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承道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农杆菌转染的植物病理学研究和应用状况
- 1992年
- 近几年来,农转染(Agroinfection)已被国际上用作抗病基因导入植物的方法。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Ti质粒为载体,将抗性基因插入T-DNA,经转染导入植物细胞,并在核中发生整合,再经逆转录或重组产生有侵染性的病毒分子,向整株扩散。该法已成为双子叶及部分单子叶植物转病毒基因的重要途径,可避免使用昆虫媒介转染,也不必用离体病毒核酸作为侵染源,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转基因方法。
- 叶承道褚启人
- 关键词:根癌农杆菌植物病理学
- 粳稻染色体组基因文库的构建及DNA探针的筛选被引量:1
- 1992年
- 用液氮研磨粉碎、苯酚氯仿提取纯化的方法,获得了来自粳稻品种“寒丰”的总DNA,经Pst 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低熔点琼脂糖电泳分离,提取1-2kb大小的水稻DNA片段,然后在T_4连结酶的作用下,随机将其克隆到pUC_(19)质粒中,在含有X-Gal的固体培养基上,选择到515个携有水稻DNA片段的重组克隆(图1)。
- 沈革志陈利明蒋君达杨竹平康尧范惠琴韩佩来叶承道褚启人
- 关键词:粳稻染色体基因文库DNA探针
- 禾谷类作物外源基因导入及表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1991年
- 本文就国际上八十年代植物重组DNA在单子叶作物上的研究作了综述。介绍了水稻、小麦、玉米等不同物种的转基因系统。阐述了化学导入法(PEG)、电穿孔法、注射法,粒子轰击法、花粉管萌导法及使用其它载体系统的成功实例。评价了上述技术在外源基因导入单子叶作物的利弊。
- 褚启人叶承道
- 关键词:禾谷类作物外源基因导入PEG
- 长豇豆(Vigna sesquipedalis L.Fruwirth)原生质体培养
- 1992年
- 以继代3~4d的长豇豆(Vigna sesquipedalis L.Fruwirth)悬浮细胞系为材料,酶解获得原生质体,在改良的K_8P和MS_1培养基上培养48h后,K_8P培养基中原生质体开始第一次分裂,6~7周形成多细胞团和小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进而在11种不同激素配比和添加不同有机化合物的MS分化培养基中培养,未能获得再生植株。而以MS_1培养基中培养的原生质体不能持续分裂。该结果尚属首次报道。
- 范惠琴蒋君达王亦菲叶承道褚启人
- 关键词:长豇豆原生质体愈伤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