率为 99 80 %。结论 CVa9菌株在保存过程中O抗原发生变异 ,菌落形态及部分生化特征亦有所改变。
顾玲曾晓燕汪华李玉青郭喜玲史智扬李显杨正时
关键词:大肠杆菌
一种恒温快速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的方法及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病毒核酸的方法及试剂盒,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快速、等温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扩增方法,整个反应有赖于AMV逆转录酶、T7RNA多聚酶和核酸酶H(RNase H)共同协作而完成,不需特殊仪...
崔仑标葛以跃史智扬祁贤郭喜玲赵康辰单军单云峰戚宇华汪华
家庭聚集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的确认及其病原的HA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确认江苏南京市2007年12月期间二例家庭聚集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探究家庭聚集性病例的临床变化规律及其病毒的基因特征。方法通过知情人访谈和查阅病志方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二病例咽拭子等标本,运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H5N1基因检测,并开展病毒分离,分析血凝素(HA)基因特征。结果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二病例为家庭聚集性病例,首发病例病后第5d出现"白肺",病后第8d后死亡,白细胞和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第二例病人存活,肺部未出现遍及全肺的大面积实变。二病例呼吸道标本H5N1基因检测均为阳性,培养物经鉴定均为H5亚型。二分离株HA基因同源性为100%,同我国浙江、安徽等地人源分离株接近(99.0%,98.9%),同江苏禽源分离株同源性达98.7%。二分离株经系统发生树分析均为CladeⅡ系的2.3.4基因亚群,HA1和HA2连接肽及细胞受体结合位点仍表现为禽源特性。结论二病例为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H5N1病毒家庭聚集性病例,为有限的直系亲属间的人与人传播模式,分离株的HA基因特征仍为禽源性。
潘浩祖荣强朱凤才李亮史智扬鲍昌俊李显邓斐汪华
关键词: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家庭聚集性基因特征
大肠杆菌O157∶H7抗菌药物敏感性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为了解E .ColiO15 7∶H7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其耐药谱的差异 ,我们选择了常见的 19种抗生素 ,对 1999年分离到的 89株O15 7∶H7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O15 7∶H7对氨基甙类、头孢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的实验药物、多肽类的多粘菌素B以及氯霉素的敏感率高 ,基本在 90 %以上。在宿主动物中家禽类的菌株耐药率大于家畜类 ,家畜类宿主中猪的菌株耐药率大于牛、羊。无毒力基因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有毒力基因的菌株 (P <0 0 5 )。样本来源不同和基因型别不同的耐药结果均显示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与其是否携带有毒力基因有关。
庄菱顾玲郭喜玲史智扬潘浩施平周伟忠张艺飓
关键词:E.COLIO157:H7药物敏感试验
一种实用的基于化学发光和磁性纳米颗粒的E.coli O157:H7免疫鉴定方法被引量:12
2010年
化学发光磁酶免疫已经被应用于检测病原体,但是由于针对相应病原体的抗体筛选和修饰等的步骤耗时费力,不适于对多种病原体进行筛查.制备了兔抗大肠杆菌(E.coli)O157:H7的免疫磁性纳米颗粒,富集病原菌后与鼠抗E.coli O157:H7的单克隆抗体形成双抗夹心,采用碱性磷酸酶标记的马抗鼠IgG与单抗结合,加入碱性磷酸酶的化学发光底物试剂3-(2'-螺旋金刚烷)-4-甲氧基-4-(3''-羟基)苯-1,2-二氧杂环丁烷磷酸检测化学发光.实验研究了底物缓冲液、碱性磷酸酶浓度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比较了NaBH4和甘氨酸对免疫磁珠剩余活性醛基的封闭效果以及本方法检测E.coli O157:H7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碱性磷酸酶与底物在c缓冲液中反应的化学发光强度最高,碱性磷酸酶浓度决定了化学发光的强度和持续时间,NaBH4对活性醛基的封闭效果优于甘氨酸,以D群宋内氏志贺氏菌、B群福氏志贺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霍乱弧菌及E.coli Top10f'为对照的比较实验显示,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以1mL的菌液为检测体积时对E.coli O157:H7的检测灵敏度为103cell/mL,整个方法的检测时间约为3h.该方法适用于对多样本进行筛查.
李智洋何磊何农跃史智扬汪华李松刘洪娜戴亚斌
关键词:E.COLIO157:H7化学发光磁性纳米颗粒
腺病毒55型感染肺炎患者的病原学鉴定及全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对1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进行病原学诊断,分析其病原学特征及重组特点,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患者的咽拭子标本,提取DNA,采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原体特异性片段;采用Hep-2细胞培养分离病毒;通过Sanger测序hexon基因进行型别鉴定,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采用MEGA6.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通过邻近归并法(Neighbor-Joining)构建种系发生进化树分析基因特征,运用Simplot软件进行序列重组分析。结果从患者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并分离到腺病毒,hexon基因测序后进行比对分析,其与腺病毒B组55型及11型同源性较高;全基因测序显示该病毒与HAdV-55QS-DLL及Shanxi/QZ01/2011株同源性较高,在E1B、DNA-Polymerase、100Ka Hexon和Fiber编码区存在氨基酸变异;种系发生进化树显示该毒株与腺病毒14型同属一支,与腺病毒11型进化分支较近;相似性曲线及BootScan分析显示该病毒株于hexon编码区存在HAdV-11与HAdV-14型间重组。结论本例患者不明原因肺炎由腺病毒B组55型感染引起,该病毒由HAdV-11与HAdV-14重组产生,其生物学特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朱小娟郭喜玲赵康辰葛以跃吴涛戚宇华陈银史智扬朱凤才周明浩崔仑标
关键词:不明原因肺炎分子特征
江苏省手足口病病原学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8
2010年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A,CoxA)、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为了解江苏省手足口病患者的肠道病毒感染特征,笔者对2008年4—12月份江苏省手足口病主要病原学流行特征及显隐性感染状况进行分析。
李亮朱凤才史智扬祁贤吴斌许可汤奋扬潘浩汪华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肠道病毒71型常见传染病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