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褚启人

作品数:18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水稻
  • 4篇育性
  • 4篇杂种
  • 4篇植株
  • 4篇基因
  • 3篇等位
  • 3篇幼穗
  • 3篇原生质
  • 3篇原生质体
  • 3篇植株再生
  • 3篇质体
  • 3篇水稻品种
  • 2篇等位关系
  • 2篇性状
  • 2篇亚种
  • 2篇愈伤
  • 2篇愈伤组织
  • 2篇育性转换
  • 2篇原生质体培养
  • 2篇再生率

机构

  • 17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上海农业科学...

作者

  • 18篇褚启人
  • 10篇杨竹平
  • 4篇叶承道
  • 4篇沈革志
  • 4篇范惠琴
  • 4篇韩佩来
  • 2篇王亦菲
  • 2篇陈利民
  • 1篇康尧
  • 1篇曹华兴
  • 1篇刘保申
  • 1篇曹冬梅
  • 1篇陈利明
  • 1篇陈利明

传媒

  • 17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1995
  • 4篇1994
  • 2篇1993
  • 5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花药培养植株再生率的世代平均数分析(英文)
1990年
水稻花药培养株植再生率为可遗传性状。研究该性状的遗传对利用花培技术培养新品种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Lemont,Short Tetep,IR36及桂朝为材料,配制4×4完全双列杂交,对各组合的亲代(P_1和P_2),F_1,F_2,F_3,回交世代(P_1F_1和P_2F_1)群体进行花药培养,从而获得植株再生率的世代平均数。以Gamble法计算的世代平均数,可进一步分析该性状的基因加性、显性及上位效应。结果表明,基因的显性效应(d)及上位效应(ad,dd)是构成再生率方差及世代平均数变异的主要因素。由于上述基因效应在多数组合中呈负效应,因而再生率高受隐性基因控制。就实践意义而言,在进行花药培养选择杂交后代供体材料时,如杂交组合涉及低再生率亲本,F_2代材料一般能再生,而杂种F_2代往往是理想的接种起始材料。
褚启人
关键词:水稻花药培养植株再生率平均数
8个水稻品种广亲和基因的等位关系分析被引量:4
1994年
通过双列杂交F1、F2小穗育性的表现,研究了8个水稻广亲和品种广亲和基因的等位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品种CPSLO17、02428、培C311、轮回422、培矮64、Arotamaro间相互杂交F1小穗育性正常,F2无明显分离,推测这些品种间广亲和基因相互等位。02428、轮回422、Arotamaro、培G311、培矮64的广亲和性受S5位点的广亲和基因控制。培C311、轮回422、培矮64与Aus373、红壳老鼠牙杂交,F1出现半不育现象,F2出现明显的育性分离,可育株与半不育株的分离比符合7:2分离比,推测Aus373、红壳老鼠牙的广亲和性在遗传上受与位点不等位的基因控制,表现为配子体不育的遗传特征。CPSLO17、02428、Arotamaro与Aus373、红壳老鼠牙间杂交,F1育性正常,F2有少数半不育株。推测这些组合中,配子的育性由孢子体基因型控制。杂种育性除受主基因控制外,微效基因也参与作用。
杨竹平褚启人
关键词:水稻等位关系
亚洲栽培稻7种生态型的聚类分析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根据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带数、Rf,累积值,以及籽粒糊化温度级别,对亚洲栽培稻7个生态型的56个品种进行了WordMethod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6个品种可分为2类8群:I类中以Aman,Tjere,Bulu生态型品种为Ⅱ类中以Boro,Gundil,Aus生态型品种为主.Aman,Bulu,Boro,Gundil因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分布相对集中,基本上形成了以各生态型品种为主导的群,Aus,Tjere,Upland生态型品种几乎散布于各个群中.根据类群的划分及生态型在类群中所占的品种数,可以推测:同一类的Aman,Tjere与Bulu,Aus,Boro和Gundil间的亲缘关系相对接近.
沈革志杨竹平韩佩来陈利明褚启人
关键词:亚洲栽培稻生态型聚类分析
水稻幼穗继代培养体细胞无性系的性状变异被引量:1
1992年
筛选水稻体细胞无性系,是品种改良的有效途径之一,而继代培养可望获得较大幅度的性状变异。本研究以三个水稻品种的幼穗为外植体,分析了不同继代再生植株的性状变异动态,结果表明,继代培养对不同品种绿苗分化率有显著影响,随着继代培养代数的增加,绿苗分化率接近倒“V”形分布,不同继代绿苗分化率及再生植株农艺性状在品种间差异显著,不同继代的再生植株出现了育性、芒形及粒形等性状变异。
范惠琴杨竹平席佩君褚启人
关键词:水稻继代培养再生植株农艺性状
水稻杂种幼穗培养衍生后代的性状分离及变异(英文)
1992年
本文以4个水稻杂交组合的F_1为材料,经离体幼穗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就再生后代的性状变异及分离规律进行了分析。株高、穗长等10个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表明,离体幼穗培养的衍生后代与F_2代有显著差异。平均数比较时,经L.S.D法测定有极显著差异。对10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时发现,衍生后代的性状分离倾向于易培养的亲本。因此认为,这种性状分离的方式很可能与培养过程中配子的选择性及适应性有关。
褚启人
关键词:性状分离幼穗培养水稻杂种
水稻亚种间杂种的小穗育性遗传被引量:5
1993年
选用8个广亲和品种配制8×8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籼粳杂种的小穗育性遗传。结果表明,8个亲本及其56个正反交杂种F_1的小穗育性的变幅分别为83.47%~89.13%和63.87%~95.27%。某些组合的正反交间杂种F_1小穗育性均值差异显著,母本细胞质对杂种F_1小穗育性有显著的影响。小穗育性的遗传同时受加性和显性效应的控制,以显性基因效应为主,表现为显性或超显性。参试品种间存在1组控制小穗育性的显性基因差异。小穗育性的h_N^2和h_B^2分别为55.52%和78.82%。
杨竹平韩佩来沈革志陈利民褚启人
关键词:水稻小穗育性杂种
水稻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率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
1990年
提高植株再生率是体细胞遗传研究的重要课题。本项研究以桂朝,IR36,南京11号,IRGA 409,Tetep,Costa Rica 1119,Cica 6,Cica 8,Lemont及Short Tetep等10个水稻品种为材料,按完全区组设计种植上述品种,并采集适龄幼穗离体培养,比较了植株再生率的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品种(即遗传型)的平均再生率呈显著差异。作者从上述10个品种中选取了易培养及难培养的四个亲本,配制4×4完全双列杂交,取其F_1,F_2,F_3和回交世代(P_1F_1及P_2F_1)进行幼穗培养。并以世代平均数法(Gamble,1962)进行性状的遗传分析,数据以SAS软件处理、IBM-AT微机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显性基因效应(d)及上位效应(aa,dd)是构成世代平均数变异的主要因素。按亲子回归法计算的遗传力估计值为0.25。作者认为,在进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时,应选用易培养的亲本为外植体的供试材料。
褚启人
关键词:水稻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率
光敏核不育水稻不育性遗传及其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被引量:1
1995年
在上海自然条件下,1991年鉴定了5个粳型PGMSR和6个籼型PGMSR的育性转换期。结果表明粳型PGMSR育性转换期明显,不育性稳定;籼型PGMSR无明显的育性转换期。1990~1992年鉴定了农垦585及其转育于不同遗传背景中的模型PGMSR7001s、5088s、5047s与粳稻品种杂交F1、F2和F1花培获得的二代(H2)群体、粳型PGMSR//PGMSR/粳稻、PGMSR/粳稻//PGMSR/粳稻群体的育性表现。粳型PGMSR与农垦58配制的杂种F2群体表现为一对主效基因差异,与其它粳稻配制的杂种F2群体育性分离表现为2对主效基因差异。由(PGMSR/粳稻)F1花培获得的花培二代(H2)群体不育株和可育株分离比符合1∶3。表明农垦588产生于农垦58单基因隐性突变,粳型PGMSR不育性受控于2对隐性主效基因。(粳型PGMSR/粳稻//粳型PGMSR/粳稻)F1和(粳型PGMSR//粳型PGMSR/粳稻)F1群体中不育株和可育株分离比分别适合1∶3和1∶1,也证实上述结论。PGMSR与常规粳稻:广亲和系配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粳型PGMSR/籼型WCV)F1和(粳型PGMSR/粳型?
杨竹平褚启人
关键词:不育水稻育性转换
水稻印度型×爪哇型杂种的原生质体培养及再生(英文)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首次报道了印度型与爪哇型杂种水稻的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并由此获得再生植株。该技术对单子叶植物的遗传操作提供了可靠的基因受体系统。在含有四种添加氨基酸的SA和AA_2培养基上,悬浮细胞系生长讯速,细胞团在小均匀,是分离原生质全的理想材料,一般可获2×10~7细胞/瓶。以琼脂糖为固体培养基,附以KPR液体培养基作看护培养,可提高原生质体的植板率。以Tetep/Lemont杂种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时,植板的细胞密度以5×10~5为宜。由此获得的245株再生植株中,73.9%为单倍体,15.3%为二倍体,0.8%为四倍体。按杂种双亲的农艺性状分类,杂种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性状与Lemont相似。
褚启人
关键词:水稻原生质体植株再生杂种
禾谷类作物外源基因导入及表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1991年
本文就国际上八十年代植物重组DNA在单子叶作物上的研究作了综述。介绍了水稻、小麦、玉米等不同物种的转基因系统。阐述了化学导入法(PEG)、电穿孔法、注射法,粒子轰击法、花粉管萌导法及使用其它载体系统的成功实例。评价了上述技术在外源基因导入单子叶作物的利弊。
褚启人叶承道
关键词:禾谷类作物外源基因导入PEG
共2页<12>
聚类工具0